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726年。
居住在卡爾特森堡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這樣一段流言:
維爾菲斯將軍偏愛他的養子甚過他的親生女兒。
對於卡羅公國而言,鄂爾曼·索·威爾菲斯作為公國傳統世家鄂爾曼家族的當代家主,視為公國實質意義上的執政者。一家之主的威爾菲斯在家族思想上也正如其在政治領域表現那般墨守成規,是個特別注重家族傳承的「鐵公雞」。
不幸的是,威爾菲斯在他第一個子嫡出世不久被確診生殖系統萎縮,往後幾近喪失生育能力。而這唯一的子嫡恰好是女兒,威爾菲斯在也沒有其他直嫡兄弟,這一家族傳承的危機便赤裸裸地攤在威爾菲斯面前。
對於如此窘境,威爾菲斯的選擇是在孤兒院收養了一個十五歲的少年作為他的家族繼承人,以化解家族傳繼危機。這種行為對於旁人來講是十分荒誕。不過威爾菲斯向來都是直來直往的人,也不顧同屬派系者和其他皇室人員的反對和意見,硬生生的將少年拉入門下。
少年又是何許之人?這個除了當事人便無人能知。威爾菲斯在國內的勢力也是隻手遮天。就算其他人對這個決定仍抱有異議,也都不敢貿然聲明了。不過還是有很多改革勢力者藉此向封建勢力發起言論攻擊。
基於卡羅公國的前身是傳統的君主制國家,就算引入憲法,也沒有廢除皇室制度。君主制下的階級分明也深深鞏固在人民心中。所以威爾菲斯的封建勢力依舊能在國內主導局勢。對於那些不疼不癢的批評,威爾菲斯也沒有多理。
反過來看看少年,無論是樣貌、體格、學習能力、悟性都是在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完全沒有辜負威爾菲斯的期望。最重要的是他那在成長下被研磨得尖銳的氣魄,也讓威爾菲斯十分滿意。
再後來,威爾菲斯將在他成年之後送入國立皇家軍事學院就讀。少年憑藉著個人的才能和努力,數年後在沒有依賴威爾菲斯的權勢下攀升到少尉的軍銜。
緊接著,新紀元732年。北方戰事爆發。
從當初大家認為只是形式衝突的戰爭,到後來演變成至今長達5年的戰役。而且侵略方科勒羅帝國的勢頭明顯是要將卡羅公國併入囊中。變成青年的少年在軍校畢業後便匆匆忙忙地趕往戰場服役。
科勒羅帝國是軍事強國,其軍備精良,野心之宏大。妄圖將卡羅公國作為侵佔世界的踏腳板。卡羅公國軍力與科勒羅帝國根本談不上邊。在這場戰爭中的唯一優勢是陡峭的地理環境。這讓科勒羅帝國的精良裝甲部隊難以駛入國境,雙方主要以步兵進行拉扯戰,也便是這場戰爭長年不能完結的主因。
不過,現在戰局的優勢逐漸側向科勒羅帝國,卡羅公國並非大陸列強,長久戰爭的補給無法彌補消耗。隨著科勒羅帝國逐漸壓迫卡羅公國北方戰線,當下是即使是一個不曉世事的局外人也知道戰爭已成定局,這不過是卡羅公國最後的掙扎。
面對現今戰局,卡羅公國上下也有兩種對立的意見在爭執。一方是由威爾菲斯率領主張抗爭到底的封建勢力;另一方則是由普林普斯議會主席、埃姆森上將等人率領主張求和的改革勢力。封建勢力強大的影響下,在威爾菲斯只需輕輕煽動國民,一股強烈的泛民族主義熱潮便蔓延在全國上下,人們紛紛願意為了國家而獻出生命。
於是,這場戰爭對卡羅公國而言就形同忘年殘燭一般悲壯。
在這樣的局勢發展下,青年因為某些原因脫離戰火如荼的北方戰線,踏上回到故鄉卡爾特森堡的旅途。他便是我們故事的主角——鄂爾曼·索·弗林特。
ns18.191.4.17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