
昨天在11月10日旺角衝突審訊中,法官直斥三名作供警員「講大話」、「擺明係吹牛」、「毫無誠信可言」。說來奇怪,為甚麼「吹」「牛」會等於睜眼說謊這樣能完美形容 #香港警察 的意思?原來是因為吹牛太難?
「吹牛」一說源自古代的皮筏。由於古代西北地區、黃河上游一帶的當地人需要橫過黃河,但黃河水流極急,普通百姓又不是 #扛二百斤麥子十里山路不換肩 的精壯男子,自然不可能遊泳渡河,只能依靠木舟、竹筏。不過木舟不如今天的牢固,木舟很容易被急流沖散。於是人們就轉為研究改用柔軟、具彈性且輕便的皮筏。
皮筏的材料主要是牛皮和羊皮,如《舊唐書·東女國傳》:「用牛皮為船以渡。」及《宋史·王延德傳》:「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於水。」都有提及古代以動物皮製船渡河。製作方向是從頸處把內臟、肉、骨等挖空,就只剩下一塊袋型羊皮,再經拉伸、防水加工及曬乾後便可使用,綁住幾個羊皮袋,再在上面架上木板,最後再充氣,便可以下海了。然而古代當然沒有打氣筒,所謂的「充氣」都是人工用口吹的。吹起一艘可以載人的船,那你可想而知到底要吹多少氣,因此基本上都要有幾個肺活量大的成年人才能吹起,自然是不簡單的事了。那為甚麼不叫「吹羊」要叫「吹牛」呢?
33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bLZD0FiBL
因為兩種材料當然有區別,最簡單的差別就是大小了,羊皮筏遠較牛皮筏小,不及吹牛皮筏難,如果一個人跟你說他能夠吹起牛皮筏,自然是比說吹羊皮筏更荒謬更難以置信。
33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VX7IeLsFC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指屠宰豬羊時屠夫在放血後,會從創口插入管子吹氣進去,以方便剝皮、刮毛,又叫「吹豬」、「吹羊」,今時今日部分農村仍會這樣做。然而牛皮很堅韌,難以吹起,是不可能做到的,無法使用這個方法。
兩個說法都同樣以「吹牛皮」來代表很困難而近乎不可能的事,如有人說他做到便肯定是在說謊了。因此後來便用「吹牛」或「吹牛皮」來形容說謊、喜歡吹噓的人了,用來形容香港警察還真的是很貼切呢!
分享文字冷知識,純粹個人製作,沒有收入無法賣廣告,請多多支持支持💩!IG:etymology_hk
必備頭盔:詞語起源歷史悠久,難以準確追溯,大多沒有統一說法,甚至幾種來源,以上說法僅供參考。
ns18.222.185.243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