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裡,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西元二十二世紀初,在人類毫無節制的使用之下,諸多自然資源已經濫用殆盡,各式生活必需品無條件大幅上漲。相比於上個世紀中葉,實在格外浮誇。
物資的缺乏,使亂象四起。
「錢」的價值早難以望其項背。而國家貧富差距擴大,握有資源的列強再次猛然出現。富國不斷搶奪資源,不擇手段地霸佔;至於小到無人知曉的國家,也僅能順其自然,其實說穿了,就是「坐以待斃」。
在如此混沌的社會,人性的腐敗和貪婪也浮上水面。
燒殺擄掠已經是常態,尤其擄人勒贖最為甚。又伴隨著不斷的殺戮、饑荒,世界上的人口銳減四分之三,又或著更多。就當時巔峰時期,人類有 85 億左右的人口,而四分之三便相當於 63 億人。各種路邊堆積燒不完的遺體,任它發臭、腐蝕之事,慘況比比皆是。這種有如「無政府」的體系之下,官員就是開心的那個了。雍容華貴,資源豐腴,予取予求,卻不知民間疾苦,成何體統?
貪婪,萬惡的淵藪,就像是無底洞,永不知足。當強國缺乏某些原料時,表面上提倡和平協議,私底下卻是一言不合就開打,頗為諷刺。不擇手段,是他們最大的特徵,由普通的砲彈,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核武器。14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UD6Aceqgv
「這時間哪裡有人道?」
史稱「第三次世界大戰」。
在激戰之後,到處都是斷垣殘壁,地球被轟炸地寸草不生。各種污染伴隨而至,而雪上加霜的是,物資更為貧乏,地球此時猶如不毛之地。而「移民火星」的說法油然而生。
火星,在八大行星中型態和地球最相似的一個。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後,火星就順水推舟地成為熱門的話題。總有人說著若得實踐「星際移民」就先成就「火星移民」。
在眾說紛紜之下,狄傑先生與各領域的博士,最後統一各界說法,提出「火星移民計畫(Mars Migration Plan,簡稱MMP)」。正是天災不斷和社會分崩離析,促使殘存的各國政府同意這個計畫,並且相繼要求合作。每天的新聞,不外乎是「XX國竟然成為MMP合作對象?...」不過大多說法就啻是政府安撫人民的話術,實質上能參與的少之又少。
這個輿論持續到了二一三零年代終於有了結果。狄傑團隊推出了最後的MMP方案,「機器埃」。他們聲稱藉由「埃」,可以將人類以0和1數碼化,並藉由超光速粒子碰撞,將數碼昇華到「十維空間」,如此便可以在四到十維超空間自由穿梭,擺脫人類最多可以看到的三維立體空間的束縛。
狄傑同時提到:不過「埃」有個缺點,若人數超過其直徑的 3 倍,其危險程度會是指數型成長,而目前最穩定的狀態是直徑介於 450~500 公尺。超越負荷,在「埃」上的所有物質都將在第十一維度——時空——毫無目的地漂泊,直到經歷生老病死。而更不堪的情況是,最大效率的條件下,可以作為「埃」燃料的原料,僅足夠一次移民。
「我們打算以最穩定的488公尺,帶領著1460位民眾,和6位研究團隊的博士移民火星。然而,這一千多位名眾,我們已經透過『行為檢核平台』挑選出適合的人選。獲選人會在收到邀請函,10日後,四月三十日,是地球最靠近火星的時候,也請諸位收拾好行李到指定地點集合。」
此話一出,免不了無數的撻伐。
「數億中的1500人?有沒有想過其他人? 我們何所適從?」
接續的十天內,人們開始搶奪有資格者的身分,而最輕緩的就是拿著雷射長槍抵著他的下巴然後威脅逼迫他拿出自己的身分ID。但是成功熬到四月三十日的獲選人尚不簡單,他們不斷面臨脅迫,無數人在自己身前死去,親人、好友、師長...,內心的煎熬難以勝數。
「如此......是我想要的嗎?看著心愛的、欣賞的、愛慕的人,因為我而去世?......」
進行移民前,狄傑叮囑說:「到了火星後,請不要留戀地球。我們已經準備諸位數年的補給品,不過之後長期發展,就要依賴各位了!謝謝大家,請加油。」說罷,埃啟動了。轟隆隆的巨響震耳欲聾,強大的風吹打著人類。每個人都不知道到了火星的生活會如何,既有些好奇,又帶些不安。
......
★序章★ 毀滅與起源
ns216.73.216.5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