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聲最初只是低沉悶響,像是遠處山頭傳來的雷聲。但接著,地面震動傳來,混凝土牆面微微顫抖,粉塵從天花板的裂縫中緩緩飄落,一時間地下室陷入死寂,彷彿連呼吸都變成一種罪過。
「博愛特區?松山變電所?憲兵指揮部?松山機場?」博仔低聲自語,腦中飛快地比對記憶中的飛彈部署與可能的打擊目標。
小蓁顫抖地握住博仔的手,她指尖冰冷,眼神茫然地望向前方。「他們……真的打過來了。」
「我們還在台北。」博仔強迫自己鎮定下來,聲音低沉而堅定,「就算是第一波也應該是打軍事目標,港口、雷達站、機場……我們這邊應該還不會是主攻方向。」
但他的話語更多是說給自己聽的。
手機仍在顫動,不斷接收緊急通知與政府的即時通報。屏幕上最新的資訊是國軍已進入最高戒備狀態,所有民眾應就近避難並避免外出。某些地區的通訊疑似中斷,有人開始焦急地確認訊號是否正常,也有居民撥打電話卻只得到忙線聲。
地底室內的氣氛越來越緊繃,有小孩開始哭泣,有人低聲祈禱,也有人跪坐牆角發呆。
這時,一名頭髮斑白、穿著睡衣的老先生站了起來,用微微顫抖的聲音說道:「我在空軍服役過,大家不要亂跑,不要上網傳亂七八糟的謠言。留在這裡比出去安全多了。」
他一開口,彷彿讓眾人找到了某種安定的核心,一些人紛紛點頭,低語間也開始互相打氣。
博仔緊緊抱著小蓁,腦中卻飛快地運轉著。他過去無數次模擬過「第一擊」的腳本,從電子戰先行癱瘓通訊、再以高超音速飛彈精準摧毀指揮鏈與空優資產——現在一一應驗。
「……等到轟炸告一段落,我們得離開市區。」博仔低聲說。
小蓁抬起頭,神情複雜:「去哪?你是說要逃難?」
「是撤離。」他糾正她,「市區會是重點目標,一旦敵軍空降或進行登陸,這裡會變成交戰區。我們要往南,往中央山脈靠攏,找機會聯繫家人……還有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
小蓁望著博仔的眼神像是第一次認識他。過去這個只會半夜拿兵棋圖跟朋友討論推演、還會罵政府國防預算太少的男人,此刻竟然有種冷靜得近乎陌生的堅定。
就在這時,一名年輕男子衝進地下室,身上滿是灰塵,氣喘吁吁地大喊:「松江路那邊剛剛被炸了!警察局整棟都垮了,我親眼看到!」
現場立刻沸騰起來,驚呼與哭喊交錯響起,有人失控地衝向出口,立刻被其他人攔下。
「冷靜!」博仔大聲喊道,一步走到中間,「松江路那邊距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說不定只是附近被波及!現在出去只會陷入混亂或成為下一波攻擊的目標!」
他的聲音不算高亢,但語氣裡那種堅決與條理令人自然而然地信服,原本躁動的人群也逐漸安靜下來。
博仔看了眼手機,決定等待天亮後視情況而動。他腦中已經開始描繪撤離的路線:經新店通往北宜公路,再轉往宜蘭山區的備援避難點,也就是小蓁的小阿姨家。
地下室裡的時間,仍在如滴水般緩慢地流動著。
ns216.73.216.19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