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7 Tue
本書是自從看完吉田修一的《同棲生活》之後,看的第六本他的作品,其實在看完前兩本後,感覺第一本拜讀的《同棲生活》有點模糊拖沓,但是在文字描寫上頗有韻味,人物性格的刻畫透過文字描述的鬆弛劇情頗為生動,可惜結尾的鋪墊有些薄弱,因而顯得有點突然,不過大體還在情理之內,算是精彩紛呈的一本書,但是我看的第二本他的著作《日向》,就覺得有點過度拆分人物視角以及故事線,加上情節太過淡薄,立意又不太清晰,個人覺得一般,因此好一陣子沒有再碰他的作品。
直到後來又讀了他的短篇《初戀溫泉》,再次體會到他那注滿情感的溫暖文字,才又再次提起興趣看他的書,於是先後又看了《惡人》跟《東京灣景》,個人覺得前者普普,一樣是立意不太明確,加上題材關係以至於文字傳遞的溫度也與他以往擅長的相去甚遠,但是後者《東京灣景》,哇!個人認為不得了,雖然是他早年的作品,但真的是將他擅長的領域發揮到了當時的極致,個人認為頗有他自己味道的《挪威的森林》之感,這以後有機會再自成一篇紀錄。
回歸正題,《橫道世之介》我先是看過了網路上的電影精華,才看書本的,因此再打開書之前,已經對於劇情的脈絡及走向了然於胸,多少有影響到觀書體驗,但是吉田老師最厲害的,就是將平淡的文字描述注入溫暖的情感,透過看似平凡到不行的日常角色對話,加上對故事背景周遭當下的事物,讓那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描述,充分的讓角色有稜角,也讓角色們存在的場景更加現實,而非舞台布幕之感,最不得了的是,透過有稜有角的人物與刻畫入微的場景之物交互的互動,讓讀者更進一步感受到現實生活之中,某些雋永之物那稍縱即逝,過目即忘的感動。在此節分享幾段讓我頗有感觸的情節。
書中有一段,倉持到阿久津家去幫她組裝書架,但是當他突然意識到他們兩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又看到阿久津那脫了鞋襪的腳踝,櫃子組到一半,手裡還攢著一把螺絲,就意亂情迷的強吻人家,然而之後卻又太害怕的直接跑了,螺絲也沒記得放下,直到三天後才忝著臉打電話去找阿久津,邊打電話還邊握著螺絲,而之後到別人家幫忙組櫃子時兩人什麼都不敢說,之後吃飯時也就都在討論橫道的睡相,結果到最後兩人還真成了男女朋友,只能說吉田老師在敘述劇情之餘,透過巧妙的對話安排,不但讓人物的性格更立體,也讓情節更詼諧,上一刻還走在路上跟阿久津吹噓自己的倉持突然強吻對方,之後又落荒而逃,而本來尷尬的兩人因為一把螺絲跟組合書架又得以碰面,最後演變成男女朋友,雖然如何演變成情侶關係在書中未提及,但是依靠著作者這前後一千字不到的描述,讀者可以非常自然的,甚至可以自行去推演那段過程是如何發生的,而且每位讀者可能都有自己的版本,卻都可以合情合理。
還有一段描寫我也特別神往,那就是橫道跟他的好朋友加藤的互動,這兩個人的朋友關係源自於當橫道被片瀨千春,一位遊走於富人間的交際花迷得神魂顛倒無人宣洩時,偶然在教室把加藤誤認為一位跟他借了五十元的同學,所以死纏爛打的想要把自己小指頭的煩惱告訴他,後來莫名其妙的兩人因為雙人報名駕訓班比較便宜,就一起報考駕訓班了。又因為橫道經常晚上六點就要去飯店裡當晚班的送餐人員,隔天上午要去上駕訓班,再加上酷熱的夏天裡加藤的住處有冷氣,因此基本上住在加藤的住處,到最後甚至睡在別人床上,吃別人老家送來的食物,更進一步打擾人家去尋歡,但是這些事情再多年之後,加藤回想起來卻覺得光是認識橫道就比很多人幸運很多了,其實這點看似有點荒唐,甚至是莫名其妙的前後因果,只要稍微站在加藤的立場想非常簡單,加藤身為一個同性戀,在當時的日本社會一定是壓抑且受壓迫的那群人,姑且不論自己同性戀這件事被他人知道後別人會怎麼想,光是自己要獨自面對這種恐懼和不安,找不到認同的心情就足夠讓他難受了,但是橫道卻肆無忌憚的闖入了他孤獨的生活,分散了他負面情緒的同時,又給予了他一定程度的心靈相伴,對於他是同性戀的事情也毫不在乎。