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隨在東野叔身後的那些日子』系列第五回
#1998年單行本發行
#奇妙的家庭關係,不失落寞的半開放式結局
#劇情向 > 推理
#以丈夫兼父親的男主為核心人物
#1999年電影化
#瀧田洋二郎執導
#廣末涼子、小林薰主演
—۞—
「你居然還去買由實的CD。」她說道,聲音聽起來很平靜。
「付賬時我覺得好彆扭喔!」
「但是你還是為我買了。」
「因為我喜歡直子啊!」
他們默默地凝望著大海,海面上的陽光十分刺眼,看久了有點不舒服。
「謝謝你最後一次帶我來這裡。」直子說話了。
平介轉身面對她。「真的......是最後一次嗎?」
她點點頭,沒有避開他的眼神。
「不管什麼事情,都會結束。本來在出車禍當天就該結束了,卻還能拖到今天。」她小聲地說道:「能拖到今天,都是託你的福。」
——《秘密》
密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這個系列每次一開頭,我都會先配一張意境圖,是我找到希望貼切這本書主題的一張圖。這次的圖,我覺得很有意思!圖中一家三口,全都擔著雨傘,於是容貌沒辦法看清楚,恰恰對應了《秘密》一書中因車禍意外而導致的一種奇妙的家庭關係,母親的靈魂寄存在女兒的體內,真正的母親的肉體則長埋土下,對這種奇妙的現象而感到混亂與迷惘的父親,他們的最終決定是......只能就這樣活下去了,但又不能被其他人知道女兒之身下的秘密。於是,父親與女兒(妻子),他們的容貌,似乎也被迫戴上了一張面具,沒辦法讓別人看得清、摸得著。
電影版《秘密》我斷斷續續看了幾天,硬是沒看完,還有將近一半的進度條有待解決。在《大概是最後的招呼》收錄的<電影《秘密》完成始末>裡,圭吾對於《秘密》的影視化,還是有預料到的:
「《秘密》是描述妻⼦的靈魂附在⼥兒⾁體上的故事,當時我便預期會有⼈上⾨提案改編成連續劇。無關作品好壞,這是依過往經驗的推斷。來談改編連續劇的,挑選的都是年輕⼥⼦⾓⾊突出的⼩說。當然,不⾒得會成真。應該說,根據我的印象,百分之九⼗九不會成真。」
圭吾疑心病超重呵呵,是不是被製作人騙過很多遍呢?無論如何,雖然圭吾疑心重,但他的預測還是靈驗了,許多人來談拍片的事,儘管圭吾從頭到尾都沒一個真實感。
對於《秘密》的影視化,圭吾還作了許多後來結果一出就會發現是超神準的猜測:
❶「茫然地想着影視化的事時,我思索起誰适合演故事的主⾓。⼩說的主⾓是中年男⼦,但劇本恐怕會被改成以⼥兒爲主⾓,且年紀将拉⾼許多。⼩說⼀開始⼥兒是⼩學五年級,接着上國中、⾼中,不太可能全由同⼀個⼥演員飾演。不,也許不是不可能,但真的實⾏會很奇怪。應該是開頭就設定爲⾼中⽣⽐較合理,換成是我,多半會這麽拍。」
(猜測成真。電影裡女兒的年齡從11歲未發育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清麗活力的女高中生。)
❷「所以,我相信還是從頭就把⼥兒設定爲⾼中⽣較妥當。那麽,誰來演才适合?
