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問四聖法界聲聞-釋安法
二O二O年七月七日
釋安法:阿彌陀佛,雖然一開始的訪問名單內並沒有提到我們,但我們確實是一同來到此佛地,也感恩蘇佛在講經說法時想起我們,讓我們也能夠接受訪問。
以我自身為例,讓大家知道修行的因緣重要。大約在三百年前,我本名廖英財,從小生長在一個經商世家,走過山川湖泊、冰天雪地、荒蕪沙漠、食人沼澤、千年古樹、山谷溫泉以及接觸各地的奇人異士。當時許多的人都嚮往著修行,只要有一位修德非常高深的隱士或官員,就會引起大家的追捧與親近。也因此從小印象中修行人的地位非常地崇高,只要與修行能夠沾得上邊的東西都非常地昂貴,品質更是相當地精美。懵懵懂懂的我,也在這個環境的薰習中,對修行產生一種盲目的嚮往,就這樣,從小「修行」這兩個字深深地埋藏在心中。
十歲那年,父母為了給我更好的學習環境及機會,將所有商隊相關財產及人脈都賣給了當時的副領隊,李叔叔,李浮昌。他是一個年紀約莫在四十歲左右的人,跟隨父母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與我們家就好似一家人。將商隊交給他,父母非常放心,相信在他的帶領之下,商隊會繼續地擴大,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我們在極具盛名的城市「白城」安住。白城之中擁有多位名聲相當響亮的老師與名士,白城也因為他們的存在,成為家喻戶曉的地方。父親帶著十歲的我,前往城市當中一處偏僻的角落,在那裏能夠看見所有建築都非常地高大與隱密,讓人無法從外表之中看透內部。走到一戶,門口矗立著巨大的石獅子,栩栩如生的模樣,好像要捕食著獵物一樣,讓從未見識過的我感到相當害怕,若不是父親站立在身旁,我可能早就不知道躲藏去哪裏了!門口上的匾額大大寫著「白府」,父親上前與門口守衛的侍衛交談,並且從懷中拿出一封信件交給對方讓他轉交。在信件的下方,藏著幾枚銅錢,並不是很明顯,但我卻看得很清楚,對方也不動聲色地收下,轉身快速向屋內通報。看著父親的一舉一動,默默記在腦海之中,並不多問。片刻,侍衛返回,帶領著我們進入大廳中。經過走廊的過程中,看見路旁正在讀誦名人佳句的小男孩,相貌清秀,讓人印象深刻。聲音不大卻帶有一種震動人心的音調,雖然不太明白他所念的內容,但根據音調及音色可以得知是帶有正面的力量,也讓我對這裏多了一分期待。進入大廳之後看見一位相貌威儀、嚴肅,卻又帶一點書卷味的爺爺。父親急忙上前彎腰鞠躬,說道:「拜見白老爺。」我急忙跟隨著父親鞠躬拜下,白老爺伸手將父親扶起,請我們入座並且說明來意。父親說道:「久聞白老爺學識高深,知識淵博,育才無數,知曉天地方圓之事,所教授的弟子更是遍滿國度,名聞四方。今日帶著小犬來到此地,想要看看是否有因緣能夠於白老爺的門下學習。」白老爺聽聞此語之後,眼神打量打量我,眼睛直直地盯著。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剛開始我的眼神有點躲閃,但是白老爺的眼睛與一般人不一樣,仔細地看,眼神中彷彿包含著萬物,一個漩渦在其中旋轉,我漸漸地被漩渦所吸引,不自覺地精神陷入其中。白老爺突然高聲說一句:「好!」瞬間清醒起來,還沒有回過神來,父親急忙說道:「感謝白老爺,感謝白老爺!」父親讓我向白老爺磕三個響頭,白老爺也心安理得地接受。
離開白府後,父親在路上告誡著,要努力地學習,我知道白老爺是個有真本事的人,也明白父親的用心良苦。從這天開始,每天都會提早至白府中,將授課的房間打掃乾淨。利用所剩的時間,將昨日所教授的內容拿出來再次地溫習,若有不懂或疑問之處,會特別標注下來,等待白老爺有空檔時提出詢問。心中常常會有一些奇怪的問題,這也跟過去跟隨商隊四處行走有關,看見過太多不同的人、事、物,也習慣思惟、思考每一個問題,常常讓自己陷入其中,打轉無法而出。譬如:白老爺常講,「讀書是為了讓自己增廣見聞,遇到事情能夠明辨是非,知曉何謂對、何謂錯。」