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啪!”
藍白色的電火花在銅線末端跳躍,雖然微弱,卻蘊含着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密室內的氣氛,因為這小小的成功而變得異常熱烈。王德福、梁安、小石頭和翠兒都圍在石桌旁,目不轉睛地盯着那台簡陋卻又神奇的手搖發電機,以及那轉瞬即逝的電火花,臉上寫滿了驚奇和興奮。
“皇上!這…這真的能‘自生光亮’啊!”王德福激動地說道,手臂的傷似乎都忘記了疼痛。
“這比那‘天火’(指之前的電燈)還神奇!是咱們自己弄出來的!”小石頭更是興奮得手舞足蹈。
載湉的心情也久久無法平靜。親手驗證了圖紙的原理,將知識轉化為現實,這種成就感是前所未有的!但他知道,僅僅產生電火花是遠遠不夠的,他們的目標,是穩定、可用的光源!
他指着那盞從通道壁龕裡找到的、已經裝填了部分舊油脂的備用油燈:“我們需要想辦法,讓這個‘機關’產生的‘火’,點亮這盞燈!”
眾人面面相覷。油燈是靠燈芯吸油燃燒發光的,而這個“機關”產生的,是跳躍的火花,兩者似乎風馬牛不相及。
載湉也明白其中的難點。他知道電燈的原理是電流通過高電阻的燈絲,使其白熾化發光。關鍵就在於…燈絲!
用什麼做燈絲?他環顧四周,目光掃過那些金屬零件、化學藥品、甚至《永樂大典》的卷軸……
他忽然想起,在那個裝滿金屬零件的箱子底部,似乎有一些極細的、纏繞在一起的……銅線?是那位“前輩”用來連接電路,還是…本身就是某種材料儲備?
他立刻讓小石頭去箱子裡翻找。果然,小石頭找出了一小卷極細的、如同髮絲般的黃色金屬絲線——是銅絲!
銅的電阻率和熔點都不適合做燈絲,這一點載湉很清楚。但他現在沒有更好的選擇!只能死馬當活馬醫,試試看!
他小心翼翼地取下一段細銅絲,又從王德福的傷口包紮布條上(撕下來的最外層相對乾淨的),拆解出幾根更細的絲線作為絕緣和固定之用。他將細銅絲彎成一個小小的、如同蚊香般的螺旋線圈(增加電阻長度),然後用盡眼力,將銅絲線圈的兩端,分別纏繞在那兩根作為發電機輸出的銅線上,再用絲線小心地將接口處包裹、固定好。
這個過程極其考驗眼力和手的穩定性,尤其是在光線不足(他們不敢一直開着頂燈,此刻主要靠油燈)和工具匱乏的情況下。載湉忙得滿頭大汗,手指都被銅絲劃破了幾處。
“好了…試試看吧。”他將那個簡陋的、懸空的銅絲線圈弄好,示意王德福再次搖動發電機的搖把。
這一次,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比剛才更加緊張!
王德福深吸一口氣,開始緩慢而均勻地轉動搖把。發電機的齒輪再次發出“嗡嗡”的聲響。
隨着轉速提升,連接在輸出端的銅絲線圈……沒有任何反應。
眾人的心沉了下去。
“再快一點!”載湉道。
王德福咬牙,加快了轉速!齒輪的嗡鳴聲變得更加尖銳!
突然!那懸空的細小銅絲線圈,猛地亮了起來!
不是耀眼的白光,也不是穩定的光芒,而是一種…暗淡的、如同燒紅的烙鐵般的…橘紅色光芒!
光芒雖然微弱,甚至還不如一根普通的蠟燭亮,但它確實亮了!而且,隨着王德福持續穩定地轉動搖把,那橘紅色的光芒也穩定地持續着,將周圍一小片區域映照得一片朦朧的暖色!
“亮了!真的亮了!!”小石頭第一個跳了起來!
梁安和翠兒也張大了嘴巴,滿臉的不可思議!
王德福更是激動得手都在抖,但他不敢停下搖動的動作,生怕這奇蹟般的光芒再次消失。
載湉看着那雖然暗淡、卻頑強亮着的銅絲線圈,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和自豪!雖然這離真正的電燈還差得很遠,光效極低,而且銅絲在高溫下恐怕很快就會燒斷,但這畢竟是他們親手製造出來的第一個“電燈泡”!是由他這個來自未來的靈魂,利用這個時代可能存在的資源(或者說,是另一位先行者留下的資源),點燃的第一束科技之光!
這束微弱的、橘紅色的光芒,不僅僅是驅散了黑暗,更點燃了載湉心中熊熊的希望之火!
他知道,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有了這次成功的經驗,他對理解和應用那些圖紙和零件,有了更大的信心!手搖發電機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是那套潛在的水力發電裝置!如果能將其修復或部分利用,他們就能擁有更強大、更穩定的能源!
到那時,他不僅僅能擁有光明,或許還能利用電力,去做更多的事情!比如…驅動某些簡單的機械?甚至…建立一套基礎的電報通訊系統?!
當然,他也清楚地認識到其中的困難。材料、工具、工藝、知識……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挑戰。眼前的這個“銅絲燈泡”就是最好的證明,它脆弱、低效,距離實用還有很遠的距離。
“好了,德福,先停一下。”載湉示意王德福停下搖動。光芒應聲而滅。他小心地檢查了一下那段銅絲,發現它已經有些發黑變脆了。
“看來,這種‘燈絲’並不耐用。”他對眾人解釋道,“但至少證明,這個機關確實能‘自生光亮’。只要我們能找到更合適的材料,或許就能做出更亮、更持久的燈來。”
這個小小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密室內的氣氛不再是之前的絕望和壓抑,而是充滿了一種…積極的、探索的氛圍。
載湉決定趁熱打鐵,立刻重新投入到對圖紙和《永樂大典》的研究之中。他需要從中尋找關於材料(比如耐高溫的金屬、或者能碳化的植物纖維)、關於電力應用、關於水力驅動的更多線索!
他讓梁安幫忙翻閱那些關於“格致”、“營造”、“百工”的古卷,看是否有關於特殊材料或機關的記載。他自己則攤開了那幾張關於水力驅動裝置的圖紙,以及那張發電機的電路圖,藉着頭頂那明亮的、由“前輩”留下的白光,再次沉浸到了那充滿了奧秘和無限可能的知識海洋之中。
石桌上,一邊是來自數百年前的古老智慧,一邊是超越時代的科技藍圖。旁邊,還靜靜地躺着那個神秘的黑色金屬盒子,以及那個刻有拉丁文和古老紀年的黃銅羅盤。
載湉看着這一切,眼神無比堅定。
外面,依舊是戰火紛飛、生死未卜的亂世。
但至少在此刻,在這間與世隔絕的地下密室裡,藉由這一點點親手點燃的、來自知識和創造的微光,他看到了…一條通往未來的、充滿了荊棘卻又蘊含着無限可能的道路。
ns160.79.110.5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