蓦地,『廣末涼⼦』四個字浮現眼前。我不是她的影迷,只微微抱著期待,⼼想要是請到她這種超⼈氣偶像主演,⼀定會造成轟動,書也将随之⼤賣。當然,我壓根沒料到真的會由她擔綱演出。」
(猜測自然是成真的。不過這段話中最吸引我的果然是圭吾提及了「⼼想要是請到她這種超⼈氣偶像主演,⼀定會造成轟動,書也将随之⼤賣」此處,十年以上作品銷量不濟的艱辛,果然圭吾真的炒雞在乎自己作品的銷售量哈哈。)
在往下節錄東野叔在《大概是最後的招呼》裡有關《秘密》的片段之前,<電影《秘密》完成始末>這篇文笑料滿滿,讓我再度深深懷疑東野叔可能真的是個稍微天然呆、疑心重、喜歡自我吐槽的男人。
⾼中時,我曾希望将來從事電影這⼀⾏,還拍過⼋厘⽶電影,在⽂化祭上播映。成爲作家後,也夢想著作品有朝⼀⽇能拍成電影。如今,夢想即将實現,我應該興奮不已,卻不知爲何有種事不關⼰的感覺。
於是,我想起⽼友的話:
「每次在報上或是哪邊看到你的名字,⼼裡都怪怪的,⼀點也不認爲上⾯寫的『東野圭吾』和我很熟的傻⼦東野是同⼀⼈。再怎麽想,都覺得作家東野與我無關。」
——<電影《秘密》完成始末>,p. 98
以下直接開始節錄《最後招呼》裡有關的文字段落:
去年一本書都沒出,出道以來第一次發生這種事,不免有些心焦。然而,其實這是刻意的,圭吾的盤算是:一九九六年發表五部作品,間隔稍微拉長一點再出版,為數眾多的書評家應該多少會注意新長篇吧?在此一意圖下推出的便是《秘密》。雖然不曉得大家會不會把這本書當推理小說看,但我對成品十分滿意。
《秘密》的成績相當好,出刊後很快就再刷,真是久違了。之後也長期暢銷,實在令人感激。電視節目「國王的早午餐」的推薦,或許是大功臣。
這部作品剛發表,便陸續有人上門洽談改編電影的事,似乎認為以年輕女明星為主角的電影較容易拍。不少公司送來企劃書,主角人選不外是廣末涼子或深田恭子。我深知即使有人提案,能夠成真的例子少之又少,便沒怎麼放在心上。沒想到,年底出資製作的TBS電視台那邊無論如何都希望見個面,並表示已敲定廣末涼子的檔期,實現的可能性有百分之九十八。即使如此,我還是無法相信,就先回答交給他們處理。
——<年譜 · 1998> ,pp. 53 - 54
這些不重要,倒是聽說《秘密》拍電影的事情似乎確實有譜,每天都很興奮,因為作品電影化是我長久的夢想。期間,《秘密》得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文學獎連續落選紀錄總算中止,看到之前不知失望過多少次的責編開心的模樣,心裡真的很慶幸。TBS方面也很高興,大概是介紹電影原作時多一項可吹噓的功勳。電影七月開拍,我答應製作人參與演出,因此在八月的某日與責編等人至攝影棚拜訪,順便參觀。廣末涼子小姐臉蛋之小固然驚人,更驚人的是拍攝工程之浩大,我實際感受到一部電影是凝聚眾人的心血才得以完成。尤其,這次必須在盛夏拍冬天的場景,為表現季節感,劇組費的苦心著實令人驚歎,詳情請見《秘密》幕後製作錄影帶。而輪到我演出的那一幕(雖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實在很難不緊張,文士劇根本沒得比。即使如此,瀧田洋二郎導演仍讓我一次OK,我才鬆一口氣。至於我出現在哪一幕則是秘密。17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K9QWsEJsi
17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DXs7zA9lF
如火如荼拍攝之際,《白夜行》出版。一方面也是電影《秘密》造成話題,幾乎每天接受雜誌訪問,有時甚至一天多達四、五家,對一個被忽視十幾年的作家而言,簡直像在做夢。日子就這麼過著,電影《秘密》終於殺青。個人認為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多虧這部電影,向完全不看小說的人自我介紹時,就能說「我是廣末涼子主演的《秘密》原著作者」了。
——<年譜 · 1999>, pp. 54 - 55
基本的梗概是上班時代想到的。機緣是偶然看到書裡寫著:發生大災難死傷很多人時,有些年幼的孩子會承接在身邊去世的人的記憶。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疑問是,當情人的靈魂寄宿在小女孩的肉體上時,做愛這件事該怎麼辦?我保留此一靈感,並以短篇發表,但認為靈感還是沒得到充分發揮,便向幾家出版社投石問路,表示想寫成長篇,最後有所回應的是文藝春秋。完稿時,雖暗暗抱著銷售應該會有點起色的期待,卻做夢也沒想到會那麼暢銷,改編成電影更是意外之喜。我不禁想,莫非這是上天對我孜孜不怠認真寫作的獎賞?