這一句話就會讓我產生諸多的思惟:是誰制訂的規矩?對當如何?錯當如何?為什麼人需要有分別對錯呢?諸如此類的想法會不自覺地從腦袋中蹦出,也常常會在上課時因為這些想法而無法集中精神聽白老爺上課。曾經有許多次被白老爺點名回答問題,陷入自己的思惟想法中,沒有聽清楚白老爺詢問的內容,尷尬於當場。也常常被白老爺批評不專心,如此的問題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自己也清楚原因,但是就是不能夠控制自己。會在課堂之上聽見有趣的內容時,自然地胡思亂想,無法專注。有時也會因此生自己的悶氣,想要有好的表現能夠讓白老爺看,卻總是如此,甚至影響到學習的進度。看見他人一步一步地向前,心中的焦急與煩惱與日俱增。
終於又在一日的課堂中再次地走神,被白老爺點名。我崩潰了!當場哭了出來。白老爺也被我的反應所嚇到,告訴其他同學,「今日課程先到此結束。」上前牽著我的手走去花園之中,等待我的情緒稍加緩和之後,白老爺問道:「為什麼哭?難道是因為我叫你回答問題嗎?」我答:「不是的,老爺,是因為我自己常常聽見老爺所講述的內容而胡思亂想,無法集中精神於老爺的課程內容中,不是刻意地,但是就是無法控制,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老爺答:「其實我早就有在注意你的狀況,只是看看你能不能夠自己有所警覺並且改變。現在願意將這樣的問題講述出來,也是面對的一種,只有真心地想要面對與改變,才能夠有所進步與改善。今日教你一個辦法,每當你要開始胡思亂想時,就拍一下自己的額頭,告訴自己:不要想!提高自己的覺性。利用這樣的方法練習去學會控制自己,我亦是從這樣的練習,成長而成。」我聽見這樣的回答,喜出望外。原本以為會被責罵一番,卻意外地獲得解決的方法,不停地對老爺鞠躬,感謝老爺的幫助。此後每日上課都能看見我不停地拍擊額頭,去防止自己的亂想。每天下課額頭都又紅又腫,回到家中,父母還以為是被同學們所欺負,仔細詢問我之後,才知道是老爺教導進步的方法。時間漸漸地過去,我也在這樣的方式之下,慢慢地能夠控制自己不再胡思亂想。在老爺家中度過了好幾年的時光,最大的收穫不是學識上的增長,而是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行為,能夠快速地去執行,不受外在的環境干擾,專心且一志,成為日後成就的關鍵點。
十八歲那年,白城當中來了一位身穿破爛袈裟的老和尚,全身上下都被髒污所包圍著,奇怪的是居然還散發著清香,遠遠地就能夠聞到淡淡的香氣。老和尚對自己的外相則是毫不在意地托著自己缽乞食。好奇與驚訝之餘,我急忙跑向老爺府上,告訴老爺這個消息。老爺則是笑笑地對我說道:「那是一位修行有成的修行人。我曾經也有過這麼一段經驗,但是無法忍耐寂寞,最後選擇成為一名師者。你若是想要嘗試看看,我可以告訴你該如何才能夠如他一樣,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而有所定力。」我喜出望外地說道:「請老爺指點。」老爺說道:「每一個人天生就擁有著各式各樣的緣分,就如你我師徒之緣,與你父母之緣,與同學之緣,與老和尚之緣,種種的緣生緣滅皆是虛妄不實之相,卻又真實地在你眼前上演,須要能夠一段一段地將其看破,並且明白這一切的虛妄因緣之相。首先就從你和父母之緣開始練習吧!能夠漸漸地不受父母之事、之語、之行所影響,便是小有所成。再徐徐行之,能夠看清每一次的因緣生滅,最後能夠在因緣生滅之中如如不動,父母之緣便算是通過了,其他之因緣法亦以此類推。當發現自己無法放下或看破時,可以選擇走入山中、叢林,讓自己遠離,從而達到相同的效果。其他更加深層的境界就需要依靠你自己去探討了。老爺我也只是個失敗的學佛人,沒有辦法給你更多的幫助。當然是否選擇這條道路,都應該讓父母知曉,以便報答其養育之恩,才為最善。」聽聞老爺講述這麼一段話時,曾經深深埋藏在心中的修行之夢又再度地被挑起。拜別老爺之後,回家的途中不斷細細地思惟著該如何選擇。突然間撞到了什麼,哎喲地大叫一聲,就又聞到那股清香。原來我不知不覺當中撞到了那位老和尚。老和尚說道:「行進之間需要謹慎小心,切莫三心二意,否則危矣!」說完,一個轉身消失在我的面前。才發現老和尚擁有神通,更是堅定修行這條道路,並將老和尚的話語牢牢地記在心中。
