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道“听雨轩”的阴冷气息尚未从周晓阳身上散去,那份沉重和愤怒仍压在心头。谢明远被勒毙的惨状、那片刺眼的苏锦布料、刻满鬼书的青铜板,还有那几块珍贵的肉干,都如同烙印般刻在脑海。他刚在赵锐的协助下,将谢明远的遗体秘密安置在一处废弃的、干燥的地窖深处,并严令几名最忠诚的亲兵看守,确保万无一失。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更沉重的阴云便已压顶而来。
清晨,急促的马蹄声踏碎了潼阳关短暂的死寂。一队盔甲鲜明、打着禁军旗号的人马,簇拥着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无视城墙上守军警惕的目光,径直来到紧闭的城门前。为首一名身着绯袍的宦官,面白无须,眼神阴鸷,手持一卷明黄圣旨,尖细的嗓音穿透寒风:
“奉圣上旨意,钦差大臣到!镇北将军萧凛,速开城门接旨!”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周晓阳与赵锐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和一丝了然。朝廷的援军粮草杳无音信,却先派来了钦差,且时机如此“巧合”,庞敬的刀,终于落下来了!
城门在沉重的吱呀声中打开。钦差大臣——王公公,在数十名精锐禁军的护卫下,趾高气扬地进入潼阳关。他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城墙上疲惫不堪、衣甲破旧的守军,扫过那些被投石机砸出的坑洼和修补痕迹,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仿佛在欣赏自己的猎物。
帅帐内,香案早已备好。周晓阳率领一众将领跪拜听旨。王公公展开圣旨,声音抑扬顿挫,却字字如刀:
“……镇北将军萧凛,受命镇守北疆,本应恪尽职守,保境安民。然,御下不严,致军师谢明远意外身亡,粮仓管理失序,损耗巨大!更拥兵自重,畏敌不前,致使北狄围城日久,生灵涂炭,有负圣恩!特遣钦差大臣王瑾,彻查谢明远死因及粮仓案,督战退敌!萧凛当全力配合,不得有误!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帐内一片死寂。将领们脸色各异,有愤怒,有不平,更多的是忧虑。这哪里是圣旨,分明是问罪书!将潼阳关困守孤城、浴血奋战的罪责,一股脑扣在了萧凛头上!
“臣,萧凛,领旨谢恩。”周晓阳的声音平静无波,叩首领旨。他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向王公公审视的眼神。愤怒在心底燃烧,但他知道,此刻必须隐忍。
王公公皮笑肉不笑地收起圣旨:“萧将军,陛下对潼阳关战事,可是忧心如焚呐。咱家奉旨而来,还望将军‘坦诚相待’,莫要自误。这谢军师是如何‘意外’身亡的?粮仓的‘损耗’又去了哪里?将军可得给朝廷,给陛下,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他特意加重了“意外”、“损耗”、“交代”几个词,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公公所言甚是。”周晓阳站起身,神色沉痛,“谢军师之死,实乃本将之痛,更是潼阳关之殇。前日北狄攻城,使用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歹毒毒烟,军师在西南角指挥防御时,不幸被毒烟所伤,头晕目眩,失足坠入护城河!将士们拼死抵抗,才击退那次进攻。此事,城上众多将士皆可作证!至于粮仓……”他话锋一转,语气带上厉色,“本将已查明,乃是被北狄收买的粮官孙二监守自盗,暗中掺假!此人已被本将拿下,畏罪潜逃未遂,现正关押候审!此皆本将失察之过,待击退狄虏,自当亲赴京师,向陛下请罪!”
他这番说辞,半真半假,滴水不漏。将谢明远之死推给北狄的“毒烟”(有西南角被辣椒粉灼烧的痕迹佐证),粮仓问题推给“内奸孙二”(人证物证俱在),既给了钦差一个“交代”,又暗示了战况的惨烈和自己坚守的决心,更将矛头巧妙地引向了外敌。
王公公眼神闪烁,显然没料到萧凛应对如此迅速且“合理”。他瞥了一眼帐外西南角的方向,又看了看周晓阳坦然的神色,一时竟找不到明显的破绽。他冷哼一声:“萧将军倒是推得干净!咱家自会详查!希望将军好自为之!”他拂袖转身,带着禁军扬长而去,但气焰明显被挫了几分。
然而,王公公的“详查”很快显露出其真正目的。他带来的禁军接管了部分城防要地,名为“协防”,实为监视。他带来的“随员”更是如苍蝇般四处“调查”,不断传唤将领、粮官、甚至普通士兵问话,翻查账目,搅得军营人心惶惶,流言四起。守军本就因粮草短缺而士气低落,此刻更是雪上加霜。
更让周晓阳怒火中烧的是,王公公竟以“彻查粮仓”为由,直接插手军需!他带来的亲信接管了仅存的粮秣,不仅克扣守军本已减半的口粮,优先供给他们带来的禁军,还时常以“查验”为名,拖延甚至中断伤兵营的药品供应!伤兵的哀嚎声,成了军营中最刺耳的背景音。
就在钦差搅得军营鸡犬不宁之际,一个更致命的消息传来:粮仓彻底告罄了!最后一袋掺沙的米也见了底!