——<作品自我解說>,p. 81
《秘密》是東野叔創作生涯一個轉捩點。上一本被我寫了書評的小說是《天空之蜂》,我還提及過東野叔對這部作品非常有野心,然而結果它還是完全被埋沒在商店的書海中,不入為數眾多的書評家之眼。現在,轉眼我開始寫《秘密》的書評,看上面東野叔自己寫的相關片段,就知道他的「受苦」到此為止了。《秘密》空前地受歡迎。
順帶一提,我看電影版的時候找了很久,終於找到東野叔客串的片段了,他一臉「猥瑣」地在跟女主也在其中的一群學生作迎新演講。東野叔自己也吐槽過自己不適合扮專業人士,卻在那一幕高聲對學生說著「生病的人們需要的不是著名的學者,而是一位好醫生,這也是我們的校訓」。但不得不說,圭吾說台詞還是蠻自然的,表情也是蠻自然的,就是不知為何我總覺得他在裡面有種突兀的「猥瑣感」XD!
與東野叔共度的旅途路上:31/94(本)
—۞—
《秘密》
東野圭吾
上面節錄的東西太多,字數變得有點多呢。這次書評總體不會太長,因為其實基特本人不太喜歡這本書,最大的原因便是我不喜歡小說的女主角:衫田直子。
就這樣直接跳到談論角色層面上吧。
女兒藻奈美就沒什麼存在感了,畢竟她出場時間很少,最大的性格特徵是活潑開朗,透過男女主的回憶可以稍微瞥之。女主衫田直子,性格則是比較獨立自強,我基本不喜歡的就是她的性格所引致的後來大部分行為。在車禍發生之後,直子的靈魂/意識直接就依附到了11歲的藻奈美身上。在明白到暫時來說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讓自己離開,讓藻奈美回來,平介和直子決定了——直子只能以藻奈美的身份活下去,這也是為了延續女兒的生命。因此,以前只是個普通的家庭主婦的直子,她想要為了藻奈美,也是為了彌補自己以前生活的遺憾,決定好好讀書,先是要考上私立中學,然後入讀著名大學的醫學系。她想要弄清楚為何會發生一個人的意識可以突然依附到另一個人身上的奇妙事情,她也想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而不是像曾經的自己只是過著個需要依附男人才能活下去的無趣人生。
說到這裡,(如若有讀者,)你們可能會問,直子這樣積極向上的思考有什麼錯嗎?錯是真的沒什麼錯。但這本書,圭吾以衫田平介男主為主視角,也就是說我們會透過男主的視角了解這一個奇妙的故事,我們也會深入了解到男主的所思所想。所以別忘了,從頭到尾,對於平介來說,直子是他的老婆,哪怕他老婆的靈魂現在正存在於女兒的肉體內。對於平介,這種認知(他的老婆沒死,他不能出軌,他會一直對他老婆負責任)很重要,所以即使其他女性對他有性吸引力,最終他還是憑意志力抗拒了。當他的同事在他老婆死去不久,就八卦地想跟他操心再婚的事,對平介來說這是不可能甚至說是厭煩的事,他認為有直子就足夠了。通過男主的視角,我不知不覺對男主的深情專一產生了偏頗,因此也影響了情節不斷發展之時,我對女主直子的觀感。