回到家中,將今日所見及老爺所講話語都告知父母,並且告訴父母心中已經有了想要修行之想法,希望父母能夠成全。父親聽見我想要修行這個想法時,頓時臉色一沉,母親更是緊緊地抱著我,大聲地說道:「你還這麼小,知道什麼是修行嗎?知道會有什麼後果嗎?」邊說邊哭,彷彿對於未來已經有了預感。在旁的父親更是嚴肅說道:「如果這是你的決定,就要為這個決定負責,將來有什麼意外或後悔,都要獨立地承擔,沒有任何可以幫助你,包括我與你母親。」母親聽見父親這樣說道,哭得更是厲害。此時,我的心正在修行與親情之中拉扯,而我想到白老爺的話,才知道原來這就是與父母之間緣分的拉扯,若不是此世出生於此,則兩者之間本是毫無關聯,亦不是真實所在的。一切都是心之作用,心之幻象,痛苦便是由此產生。更讓我覺得修行的重要性,能夠真實地主宰自己心性一切,不受外在環境影響。
我狠下心告別父母,身上只攜帶著幾天份的糧食,前往白老爺家,告訴老爺這樣的決定。老爺只給了一句:「莫忘初心。」從這刻開始,告訴自己:不論遇到什麼困難或障礙,都只能前行,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就這樣,獨自一人踏上了旅程。剛開始還對修行抱持著諸多美好的幻想,沒有想到生活給予了我最殘酷的答覆。剛剛踏出熟悉的環境,對外在的一切都還不熟悉,也陌生。被一個陌生的中年男子所騙,他告訴我:「小兄弟,看你一個獨自上路,不如跟隨我們一同前行,等到了你要去的地方再獨自離開,這樣也比較安全。」我聽見這樣的說法,不疑有他,便跟隨著隊伍一同前行。誰知在夜夢之中被中年男子下藥綑綁,極力地掙扎與反抗卻抵擋不過他的孔武有力。原來他是販賣奴隸的商人,常常使用這種方式欺騙年幼無知的少男、少女。就這樣,我被當成奴隸所控制著,驚恐、慌張、無助、不安種種的情緒在心底滋生,從沒有過這樣的體驗,被人當作商品這樣販賣。每天能夠得到的食物都是餿食,飢餓難耐的感覺,卻又不得不吃下肚。整個生活環境極為髒亂,每一日都有人因為身體虛弱而死亡。每一日都度日如年,稍有反抗就會被鞭打一頓。這裏就是人間地獄,看不見希望的存在。身心靈的煎熬,從一個衣食無虞的環境當中,變成商人的階下囚、販賣之商品、奴僕,極為諷刺!而這樣的後果卻是我自己選擇而來,也讓我認識到人性當中的惡。這樣的日子度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每一天活著都像是賺到一樣,因為不知道身體什麼時候會撐不下去,只要有稍微的感冒、受寒,便會被毫不留情地拋棄掉。看見過無數的人都被拋棄在路上,我知道遲早有一天會踏上與他們相同的道路。盡量讓自己的身體保暖,不去做無謂的掙扎與反抗,更在心底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在考驗自己是否能夠放下對色身的在意,以此激勵自己產生生存下去的力量。有多少次看見許多同樣年齡的少男、少女忍受不住這樣的對待,走上自殺的道路!許多次心中也產生如此極端的想法,想要自我解脫。若不是心中對於修行還抱持著強烈的嚮往,支持著我撐下去,也等不到李叔叔的拯救。
父親對於我獨自的外出,還是放不下心,知道經驗不多,容易上當受騙,特別請李叔叔派人暗中跟隨著,卻沒有想到事情發生地如此突然。直到一個月後,才發現奴隸主的隊伍痕跡,急忙派出營救的護衛將奴隸主團團包圍控制,才在一群衣衫襤褸的奴隸中找到我。簡單地整理包紮之後,我在李叔叔的懷中崩潰大哭,將這段日子所受到的委屈、不安都發洩出來,便在李叔叔的安慰當中緩緩地睡去。再度甦醒過來時,已經邁向回家的道路,我才相信這一切都不是在作夢,自己真的得救了!經歷過這一次深刻的教訓,明白人生的無常,隨時會產生變化,更加嚮往修行的道路。
