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是每個人都有的,簡單來說就是一些生活中已經養成了的行為或喜好。
習慣當然有好有壞,但在生活中如果全是「好」習慣,則未免太過乏味。所以,筆者認為,如果對自己的健康或對於其他人都沒甚影響的,我都不將之歸類為「壞」習慣。
習慣去改變,將改變變成習慣,某程度上是一種偽命題。因為習慣本身就是「不改變」所以才成為每個人的習慣,而將「改變」視之為一種習慣,就即是推倒「習慣」。
很多人說習慣很難改變,主要原因是人是有惰性的動物,背後沒有很大的推力是很難主動作出改變的。而且很多習慣,是伴隨我們的生活作息而出現的。能改變我們習慣的,其中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生活作息改變,比如說轉工。每次轉工,通常伴隨著工作地點改變,早上出門的時間就例必不同,於是連帶會否吃早餐,幾點乘車等等都會轉變。
雖然說大的習慣可能較難改變,但小的習慣要改變還是容易的。最近,筆者讀過一些改變生活中小習慣能為自己的腦部帶來刺激的文章,可以換個思維去做同一樣的事情。最簡單的,比如說如你有揹背包的習慣,有些人會喜歡揹單邊,有些人則喜歡揹雙肩。以我自己為例,我偏向在不太重的時候揹右手單肩,這是很無意識的習慣,如果說兩肩而言,我左肩和左手是較有力的。
於是,我就嘗試故意將背包由右肩換到左肩,發覺平常好像很容易就揹起了,然後很容易在人群中穿梭也不容易碰到人或被碰跌的背包,在左肩幾然好像要常常感覺自己的肩頭有沒有因為傾斜角度太大而跣了下來。
然後,我也試過在地鐵車廂裡站立的時候,將主力腳由一邊轉換至另一邊,發覺自己重新感受到地鐵車廂的震動和自己的重心。這些事情,平常我是交給自己「不需用腦」的部份處理的,現在卻好像重新認識自己似的。之後,還有很多小習慣,都不是真的徹底改變,而是將左右手互換,已經帶來了一個不少的效果。
人的腦部很神奇,很多平常生活小事,我們可以將它們「自動化」了,令我們的思維能有更多時間處理其他問題。但是,當我們真的太過「自動化」的時候,適當地加少許變化,或者「手動化」返一些事情,我又覺得對自己的生活有一點點檢討的作用,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好習慣也好、壞習慣也好,可能從中能得到一些微調。
友人左手拿著一支萬寶路,右手拿著一杯啤酒,望了望我,又望了望他的雙手,笑道:「啊,改變壞習慣嘛,容易!」
12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UZdBqezsE
言畢,他將啤酒杯放在左手,用右手拿著萬寶路。
ns3.139.239.10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