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我是朱諾。今天真的超級棒的!(尖叫) 我要來說說接待美國學生的過程。
我們學校有自己的email系統,為了不暴露我讀哪裡,就用amail代稱好了。除了老師可能會寄給我們一些功課回應,不管是演講還是有什麼其他機會,學校都會把活動資訊寄到amail。
某天,葛蕾絲敲我。說她在amail看到一個志工,要接待美國大學生,問我有沒有興趣。我身為外文系學生,自然不會想錯過跟國際接軌的機會。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並且從三月一直期盼到今天。
然而,我們系上正巧舉辦國際研討會,原本負責這個項目的老師似乎在忙著演講、發表。所以一開始真的亂七八糟。找不到對方學校的負責老師、不知道組員有誰,助教還記錯時間、讓我們提早到一個小時到。場面真的很尷尬。
尤其我們擔心自己的英文不好、不敢開口。明明是負責接待的人,卻是他們先跟我們搭話。我覺得外文系學生在這方面真的要加強,不能因為害羞或面子而忽略了禮貌。
志工有十來個,兩三個人一組。作為導遊、陪他們半天,參觀A大校園、吃個晚餐然後去逛逛。路線由我們安排,他們根據自己喜歡的行程選擇組別。我跟葛蕾絲經過研討,決定帶他們去參觀A市新地標,再去鼎泰豐吃正統中華美食。
好在,來我們這組的四個美國人真的很好。 外國人很擅長small talk, 他們會盡量使你感到舒服,不會讓氣氛變得很乾。很多時候都是他們扔話題給我跟葛蕾絲,我們兩個接待員常常詞窮。
我們先是逛了歌劇院,時間差不多就移動到隔壁的百貨公司。我們金魚腦忘記定位,只能現場排隊。但很幸運的,剛好有六人位,趕上了、趕上了!
用餐的過程非常有趣,我很驚訝的發覺每個人都會使用筷子。除了一個有亞洲血統、一個在中國住過,另外兩個都是因為愛吃壽司練出來的。他們在吃第一個小籠包時徹底驚豔,說直到今天才吃到真正的中國餐。一直稱讚我們眼光好,跟著我們走實在太值得了。之後一邊夾、一邊說:I want to have another the most famous. 超可愛的。
出於好奇,我問了很多關於美國大學和學生的問題。首先,美國學校是私立比較好,跟台灣相反。不都聽說西方有gap year嗎?他們說有些學生是真的想休息、做自己的事。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學費太貴,要存錢。他們學校一學期是四萬五美金,一年就九萬,和台幣三百萬,甚至比歐洲還貴。而學費減免的門檻很高,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這樣看來,難怪亞洲家長都會送孩子讀大學,相較之下還是便宜的。
因為他們沒來幾天,時差還沒調過來就開始跑行程,狀態非常疲憊。我們七點半就搭車回A大。
總的來說,除了一開始很混亂。我們接待算是非常成功。他們很享受這一路,尤其是食物。而我們在兩邊的文化交流也都有獲益。(我們教他們髒話幹,他們給了我們一美分做紀念)
雖然他們說我跟葛蕾絲的英文很好,但一定是以亞洲人而言,不是衡量native speaker的標準。我們很多東西都不知道怎麼用英文表達,單字也很簡單。他們有時候會糾正我們的口語,也會教我們一些比較道地的用法。
坦白說,這是我第一次常時間跟外國人聊天。雖然我最初跟日本室友也是全英文對話,但是不是母語還是差很多。
這次接待也讓我意識到自己必須多補充一些日常單字,只會課內的東西、交流卻有障礙可是不行的啊!雖然我覺得自己的口語跟聽力比葛蕾絲好一點點(小聲)
那麼,以上就是我今天的經歷了。咱們下次見。
ns3.148.197.73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