“将军!兄弟们……兄弟们已经两天没吃上一口正经粮食了!只能靠野菜汤和树皮充饥!再这样下去……”赵锐的声音带着绝望的沙哑。他亲眼看到几个年轻士兵饿晕在城头。
饥饿像瘟疫一样在军中蔓延。绝望的情绪开始滋生,不满的议论声越来越大。一些士兵开始偷偷议论钦差带来的禁军吃得饱饱的,而他们却在饿着肚子守城。哗变的阴影,如同毒蛇般悄然缠绕上潼阳关。
就在这人心浮动、危机四伏的时刻,城外的北狄大军也出现了异动。斥候回报,韩七率领一支精锐骑兵,悄然离开了北狄大营,方向不明。同时,北狄主力开始频繁调动,似乎在酝酿一次更大规模的进攻。
周晓阳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北狄连营的炊烟,又看看城内一片萧条的景象和钦差营帐的灯火通明,心中警铃大作。庞敬的毒计一环扣一环:先断粮草,再派钦差搅乱军心,最后让北狄发动致命一击!韩七的动向更是扑朔迷离,他到底想干什么?
深夜,周晓阳再次秘密潜入“听雨轩”石室。他需要冷静,需要思考破局之道。他仔细检查着石室的每一寸角落,希望能找到谢明远留下的更多线索。
在石桌下方一个极其隐蔽的凹槽里,他摸到了一个硬物。掏出来一看,是一个小巧的、用蜡封死的铜管。捏碎蜡封,里面是一卷极薄的绢布。
展开绢布,上面是谢明远熟悉的、略显潦草的字迹:
“将军亲启:庞贼通敌,铁证在河间府‘听雨轩’(非此间)暗格。钥匙合,图自现。粮道被截,疑有内应通北狄西路。韩七……或可信?小心钦差王,其乃庞府旧奴。吾命休矣,望将军珍重,护我潼阳!”
绢布上的信息如同惊雷!谢明远不仅查到了庞敬通敌的铁证藏匿地点(河间府听雨轩),还指出了粮道被截的关键线索(内应通北狄西路),甚至对韩七和钦差王公公的身份给出了提示!最后那句“韩七或可信”,更是让周晓阳心头剧震!
河间府!那是后方重镇,距离潼阳关数百里之遥!铁证在那里,远水解不了近渴。但粮道被截的内应线索,却是当务之急!还有韩七……谢明远为何会留下这样的话?
周晓阳握紧绢布,眼中寒光闪烁。王公公是庞府旧奴!这解释了他为何如此卖力地构陷自己。粮道被截,有内应通北狄西路……如果能找到这个内应,或许能打通一条隐秘的粮道?或者,利用这个内应,设下一个陷阱?
他看向手中完整的龙骨钥匙。谢明远说“钥匙合,图自现”……难道这把钥匙,除了开启秘道,还有其他功能?
周晓阳将钥匙贴近石壁,仔细摸索。当钥匙的尖端触碰到石壁某处一个不起眼的凹点时,异变突生!钥匙上的纹路微微发光,石壁上一块区域突然变得透明,浮现出一幅精细的、闪烁着微光的立体地图!地图上清晰地标注着潼阳关周边的山川河流、关隘道路,以及……几条极其隐秘的、标注着“古商道”的虚线!其中一条虚线,蜿蜒向西,绕开了北狄主力,指向了河间府方向!更关键的是,地图上还标注了几个极其隐蔽的山洞位置,旁边用小字写着“疑为粮道中转”!
“天无绝人之路!”周晓阳心中狂喜!谢明远留下的信息,加上龙骨钥匙激活的秘图,给了他一线生机!粮道内应的线索,隐秘的古商道,可能存在的秘密粮仓……这些都是破局的关键!
他迅速记下地图上的关键信息,尤其是那条通往河间府方向的古商道和标注的山洞位置。然后,他小心地收起钥匙和绢布,眼神变得锐利而坚定。
钦差?王公公?庞敬的走狗!你想查?好!我就让你查!不过,查的方向,得由我来定!
周晓阳离开秘道,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要利用王公公的“调查”,反过来揪出那个通敌的内应,同时秘密派人探查那条古商道和山洞!而韩七……这个谜一样的人物,或许将成为计划中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8X1XTE1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