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朋友不解,問:「為何有蒙面示威者在中環受到部份市民的英雄式的歡迎?」
差不多同一時間,警方在記者會亦提出反問:「為何警方保護市民,卻受到部份市民的指罵?」
不過,首先得弄清楚其中一個主語:「部份市民」。這裡的部份市民當然不是在說同一批人。因為同時間,也有另一批市民對於示威者的示威方式非常不滿。
但這兩條問題的主語雖然載著不同的「市民」,但卻大有異曲同工之妙。
為何會有人支持示威者、反對秩序維持者?
這是文明社會上一個好奇怪的現象。假設每個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人都愛這個地方、或者自私一點僅僅只愛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財產、自己的家人,他們就不應該也不會支持破壞地方、阻礙上班交通、視法治於不顧的人。
為何在中環、太古、觀塘的中午,明明那些人沒有支持罷工、沒有蒙面、沒有破壞地方,但他們卻對那些蒙面人和掘磚者報以熱烈的歡呼、拍手的叫好,一起叫著不同的口號?
又再假設,每個奉公守法的市民都信任法律和政府、執法者在建全和合乎公義的規範下執法,點解最終落得被途人指罵、人見人憎、生人勿近的惡名?
寫到這裡、忽然讓我想起了中國的四大名著《水滸傳》。小說裡的英雄好漢,說穿了不過就是一班大賊,可是卻得到平民百姓的歌頌;小說裡的官兵軍人,卻落得惡名昭彰,被讀者所鄙視的境況。
又想起外國名著《俠盜羅賓漢》,綠林大賊卻得到百姓支持,官兵卻是大反派。
這當然不是人性扭曲,不是因為平民百姓好勇鬥狠,想吃著花生看戲般鼓勵別人聚眾鬧事,也不是「示威者扮市民」(這明顯是邏輯謬誤),都是非左即右的敵對者。
在香港,百份之九十九的市民,都是熱愛和平,覺得戰爭永遠不會發生於香港這遍福地的人。他們不樂於見到示威者破壞地方、阻礙別人上班上課、非法使用暴力方式私了別人。
但同時間,這一類市民更不樂於見到當權者嚴重偏坦執法者的越線過火行徑、超出法律規限、甚至去到「人治即法律、我就是法律」的境地。他們雖然礙於種種原因不會參與違法行為,但他們心底也不支持當權者的強權和不公義。
於是,他們用他們覺得可以做的事、能做的方法去發聲!最簡單直接的,也許就是一些低成本卻意義重大的對示威者的聲援,短短幾句卻如炮如轟的對當權者的指責。
如果當政者、執法者還大聲說不明白,我想,這五個月裡發生的所有事你永遠也不會明白,而既然你的智慧也只能去到這個水平,急流勇退或許對你對我們對這個地方也是一件好事。
不論是哪一方也好,暴力行為是文明社會的「違和感」,放諸中外文明社會,理應沒有人會讚同這種暴力美學。
但當想這個地方「好」的一般市民,竟然認同「破壞這個地方」的人,我能想到的,大概就是那種「含淚的小刀,刻劃在那雪白的水仙球上,為的,是希望她能生長出更美的花」的渴望。
ns3.145.82.9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