但這一次請求父親帶著我拜訪那些有著高名望的修行者,希望能夠拜入他們的門下學習,不再自己獨自在外闖蕩。然真正有修有德之人都潛藏於高山叢林之中,尋遍了四周附近的名望之士,終於得到一個消息。距離我們居住的城市大概三十公里處,有一座山裡面有一位名為「周羅尊者」在其中修行,只有與他有緣之人才能夠得見他的身影。也有許多人前往此處,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父親帶領著我前往此處,看能不能有此因緣能夠拜入「周羅尊者」的門下學習。花了五天時間在山中尋找尊者的痕跡,卻找不到任何痕跡。就當我想要放棄之時,父親告訴我一句話:「法在誠敬當中求」,將我震醒,原來我的求道之心是這麼地薄弱,只因一點點挫折或不順就想要放棄,如此還談什麼修行。我告訴父親,我想要在此山中住一段時間,每隔幾天都會傳遞訊息報平安,希望父親能夠成全。父親欣然同意,明白我的求道之心已經更加堅強,留下一些生活必需品及些許的錢財後離開了。
為了更加堅定求道的信念,夜晚開始在樹下練習讓自己靜下來,控制自己的念頭不要亂想。剛開始的時候,身體出現各種酸、痛、麻、脹,每次只要坐一小段時間就會需要改變姿勢來調整,念頭更是四處紛飛,無法集中。經歷過不斷的嘗試,仍舊失敗,但是我對自己說:「自己選擇的道路,自己要去承擔。」就這樣,不斷的嘗試過程度過了一個月,我也漸漸地習慣在山中清淨的日子。
這一天,練習打坐時,在位子上出現曾遇見的老和尚,相貌平平但是眼睛炯炯有神,看上去智慧無比,好奇地上前詢問:「師父,有什麼事情嗎?」老和尚並沒有回答我,仍舊盤坐在那裏。我也不再繼續詢問,默默地走到另外一棵樹下開始今天的盤坐練習,雖然進步的幅度不大,但是能夠漸漸地察覺自己念頭、思惟的發展與出現。對於這樣的進展我開心不已。當下午打坐時間結束時,我張開眼睛,看見老和尚微笑看著我,連忙合掌回禮。老和尚說道:「你不是在尋找我嗎?」
還沒有回過神來,老和尚繼續說道:「你知道什麼是修行嗎?」滿腦子疑惑回答道:「不知道老和尚您是誰,我只是想讓自己靜下來,對於修行什麼的都還不清楚。」老和尚聽見我的回答,笑了笑答:「吾名周羅。」頓時驚訝萬分,連忙對周羅尊者下跪說:「希望尊者能夠指引修行之法。」尊者言:「法就在生活之中,跟隨著我生活一陣子吧!看看你能否從中覺悟。」請人將這個消息帶回去給父母,讓他們心安,知道我的行蹤。
從此,開始跟隨著尊者於山中的生活,從最基本的撿拾木柴、劈柴、生火、挑水、洗衣、煮飯、切菜、煮湯,一樣一樣地開始學習。每當尊者示範給我看時,都聚精會神,從最基礎撿拾木柴開始,先是判斷哪一種木材可以使用,可以馬上使用。有些木材過於潮濕,需要花上大量的時間讓其陰乾,辨別受潮的程度來判斷是否可以使用,來分別儲存。並將大小不一的木柴劈成適當的大小,但是如何劈,用什麼角度,用什麼力道,都需要有一個正確的方向,稍微有點偏差就會需要多花費更加多的力氣與時間。尊者在劈柴時告訴我:「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其理,事事若能夠順其自然而行,自然事事順暢;事事若逆其真理而走,事事阻礙。法在生活之中,如何讓事情順暢而行便是修行。而內心當中存在著許多的迷霧與幻境,需要知法、守法、行法,才能夠從迷幻中走出,不受虛幻所影響。」這段話懵懵懂懂地記住,卻不是很明白其中的深意。尊者也沒有進一步解釋,就繼續帶領著我做著每日所需之工作。每日日中一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心中曾經受到欺騙、虐待的痛苦回憶也在這平靜的生活當中漸漸撫平,也慢慢地能夠讓自己平靜下來。在做任何日常所需之工作時,心中沒有任何雜念產生,只是單一而做,單一而行。
