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自武王伐纣起,分封诸侯,周代商而立,传至今王姬宫湦,已历经二百七十余年。
且说这姬宫湦即位后,每日沉迷酒色,不理朝政。
虢国国君虢鼓精于奉承,他知道姬宫湦爱好奢靡,于是在国内大肆搜刮财物,尽数运往周都镐京,进献给姬宫湦。
姬宫湦见了财物,大喜过望,当即任命他为周国上卿,委以国政,虢鼓趁机在朝堂上安插亲信,在民间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民怨四起。
周元八年,褒国使者入周朝见,进献美女褒姒,褒姒生得杏脸桃腮、眉眼含情,姬宫湦对她一见倾心,好似魂魄都被勾走一般,终日围绕左右。
褒姒虽美,只是终日不笑,姬宫湦恼羞成怒,却不敢发作,便将无能怒火转移到王后申氏与太子姬宜臼身上,逐渐厌恶两人。
为博美人一笑,姬宫湦竟产生废掉王后与太子之心。
次日早朝,姬宫湦询问众大臣:“今王后失德,后宫浮躁,流言四起,众爱卿有何见解? ”
虢鼓常听耳目说姬宫湦宠爱褒姒,今听此一言,便知其意,于是上奏:“王后乃后宫之主,母仪天下,若德不配位,天下将如何看待大王? 臣又听闻后宫之中褒妃贤德,宫中之人无不称颂,以至于传至群臣耳中。 臣今日冒死进言,请求大王传旨废掉王后,改立褒妃。 “说罢,跪倒在地。
姬宫湦听后,心中十分得意,可面上又装作忧虑:“今太子尚在,寡人常常听闻太子平日私交群臣,培植党羽,寡人因骨肉之情,一直不忍责罚。 如今恐怕太子羽翼早已丰满,倘若作乱,如之奈何? ”
虢鼓眼睛一转,立刻说道:“今大王尚在,太子私交群臣,已是重罪,何况培植党羽乎? 况且如今褒妃新生王子,此乃社稷之幸,臣等愿倾心辅佐褒妃之子,求大王废立太子! “说罢再次扣头稽首。
众大臣见此情景,心中也都十分明了,于是纷纷拜倒在地,请求姬宫湦废立王后与太子。
姬宫湦见状大喜,马上传令,立即废掉王后申氏与太子姬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其子姬伯服为太子,此时姬伯服尚在襁褓之中。
消息很快便传到申国,国君申御大怒,拍案而起:“我国自厉王起便与王室联姻,历代先祖为王室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 如今大王宠信妖妇,竟废嫡立庶,吾女究竟有何罪过? ”
申御担心女儿与外孙遭遇不测,于是立即修书,使心腹连夜前往镐京,秘密护送二人回国。
与此同时,申御在国内暗中筹备粮草、招募士兵,准备助外孙夺回王位,随即他将目光转向了周国的心腹大患——犬戎。
犬戎位于周国西部,善于游击,时常侵扰周国边境,周王室虽多次派兵抵御,却始终无法根除祸患。
申御见有机可乘,于是开始遣使携带珠宝来往于申国与犬戎之间,许以镐京财物,劝说犬戎共同攻周,最终申御与犬戎达成密约,两国伺机而动。
周元十一年,虢鼓多年的贪婪与暴政终于将百姓的忍耐推至极限,国内贵族开始招募死士,想要效仿国人暴动,驱逐姬宫湦与虢鼓。
申御见时机成熟,果断遣使联络犬戎,戎王亲自率领精兵,与申军浩浩荡荡杀向镐京。
此時姬宮湦正在花園中與褒姒賞景,為了逗褒姒一笑,姬宮湦急得滿頭大汗,褒姒看他這樣反倒覺得好笑,於是忍不住笑出了聲,姬宮湦大喜,立刻將壺中美酒全部賞賜給眾人。
突然一名宮人跌跌撞撞闖入,姬宮湦不悅:“何事如此慌張,擅自闖入御花園?”
只見那人神色慌張,跪地叩首:“大王,申國聯合犬戎作亂,大軍已經逼近鎬京!”
姬宮湦慌忙改色:“此話屬實,從哪裡探知?”
那人道:“臣怎敢欺君罔上,此事乃斥候從西土偵察探知,探得千真萬確!”