靈魂轉移事件之後不久,直子就直接問了平介:以後做愛的事情怎麼辦呢?平介當然是答不可能啦,更要直子別再說下去,畢竟就算體內是直子的靈魂,但是把這種尷尬的問題說出口用的是他女兒藻奈美的口。雖然直子說可以幫平介口交(再次意識到圭吾的直接哈哈),平介當然還是拒絕了。最後,平介就是自己幫自己解決,當然,他會有一個......幻想對象。
現在先去面對一個現實的問題:妻子重生在女兒的身體中,丈夫已步入中年,當丈夫漸漸老去,妻子卻是漸漸長大,依然年輕。重生所住的肉體、年齡的差距,兩人之間的間隙似乎只會越來越大。平介始終如一地只想要直子,但是直子呢?看到書的後半部分,重生的年輕妻子仍然只想要過上一個新的生活,對平介越來越忽略。首先因為專注學習,而忽略平介,平介想:這也是無可奈何的吧。進入高中之後,直子參加了網球社團,因為活潑貌美,直子很受歡迎,還和一個同社團的男生玩得很近。直子會和朋友聊天的時候笑一下自己的爸爸(就像大多數其他女學生會在青春期嫌棄自己的父母一樣的態度),直子會對平介說她對那個網球社團的男孩子才沒什麼感覺,背過身卻會瞞著平介和那個男孩煲電話粥。直到很後期,因為直子多次拒絕了男孩的約會要求,男孩堅決地跟直子說,他希望聖誕跟她一起過,不等到她,他不會離開的。直子明知道平介不想她跟那個男孩有過多接觸,最終還是決定欺騙平介,前去赴約男孩,還花時間買了禮物。
看到女主赴約那裡,我真的對女主感到很噁心。這是存心要幫女主拉仇恨,還是說這就是寫實呢?雖然圭吾在書的前期,就設了一段情節解釋——雖然藻奈美體內是直子的靈魂,因為直子使用的是藻奈美的大腦,所以大腦會對直子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對這個解釋,基特有接受的地方,也有疑惑的地方。但如果跳到意識和大腦的關係,要探討的東西會變得很複雜很龐大,加上《秘密》也並非想要探討這方面議題,暫時跳過這部分好了。
看到直子如此忽略丈夫平介,主觀情緒發作,我一度想要棄書不看。最後還是忍著對女主的不喜歡繼續看完了。因為最終平介前去阻止了直子的聖誕約會,回到家的二人因此吵了一大架,後來女主的行為就沒那麼惹人厭了。
看完《秘密》有一段時間,我開始反思為何自己如此厭惡這個女主,也有了朦朧的結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小說是以男主為核心視角,所以我若然沒有討厭男主,那麼我必然會潛移默化站在男主一邊。在小說裡,細緻的描述讓女主對男主的忽略刻入我的認知——她過於在乎校園生活,她對同學和朋友說話很熱情,卻在面對男主時非常冷漠。然後再對比男主,他很苦惱,對於妻子在女兒體內,他也很彷徨迷惘,卻始終沒人可以傾訴,但他還是決定以直子為中心。這些都讓我沒辦法喜歡女主。
這裡是節錄書內的一段對話,這個場景約莫出現在書的中間位置,平介和直子回鄉探直子的親人:
「他是不是要你再娶?」
「妳聽到了?」
「嗯,因為爸爸的聲音太大了。」她說的爸爸,指的是三郎吧!