我甚至認為當加藤要去公園尋歡時,他之所以沒有強硬的趕走世之介,極有可能是他也體認到世之介那種樂天隨意,不帶偏見眼光的人不值得他為了短暫的尋歡,而不留情面的把他趕走,畢竟這樣特別存在的人,可不是過個拐角就找得到的。
有一幕則是相對簡短,但是很深植我心,那就是當倉持跟阿久津懷了小孩之後,兩人決定生下小孩而被迫休學,倉持家裡的父母面對這個重考了一年還沒能考進早稻田,現在又一年級而已就鬧出人命來的獨子基本上是萬念俱灰,愛理不理,阿久津的母親又是單親母親,沒有太多能力幫助這對年輕夫婦,而所有人之中,只有世之介願意幫忙,為了幫倉持搬家甚至推掉了祥子的約會邀約,最後在世之介幫倉持搬東西上樓時,倉持終於忍不住落淚與世之介道謝,感謝他願意為他伸出援手,不但借錢給了他,還讓他至少在岳母面前稍微掙回了點面子。當初看到這段,我非常感動,但是沒有淚崩,沒有淚崩不代表吉田老師寫得不好,反而是他非常忠實的描寫世之介的視角所看到的,不刻意煽情的描寫反而讓我省下無意義的淚崩,讓那份溫暖更深入我心。而倉持那份落下男兒淚的感動,我完全可以體會,我曾經也身處過萬丈深淵裡過,身為一個在某個當下完全沒有他人利用價值得人,比起前途茫茫,眾叛親離更是讓人痛心,心痛之餘還會覺得無比絕望,倉持能有一個像世之介這樣完全不在乎能揩到好處的朋友真的讓人羨慕,多希望我當初也能遇到那樣的朋友,而不是看到我失去了相互利用的價值時,就立刻用無視冷漠來切割的「朋友」。
最後要提的則是祥子與世之介在機場送別的場景,離別前夕世之介答應祥子會是第二個看到他拍完第一捲膠捲照片的人,兩人於是在機場內互相道別,「路上小心。」「我走囉。」「路上小心。」,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隨著祥子的往前,世之介的往後越喊越大聲,都希望可以將自己最後的想心意託在最後一句話上,好像是誰說了最後一句話,誰的心意就更重,當然兩人都沒有意識到這點,都希望可以再跟對方說最後一句話,我覺得這一幕非常動人,我自己總是非常嚮往這種人與人之間無意中表達心意的舉動,這大概是一種證明羈絆存在的互動吧,總感覺只有兩個人的心之間沒有隔閡,才會如此無意識的在這種枝微末節的事情上認真,說真的我也真的說不清楚,就好像我好希望有那種朋友是看到我一個人走在路上時,會跑過來搭著我的肩膀,展現完全沒有心機,最純粹的那種朋友,可惜事與願違就是了。
總而言之,《橫道世之介》這本書真的是傑作,有很多我沒提及的對話與場景描述,還有很多世之介自己的內心獨白,以及他於周圍一切人事物的互動,都非常讓我心之所向,是如此的單純無機,卻又不是全然的傻,吉田老師透過很多細節的舖墊與描寫,細膩的對白互動,用符合世之介那樣性格的視角,去描繪出一個讓人想與其成為朋友的大男孩,而這樣的大男孩對照於我身邊普遍勢利的人們來說,或許不是一個談心時能給你有建設性反饋的人,但絕對是一個可遇不可求,能安定且照亮寂寞心靈的存在。
吉田老師用了四百多頁的描寫,實在不是我一芥文筆匱乏,心思混亂的粗人能用文字完美簡述的,但是即使是如此,我仍深怕此份感動哪天不復存在,故只能用不成章法用空泛的文字,來試圖將心中模糊概念轉換成紀錄,實屬可惜。
ns3.142.200.134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