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更新】1989年6月3日,溫哥華時間晚上九點。只有十一歲的我,剛移民不到一星期,躺在還沒裝好床的房間裡,聽見收音機裡傳來一句此生難忘的說話。
這篇散文沒有什麼深度剖析,也沒有大道理,只是記下了當年慢了十多個小時的溫哥華,在那場「不能被提起」的事件發生的時候,華人電台播出過的聲音、報紙印刷過的顏色,還有當時本地的華人說了什麼、流露過怎樣的神情。
那是還不需要開口前就先審查自己的年代;是說真話不會被攻擊、不會被起底的年代;是沒人擔心一句說話就會斷送前程的年代。
這一篇《楓糖魚蛋》,寫給那個不能說的晚上。

混在一起做成楓糖魚蛋! #11
那年,溫哥華的聲與星

By Nox C

【更新】說到溫哥華,就不得不提這裡的華人傳媒。想像一下:90 年代之前,香港人在這邊每天只有 4~6 小時的中文電台節目可聽,電視播的還是 80 年代初的港劇重播。對現在動一動手指就能看遍全世界的你來說,這根本就是地獄!然而,在90年代一度氣勢如虹的加拿大華人傳媒,經歷二十多年的風光日子之後,如今卻逐漸變成只有老華僑和耆英才會收看的存在。這當中的起起落落,這次就稍微做個淺薄的入門分享,跟大家說說我在這裡長大的所見所聞。

混在一起做成楓糖魚蛋! #10
溫哥華的華人媒體

By Nox C

【更新】這週,溫哥華唐人街一家老字號書店正式結業,又一次讓人見證時代的終結。《楓糖魚蛋》這次將繼續從一個當年十一歲小鬼的視角,聊聊唐人街的變遷,帶你回顧它最鼎盛時期的繁華,對比如今罪案頻發、毒品氾濫的落差。

混在一起做成楓糖魚蛋! #9
再說唐人街

By Nox C

【更新】1989年的溫哥華唐人街,帶你看看跟今天截然不同的風貌。
今天的溫哥華唐人街,罪案、塗鴉、毒品充斥在每個暗角,在錯的時間、經過錯的地點,還有可能成爲下一宗街頭謀殺案的主角。然而,在1989年的時候,這裡可是本地華人的補給站。這次更新,帶你回到那個沒有網購、沒有電子書的時代,看看在「新唐人街」列治文市發跡之前,這個包含文化、娛樂、消費、生活與一身的地方。

混在一起做成楓糖魚蛋! #8
89年的唐人街

By Nox C

【更新】移民外國就是自甘墮落跑到落後地方當二等公民?只有擁抱大灣區、北上消費、留在全宇宙最繁榮的香港才是正確選擇?當政府和討論區不斷告訴你「移民等於折墮」的時候,究竟理想和現實的真正差距有多少?這次的《楓糖魚蛋》來告訴你,1989年的溫哥華比現在恐怖多少!

混在一起做成楓糖魚蛋! #7
刷新三觀的晚上

By Nox C

【更新】又到週末,新一話楓糖魚蛋登場!
移民最怕什麼?水土不服、找不到工作、種族歧視?不對不對。
作爲住在加國30年的老移民告訴你,移民外國最怕遇到的是中國人!
什麼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別開玩笑了,幾十年來中國人坑中國人的事情還嫌少嗎?這次楓糖魚蛋就來告訴你,被華人騙到無家可歸的故事。

混在一起做成楓糖魚蛋! #6
移民第一晚:無家可歸的體驗

By Nox C

×
對此喜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