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城古尼滋,曾經有一名傳教士,由於長期堅守清規,導致自己妻離子散。在他的母親亦死於飢寒之後,傳教士失去了信仰,轉而希望利用身份獲得財富,就像當時許多的傳教士所做的那樣。
傳教士怕被同事知道他的轉變,於是不敢向權貴或者平民兜售贖罪券。但他又受不住錦衣華食的引誘,於是便在深夜裡悄悄來到貧民區,敲響那些妓女的門扉,厚著臉皮說:「人子啊,你的罪已經被父知曉了,如果想得到原諒便向父展示悔意吧!」但是一直沒有妓女願意向他捐款。
一直到後半夜,他找到一名失明的妓女。妓女說自己不便開門,傳教士便自己推開了門。那個妓女渾身長滿膿瘡,躺在床上,已經無法動彈了。傳教士忍著惡臭,將話又說了一遍,妓女聽罷,半刻後才能說話,她說要把所有財產都捐給教會,她所賺到的錢都放在床底裡。隨後便一直激動地懺悔著和感激著。
傳教士聽到錢幣的位置,便沒有聽下去。他拿到想要的東西,便將妓女拋之腦後了。妓女沒察覺到他的離去,一直說著,那聲音隨著風絮絮不休地延續了一整夜……
翌日,傳教士用妓女的錢換了一件新衣,修了髮,又搬進了高級旅館。他喝上了一直想試的西部紅酒,點了用牧牛肉煮成的濃湯,和著鬆軟的白麵包飽餐了一頓,舒服的長長嘆息。他終於知道,為什麼他的同事總是對斂財那麼熱衷。誰不喜歡光鮮、體面又舒適的生活呢?
想起了光鮮,傳教士想起了母親那用朽木豎起的墓,感覺實在不像話,便要去給她換一個石製的墓碑。來到墓園外,卻看到地上有一具草草包裹住的屍體,以及對著屍體發愁的守墓人。
守墓人說:「這個妓女的住所沒有找到一個銅幣,我要怎樣給她安葬呢?」
傳教士被勾起了好奇心,便問:「這具屍體是什麼回事?」
守墓人見是牧羊人,便恭敬地說:「我一起床便看到她了。想必是有人發現她死了,但又不想支付斂葬費,便扔在墓園門口,等我來處理。」
傳教士想了想:「一般這種情況會怎樣處理的?」
守墓人說:「燒掉。沒錢的都燒掉。」
傳教士吃了一驚:「失去屍骨的靈魂最終會被落到地獄,你們都不知道嗎?」
守墓人連忙說:「知道!知道!經文上說的我當然知道!一般斂屍人會在死者身上和家裡湊夠足夠的錢,要是不夠,我們也可以把屍體的器官賣給法師,只是你看……」守墓人掀開裹屍布:「這具屍體的器官都不能用,所以就只能燒掉了。」
傳教士看到屍體正是那個妓女,她雖然身漸惡疾,但死時臉上卻沒有一絲痛苦,似乎是確信自己死後會有平安,全然不知道自己的屍骨將被燒掉。
傳教士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告別守墓人的,恍惚之間,他已經來到了母親的墓前。朽木泛著令人作嘔的氣味,但那就是當時他惟一能買得起的木材了。木碑有些發漲,但上面的墓誌銘仍然勉強能看清,那是老婦人為自己選的一句經文:「燈臺寂寂,卻立光明」——有些人的驕傲,從來不在自己身上。
天下起下雨來。朽木的墓穴明明脆弱,卻像再過千年都還會撐起腰杆。
傳教士失魂落魄,腳步跚跚地遠離墓碑。在那門口處,妓女的裹屍布沒有人拉上,她的臉被雨珠毫不留情地數落,卻仍然傻乎乎地含笑而睡。傳教士看到這一墓,如同觸電似的,快步逃了起來。
有賣唱人在屋簷下避雨,見他跑過,想叫他進來,但叫不住他。他並不是要避雨,他是在逃避風雨中自遠遠傳來的感激之語。
「傳教士,我、我真的可以被父原諒嗎?」
「我以為自己,沒有這個資格,甚至連被提起都是一種褻瀆……」
「謝謝你!傳教士,謝謝你!」
傳教士渾身濕透地逃回自己氣悶的舊住所,拿到錢之後便沒有回過來了,他還沒有買蠟燭,這裡還是和以前一樣,又冷又暗。傳教士跪在自己的床上,用被子包裹著自己,渾身顫抖著。昨晚他明明沒有細聽妓女的話,如今那些話卻陰魂不散地在他腦裡徘徊,他發出了既憤怒又悲痛低吼聲。
這是因為他使母親蒙羞嗎?因為他害妓女死無葬身之處嗎?因為他假借神的名義欺騙財物嗎?因為他貪戀奢華嗎?他不知道。但他知道,他永遠,永遠也無法原諒這樣的自己。
雨聲不知不覺間低了下去,忽然間,他聽到了窗外傳來一陣歌聲:「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他發誓自己不曾聽過這種語言,但他卻能絲毫不誤地理解歌詞的意思。他被歌聲所吸引,不知不覺間來到了窗邊。一位黑髮少年郎閉著眼,對著滿是雨水的街道,緩緩搖擺身體,清唱著一首異世之歌。
陽光穿破烏雲落在少年的身上,就像是神亦在傾聽著他的歌聲。但傳教士的雙眼已經被淚水遮掩住了,並沒有看到這一幕。
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
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
他讀過的那些經典,在記憶中陡然清楚起來。那一句句經文,都告訴他,即使是像他這種罪不可恕的愚者,只要能夠悔悟,那麼即使世上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唾棄他,父依然會傾聽他的懺悔、諒解他的罪行、欣喜他的改過。
以前讀來這些句子,從未有何感動,此刻身歷期境,卻又無法添上一字一句。此等奇異恩典啊……傳教士如同孩童般放聲痛哭著,像是要把身上的罪惡都哭出來。
……
他立於古尼滋的至高處,被那毀城之火包圍。但直到被燃氅殆盡,他都沒有停止佈道,於是那要遺禍天下的萬軍,才會帶著他的福音歸鄉。
「凡悔過者,必得歸途!奇異恩典,我罪已免!」
——叛教時代元年。「殉道者」厄肖利死於火海之中。在他死後,天下掀起了叛教的狂潮。
ns13.59.205.74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