這樣的生活經歷了五年。每年父母都會來叢林之中見我一面,確保我的狀況。尊者在第二年時教了我打坐,並且將真正需要注意的事項一一說明後,三個月後暫時地離開。我就在當初尊者所生活的茅棚之中練習。剛開始打坐時仍舊會受到身體上的感受而無法持久,被痛、酸、麻、脹、腫等感覺所影響,而尊者也早就預知到這樣的狀況,告訴我,須要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點,放下身之感受。而常見的方法就是將精神集中在自己的吐息之中,並在心中計算自己的吐息或是用觀想、觀像之法來轉移注意力。但哪一種方法適合自己,須要去嘗試與練習。每一種方法我都嘗試過,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入門的難易度。數息為最簡單入門,觀像次之,觀想為難度最高,需要有極為敏銳的覺知去觀察微細之處。其最終的目標都是一樣,轉移(對)色身的注意力,來達到靜定的效果。其中我最常使用的,便是數息,最簡單方便,容易入門。漸漸地,從一刻、二刻、四刻、一時、二時……剛開始打坐時所感受到,都是空空蕩蕩、似空非空、似無非無,時間就在其中所過,身心也在打坐之中得到安穩、放鬆。就在突破第三個小時時出現影像,這個影像是曾經被當奴隸所販賣的影像,那種恐慌、不安、驚嚇又再次地浮現出來。我的心一動,立刻無法維持空無的境界,從打坐當中驚醒過來。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三個月,始終找不到有效的方法能夠平伏自己心中的波動。
就在一日早晨,前去山中撿拾柴火時,突然想起尊者說過的一句話:「要學會將身心分離,不讓心有所感。」當時的我並不明白這句話意思,現在回想起來,好像有一點懵懵懂懂的感覺。我嘗試不斷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就好像在看一場戲劇一樣,只不過主角是由自己所扮演。利用這樣的方法鍛鍊自己內心的堅強。一個月後,我終於能夠不受影像所影響,成功突破第三個小時。往第四個小時前進時,發現每當想要突破時總是會出現不同的影像來考驗。這次我彷彿回到了家中,享受著父母所給予的種種關懷與照顧。離開家後已經有太久沒有過這樣的感受,在這一刻迷失了,沈浸在親情的關懷與關愛中。
「啪」的一聲將我從影像當中喚醒,原來尊者早就算到會有如此一關,無法清醒,在最關鍵的時刻回來將我喚醒。就是要讓我知道修行並不是想像當中那麼簡單,每一次的突破都會有新的考驗或冤親前來障礙與干擾,而這也是許多人沒有辦法突破的難關與考驗。長久以來的習氣與慣性,讓自己無法從中抽離,被世俗之漩渦深深地纏繞,體會到修行的難關,更加明白唯有真心斷開所有一切的因緣、塵世,將自己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修行,才能夠達到一心。為了這個目標,我向尊者告假,下山返家將這段時間所學習、體驗的一切,告訴父母,並且祈求父母原諒不孝兒子所做的決定。
父母其實早在我決定待在山上時,就心中有所明白,只是尚未點破。父親一如往常嚴肅地告訴我:「下定決心就不要回頭,勇往直前!」母親則是將我不在的這段日子所縫製的衣物交給我,並交代自己要照顧好自己。這時已經淚如雨下,為了不讓自己沈浸在這傷感的情緒之中,不敢在家中停留過多的時間。簡單地用過餐後,拿起衣物便向雙親告別,這一別不知何時才會再相見。快速地回到山中,跪在尊者的面前,祈求尊者為我剃度落髮,斬斷世俗當中一切的牽絆。尊者見我心意已決,便欣然同意,隨即拿起剃刀將三千煩惱絲全部刮除,並賜名「安法」,安住於法理之上,洞徹一切事實真相。從此,山上多了一個身影於山林之間穿梭,生活當中的大小事務都由我一手包辦。跟隨尊者身旁靜心地潛修,在尊者的教導與幫助下,我不斷地從打坐當中瞭解到事實的真相。每一次的考驗都需要花上大量時間去克服與突破。考驗並不是想像當中那麼簡單,都會透過人性當中的弱點來檢驗看看是否真實地放下與改變,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情字一關。
