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和家人來到愛知縣的犬山市旅行。
犬山市有一座明治村,那是一座以「明治時期」為主題的戶外建築博物館。博物館將日本各地明治時期留下的古蹟建築搬遷進來,並且重行修建及保育,一些日本晨間劇,如《謝謝款待》也曾來到過這地取景拍攝。
那一次,我和家人乘搭着園內的穿越巴士,用着廣東話交談時,突然一名身穿和服的日本中年女士扭轉頭來,用廣東話說了一句:「你哋好!」
正當我感到愕然時,她再用半鹹不淡的廣東話問我們是否從香港來,我回應後,她掏出了錢包裡的照片,一看之下,照片裡的竟是《古惑仔》時期的鄭伊健,原來她是因為迷上鄭伊健而學習廣東話的。
各位讀者是否覺得這一幕很熟悉呢?沒錯,這是我構思久保太太這個角色的原點,不過在小說中,為了劇情需要,我把鄭伊健換成了張國榮。若然你也是鄭伊健的粉絲,請勿見怪。
如果現在你在街頭找一個日本人來問他認識甚麼香港明星,他大概只會答你成龍、甚至陳美齡……日本人對於近年香港明星的認知可謂一片空白。曾經有一位京都人問過我香港現在有甚麼明星,我給他展示陳奕迅的照片,他卻說從沒聽過這號人物。
90年代以前,香港的流行文化曾經風靡亞洲,除了比較多人認知的成龍外,洪金寶、葉蘊儀、張國榮都為日本人所熟悉,甚至譚詠麟也曾登上日本紅白,及後踏進千禧年,除了有木村拓哉參演的《2046》和《無間道》等少數能夠打進日本市場的電影外,其他香港影視作品或明星,就幾乎很少再有機會進入日本觀眾的眼簾,所以日本人對於香港流行文化的認知是停留在90年代。
的確,那時候香港演藝圈乘着中國大陸經濟崛起的機會,紛紛北上掘金實是無可厚非,但同時間,香港流行文化亦退出了國際,令人感到無限惋惜。
小時候,喜歡看一套很特別的高達作品,就是《機動武鬥傳》。這套高達作品特別之處,是動畫後半部份都以香港作為主要場景、官方插曲用上了粵語歌,而高達的戰鬥亦跟過往其他平行宇宙的作品很不同,《機動武鬥傳》裡的高達是可以像武俠小說人物般出招式的!原來,《機動武鬥傳》導演今川泰宏十分喜歡香港文化,尤其對武俠片情有獨鍾,所以在動畫中注入大量香港元素。從這套動畫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香港流行文化是如何的鼎盛,可是那個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也不知道哪一天香港流行文化能夠再次展翅高飛。
ns216.73.216.3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