姬宮湦聞言大驚,匆忙下令:“快命虢卿召集諸侯進京勤王!”隨後沖出御花園,前往軍營調兵。
虢鼓聽令後立即派出使者前往近畿各諸侯國求援,然而申國與犬戎行軍迅猛,數日便兵臨城下,黑雲壓城。
守城軍士對姬宮湦怨恨已久,又見敵軍聲勢浩大,互相交換眼色後便果斷開城投降。
戎兵如餓狼般湧入城中,爭相搶奪財物,逢人便殺,見屋便焚,一時間城內火光沖天,戰馬的嘶鳴聲與百姓的哭喊聲交織在一起,響徹雲霄。
姬宮湦見士兵尚未抵抗便獻城投降,深知大勢已去,急忙召集數十名親兵,與褒姒、姬伯服駕車從後門倉皇逃竄,朝著鄭國方向狂奔。
犬戎發現後緊追不捨,逃至半途,犬戎馬快,在驪山脚下追上姬宮湦一行。
正當戎兵準備射殺姬宮湦時,忽聽一陣喊殺聲響起,只見一支車馬斜刺裏殺出截住犬戎,旗上大書的“鄭”字迎風飄揚,原來是鄭國國君鄭友聞王室有難,等不及集結大軍便率身邊親兵星夜馳援而來。
鄭友站在戰車上高聲喊道:“情况危急,請大王速去!”隨即親自擊鼓,指揮戰車沖入敵陣,車右武士手持長矛,當場刺倒數名敵軍。
奈何犬戎人多勢眾,一番激戰後,鄭軍漸漸不敵,戎兵的長矛刺死鄭友車前的戰馬,鄭友從戰車上跌落,迅速爬起,抽出佩刀,大喝一聲,聲如厲雷,沖向前去繼續與敵軍廝殺。
混亂中,一支冷箭射中他的左肩,鮮血瞬間浸透鎧甲,未等喘息,一名戎兵拍馬殺來,鄭友來不及反應,被一槍刺穿身體,鄭友大叫一聲,飛出數米,重重摔在地上,戎兵見狀一擁而上,將他亂刀砍死。
國君陣亡,鄭軍迅速潰敗,不久便全軍覆沒。
隨後戎兵追上逃命的姬宮湦,不等他開口求饒,便一槍將他刺死當場,太子姬伯服和數十名親兵也被亂刀砍死,戎兵虜走褒姒,揚長而去。
犬戎在鎬京大肆劫掠了三日,將城內珍寶洗劫一空,滿載西歸。
不久,各路諸侯陸續趕到,入城看時,只見宮室焚毀,宗廟狼藉。
申禦從廢殿中扶出姬宜臼,向眾諸侯高聲喊話:“大王聽信妖婦讒言,廢嫡立庶,民心盡失,今被犬戎殺於驪山脚下。然國不可一日無君,王子宜臼乃大王嫡長子,昔日蒙冤出逃,今妖婦已除,理應繼承大統!”
如今姬伯服以死,姬宜臼雖有通敵弑君之嫌,然而現在內有申國把控朝政,外有犬戎尚未離遠,鎬京殘破,不足以禦敵,眾諸侯討論後,也只能紛紛表示不插手王室內部決策。
於是申禦在廢殿主持大典,擁立姬宜臼即位,為姬宮湦獻諡號為“周幽王”。
新元元年,犬戎虽满载而归,然而戎王贪婪,听说周国新王登基,众诸侯纷纷进献宝物祝贺,囙此心痒难耐,很快便撕毁与申国的协约,时常到镐京附近劫掠。
此时镐京城依旧残破,经此一劫,府库空虚,周王室无力修缮城墙,众诸侯又与王室貌合神离,都不愿助其一臂之力,囙此姬宜臼日夜忧心,以至于茶饭不思,形如枯藁。
三月,卫国国君卫和与郑桓公郑友之子、郑国新君郑掘突进京朝见,卫、郑两国位于周国东方,为了控制王室,二人趁机上奏请求王室向东迁都洛邑,姬宜臼采纳二人建议,由两国军队护卫,浩浩荡荡迁往东方。
秦国国君赵开与晋国国君晋仇听说后,亦各亲率三千精兵赶来,四国合兵一处,共同护送周王。
抵达洛邑后,为答谢功臣,姬宜臼大肆封赏:郑掘突任周国卿士,得以参与周国国政; 卫和升爵; 晋仇封地; 赵开正式受封为诸侯,获得岐山以西之地。
姬宜臼向赵开承诺道:“若卿能驱逐犬戎,岐山之地便永归秦土。 ”
四国国君皆俯首称谢。
经此动荡,周王室元气大伤,此后:郑国以王室卿士身份,假借王命,吞并京畿内数个小诸侯国,接壤王室,雄踞东方; 秦国厉兵秣马,与犬戎数战于岐山,逐步夺取岐山之地数百里,成为西方大国; 晋国利用受封的大片肥沃领土,治国安民,在北方迅速崛起; 申国则有拥立之功,国力虽弱,却亦可稳居于南方。
至此,周国仅余六百里土地,王室衰微,再无向外扩张的可能,周天子权威一落千丈,天下大势剧变,各诸侯国野心渐起,纷纷披坚执锐,大动干戈,争霸天下。
ns3.15.5.2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