還記得那是我持續打坐一天後所遇見的影像,雖說是影像,但當自己身陷其中時完全沒有辦法察覺,就如同真實的人生一般有說有笑、有哭有樂、有悲有歡。在境中我是為一窮書生,認識了一位知書達禮的千金,與我志同道合。但受到對方父母的刁難,認為身分地位的不同是不能夠結合在一起,使用了種種的手段想要將我們拆散。但我為了能夠迎娶千金入門,用功讀書,考取功名,最後在科舉考核當中順利取得狀元之名,以這樣的地位前往千金家中提親迎娶。有太多太多兩個人在一起經歷的種種回憶,甚至我們還生下了兩男一女的孩子。這樣如此真實的影像畫面,讓我深深地陷入其中無法自拔。每一次,我都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幻境、幻象,不可輕易受騙上當;但當境界來到時依舊無法作主,隨著境界所牽引而走。若不是每一次都有尊者在旁護關,可能早已陷入影像之中不得而出。我詢問尊者為何會有如此的情況,尊者告訴我:「那是你過去世時的記憶,深刻地烙印在阿賴耶識當中,當要修行突破之際,現前來考驗內心對於情的覺悟。當自己帶入其中為主角之時,就已經被影像所蒙蔽,受影像中一切所轉。唯有真正對於情字瞭解透徹,明白一切皆是虛幻,才能讓靈性有所提升,唯有莫將自己帶入其中,堅守本心,不受幻中境所蒙蔽才能夠突破。這一切都需要靠自己去努力證悟明白。我所能夠做的,唯有在你陷入其中,將你喚醒,不讓你繼續沈淪其中。」至此,我每日都不斷地嘗試去突破情字一關。
每一次每一次所出現的情景都不相同,有時能夠堅持的時間長,有時能夠堅持的時間短。為了讓我自己能夠更加地放下這一切,選擇在打坐前將所有衣物全部都脫去,坐立山峰之巔,用冰冷寒氣與風來壓抑自己內心的情緒與情執。剛開始,這個方法帶給我巨大的進步,但是沒有過多久,被壓抑的情緒突然爆發,讓我整個人的情緒受到巨大的波動,兩個禮拜後才能夠完全地平復下來。透過這次的經驗,讓我知道只有真正從內心當中去明瞭與覺悟,才是徹底的解決之道,不斷地壓抑所換來的,只是會是更加強烈的反彈。
我將這些最近的體悟告訴師父,師父說道:「我就再送你一場因緣吧!」伸出食指點在額頭之上,意識漸漸出現模糊,再次回神過來時,腦海當中已經多出了過去十世的記憶。每一世的記憶都深刻地烙印在其中,我開始回顧自己的過去,才知道自己已經輪迴很久了。在十世時我亦是個修行者,但遇上戰亂、飢荒、天災導致沒有一個安身之所能夠安住下來修行,懷抱著修行的心願,飢餓而死。每一世每一世都在轉換不同身分,也遇見不同的人,就如同現在人們說的連續劇一樣,每一次都上演主角,但每一世都是不同的身分與經歷,不停地在開始與結束。終於在一世所累積的福報因緣具足,才能夠遇到佛法,遇見師父。有了這十世的記憶,我也終於對於情有所覺悟:這一次不過是色身所帶來假象,當能夠心平地去觀察一切的現象時,自然而然地不受到其影響,情也在不知不覺中放下了!漸漸地能夠打坐的時間越來越長,甚至有時能夠在空間與師父相會,遊蕩在虛空之中,自由自在不受約束。
十年過去了!師父告訴我,他色身的時間到了。而我亦不想待在這個虛假的世間當中。在這一刻我終於徹底放下萬緣,連最後與師父之間的情感都徹底地看破,證得聲聞的果位。捨離了一切對世間的眷戀,進入了聲聞界中,在那裏沒有任何的苦果。我停留在這裏,以為自己達到了究竟的解脫。卻沒有想到有一天,蘇佛將二十八層天及四聖打開,徹底地驚動了我,脫離了禪定的境界當中,觀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蘇佛的境界與悲心徹底地讓我感到羞愧,原來我認為的解脫不過是自了漢而已,沒有徹底地將佛法完全地深入瞭解,不懂得自度度他的道理。看見蘇佛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完全為了眾生,安法深感慚愧,修行這麼多年卻連自己的一個冤親都沒有度過。想到此處,安法更加愧對自己的眾生。
蒙蘇佛的慈悲,如今的安法已到了西方,重新得到機會,發起自度度他之大願。在這裏放下所有,重新開始學習。感恩蘇佛慈悲,感恩阿彌陀佛大慈大悲。
慚愧僧 安法
訪問訊息由佛弟子釋法慈主筆寫下
ns3.15.7.19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