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在這與世隔絕的地下密室中,如同沉靜的河水般緩慢流淌。
最初的驚慌、恐懼和劫後餘生的激動漸漸沉澱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奇特的、緊張與平靜並存的氛圍。頭頂那來自“前輩”的神秘白光(載湉只在需要精密工作或閱讀時才開啟,其餘時間依舊依靠那盞昏暗的舊油燈),彷彿是他們在這末日亂世中唯一的星辰,指引着方向,也提醒着能源的有限。
一個相對穩定的生存秩序,在這個五人(如果算上養傷的王德福)的“地下王朝”中逐漸建立起來。
王德福的傷勢在載湉的笨拙照料和翠兒的細心(也或許是出於恐懼的謹慎)護理下,沒有惡化,正在緩慢地恢復。雖然還無法像以前那樣龍精虎猛,但至少已經可以坐起身,甚至在密室內緩慢行走,精神狀態也好了許多。他對皇帝的崇敬,經過這番生死與共,更是達到了頂點,幾乎將載湉視若神明。
梁安這位老太監,成了密室的“活字典”和“大管家”。他憑藉幾十年的宮廷經驗,將他們僅有的那點“古董”食物和好不容易取來的井水,管理得井井有條,嚴格配給。同時,他也成了載湉研究《永樂大典》殘卷時的得力助手。許多古字、術語、甚至是明代的宮廷典故,載湉看不懂或不理解的,梁安往往能給出一些有用的解釋或提示。他對皇帝搗鼓那些“奇技淫巧”最初的懷疑,也漸漸被敬畏所取代。
小石頭則成了載湉最忠實的學生和助手。他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尤其是皇帝親手組裝的那台能打出火花、甚至能點亮銅絲的“神機”(手搖發電機)。載湉教他認字,給他講解一些基礎的算學和幾何知識(結合那些圖紙),小石頭學得極快,眼中總是閃爍着求知的光芒。他的存在,也給這壓抑的地下空間帶來了一絲難得的活力。
至於翠兒,她依舊沉默寡言,小心翼翼地做着分派給她的雜活,主要是照顧王德福和協助梁安。載湉曾試探性地詢問過一些關於儲秀宮或慈禧身邊的事情,但她似乎知道的確實不多,或者是不敢多說,只是反覆強調老佛爺“西狩”前的慌亂和宮中的混亂。載湉沒有逼迫她,只是讓王德福和梁安暗中留意着她,確保她不會成為一個潛在的威脅。
而載湉自己,則幾乎將所有醒着的時間,都投入到了對那些卷軸和圖紙的研究之中。
《永樂大典》的殘卷,如同一個無盡的寶藏。他發現了關於明代漕運、鹽政的詳細記錄,這對他思考未來的財政改革極有啟發;他看到了關於南方水稻多季種植和北方抗旱作物的圖文介紹,這讓他對解決困擾中國千年的糧食問題有了新的思路;他甚至在一卷醫藥殘篇中,找到了一些關於外傷處理、接骨續筋、甚至利用某些草藥抑制“發炎”(感染)的記載,雖然語焉不詳且夾雜着許多迷信成分,但其中蘊含的經驗智慧,卻讓他如獲至寶,立刻讓梁安幫忙辨認、記錄下來,希望能對王德福的傷勢有所幫助。
技術圖紙的研究則更加艱難,但也更加令人興奮。他廢寢忘食地鑽研着蒸汽機的原理,想象着那劃時代的動力將如何改變世界;他反覆推敲着發電機和電動機的構造,雖然許多電磁學的深奧理論他一時難以完全理解,但基本的原理和應用方向,他已經漸漸摸清。
最大的瓶頸,依舊是材料和工藝。圖紙上標註的許多材料,如“精煉鎢絲”、“絕緣膠木”、“高標號鋼材”,都是這個時代聞所未聞的東西。而那些對加工精度要求極高的零件,更是依靠現有條件無法複製的。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載湉不止一次地發出這樣的感慨。空有來自未來的知識和超越時代的藍圖,卻受制於這個時代落後的物質基礎,這種無力感時常讓他感到沮喪。
他必須找到一條能夠結合現有條件,將這些“未來科技”逐步實現的道路!
突破口,或許就在於對古代智慧和未來科技的…融合!
這天,他正在研究如何改進那個“銅絲燈泡”,希望能找到更耐用、更明亮的燈絲材料。他翻閱着“前輩”留下的圖紙和註解,看到其中提到了利用高熔點金屬(如鉑、鎢)製作燈絲的原理,但他手中根本沒有這些東西。
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他隨手翻開了一卷梁安剛剛幫他整理出來的、關於“制墨”工藝的《永樂大典》殘卷。裡面詳細記載了明代製墨大師們,如何選取上好的松木或桐油,經過不完全燃燒,收集煙灰,再加入動物膠、香料等,經過千錘百鍊,最終製成“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的極品徽墨。
其中,關於如何控制火候、收集不同部位的煙灰(所謂“頂煙”、“次煙”),以及對煙灰進行篩選、提純的記載,引起了載湉的注意。他忽然想到,墨的主要成分是……碳!而他記憶中,早期白熾燈的燈絲,除了鉑金之外,最常用的就是……碳化的竹絲或棉線!
碳!高溫!提純!
一個念頭如同閃電般擊中了他!
《永樂大典》中記載的制墨工藝,其核心不就是通過不完全燃燒和提純,來獲取高純度的碳粉嗎?雖然目標不同,但其原理…似乎與製造碳絲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如果能借鑑古法制墨的原理,選取合適的材料(比如竹子?宮裡或許能找到廢棄的竹製品?或者棉線?),在密閉環境下進行高溫碳化處理(這需要解決熱源和密閉容器的問題),是否就能製造出…可用的碳質燈絲?!
這個想法讓載湉的心臟再次狂跳起來!
這不再是天馬行空的幻想,而是有著理論依據(現代物理知識)、有著技術參考(古代制墨工藝)、甚至可能有材料來源(尋找竹製品或棉線)的、切實可行的方案!
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圖紙,拿起那卷關於制墨的殘卷,又找來紙筆,開始興奮地勾畫、計算起來!他需要設計一個小型的、能夠在這密室環境中實現的、密閉的碳化裝置!熱源可以用油燈的火焰(雖然溫度可能不夠高,但可以一試),密閉容器可以用找到的瓷瓶或金屬罐……
看着載湉突然變得異常亢奮,在一張破紙上飛快地寫寫畫畫,嘴裡還念念有詞,王德福、梁安等人都面面相覷,不明所以,但又不敢打擾。
只有載湉自己知道,他可能…真的找到了點燃這個密室,乃至於點燃他未來希望的…那一把關鍵的鑰匙!
融合古今,格物致知!這或許才是他這個來自未來的皇帝,在這絕境之中,真正應該走的道路!
ns18.116.82.17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