「真實傷腦筋!」平介苦笑了一下。
「你有沒有想過?」直子的口氣聽起來很認真。
「呃,我倒是曾經想過。」一瞬間,眼前浮現橋本多惠子的模樣,隨即又消失了。
「不過並沒有具體地想過。」
「你不考慮考慮嗎?」
「根本沒那種心情,因為我已經有了妳。」
想到最終的結局,再回想這段情節,我還是有點難過。想到東野叔是偏向悲劇主義和不圓滿結局的份子,我們自然知道結局是不會很美好的:不是藻奈美回來,就是藻奈美永遠回不來。不論回不回來,在這個故事裡,從一開始車禍發生,必然代表了會存在至少一個犧牲者了。
然後跳到更後面,平介開始不滿直子和那個網球男孩的關係:
「那我就直說了,我想他可能喜歡我吧!因為這個禮拜社團不用練球,在學校碰不到面,所以他才打電話給我。這種解釋可以嗎?」
「妳叫他不要再打電話來了!」
「這種話我怎麼說得出口?他又沒有說要追我。」
「過不了多久他就想跟妳交往了啦。」
「到時候再拒絕也不遲啊!」
「其實妳也樂在其中嘛!和年輕男人聊天的感覺不錯吧!」平介說道,總覺得好像在自打嘴巴似的。
「是很快樂啊!」直子說道:「我不能高興嗎?難道我就不能享受這種權利嗎?我不能轉換一下心情嗎?」
「妳的意思是,比和我聊天還要快樂嗎?」
直子並沒有回答,她抓住門把說道:「我很累,想睡了。晚安!」
明知道丈夫這是在嫉妒,卻還是這樣說話,該說是性格要強吧,但讀者如我卻沒辦法接受。而且,平介的疑問,沒準是對的。或許已經慢慢開展了新的人生的直子,她和許多朋友聊天的時候,都會感受到比和平介聊天時更大的快樂。
最後一個節選的片段就是平介毀了直子的聖誕之約後,二人的大吵,在我看來應該是全書的一個高潮位:
「問問妳自己吧,為什麽事情會演變到這種地步?是因為妳跟那家夥太親近了吧!故意向他示好,他才會喜歡上妳。一開始別理他不就好了嗎?」
「我又沒對他怎麽樣!他問我就答,他打電話我就接,哪裡不對了?」
「妳沒有權利這麽做!」平介脫口說出這句話。
直子驚訝地瞪大了眼睛,呼吸變得急促,肩膀激動地顫抖著。
平介直視著她的眼睛說道:「聽好,妳可是我老婆。外表雖然是藻奈美,但是妳始終都是我老婆,這是永遠都改變不了的事實。妳得到一個年輕的身體,想要重新活過一遍,我並不反對。但是妳別忘了,必須得在我允許的範圍才行。」
直子蹲了下來,眼淚不聽使喚地滴落。
「我並沒有忘記!」
「不,妳忘了,妳拚命地想忘記。到目前為止,我還自認是妳的丈夫,所以絕對不能做出對不起妳的事。我不搞外遇,也沒有再婚的念頭。妳還記得那個橋本老師嗎?我曾經對她有好感,也想跟她交往看看。但是,到後來我連通電話都不敢打,因為我不想背叛妳,我覺得我還是妳丈夫。」
命運很愛捉弄人。當然,這個故事是怎樣的尿性,只要稍微熟悉東野叔的風格,相信都會略微預測到。不過還是不得不說,結局很有震撼性,同時也帶著點點悲哀。雖然說是半開放式結局,但基特比較偏向一個方面:藻奈美從來沒有回來。這種家庭關係沒辦法永遠延續下去,所以無論如何,到某一個點,一定要有個人作出改變才可以。開玩笑地思考的話,乾脆讓平介和直子一早離婚就好了,愛得那麼深幹嘛呢!
在此稍微吐槽一下,沒準圭吾其實也有著幽深的癖好呢。雖然有時候我也會看一些很獵奇的書,但論震撼性的話,我可能會選擇《秘密》。圭吾的《秘密》就像一本正常的書,因此裡面有那麼一丁點的稍微獵奇的情節,都會被人加倍放大其中「獵奇」的成分。在這本書裡,「亂倫」的情節是那麼意外又可被理解,而且還頗是小清新。直到最後,直子向平介提出那個終極的要求(做愛吧),基特竟然也覺得:嗯,看起來就該這樣了!而不是想到,在生理上這可是父親的肉體和女兒的肉體呢!怎麼可以交配呢!?
結果還是寫了很多字,秉持了基特一貫以來的廢話滿滿的風格......《秘密》情節其實還蠻新穎的,結局採取半開放式結局,也自帶淚點。除卻我不喜歡女主,我必須承認《秘密》各方面都不錯,確實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傑作。
基特のSUPER主觀評分
★★★★★★★☆☆
—۞—
ns18.216.188.7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