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戰火簡史》)
在多數後世的研究中,許多學者都認為北境戰爭前期毀滅性災難源自於軍備上的差異,特別是在火炮與防禦上,這在太空戰的表現上非常的明顯。
侵略者的艦隊力量足以令人絕望,那些奇異的艦艇造型與一切所知的都也所不同,全都蒙上一層為透明的物質,徬佛是虛中絢麗的泡沫,卻又極度的致命,在洛恩戰士眼中,那些如同神話武器一般的激光武器被平凡的使用。它可以輕易的撕裂艦艇的外殼,如同持筆戳破一張白紙一般。
而更可怕得是侵略者艦隊的代號「戟」的火力終端(相當於驅逐艦),一種長達十公里的巨型怪物,他所承裝的武裝數量堪稱變態等級。當洛恩戰士團艦隊在洱頓斯特戰役中第一次進行對於「戟」的圍剿時,在接觸瞬間遭到激光炮的密集攻擊,在短短的十分鐘內摧毀一整支混編攻擊編隊。
根據幸存者的回憶,整支編隊幾乎在同一時間遭到鎖定,這幾乎代表著侵略者得以僅用一艘戰艦便同時攻擊多達數十個目標,這樣的能力在星際作戰中必然是強勁的優勢
到了圖嘎羅與潘納多瓦戰役,戰士團們對於艦隊的火力的威力再次刷新他們的認知。侵略者艦隊對於激光武器的理解已經完全超越懸臂星原文明的想像。
代號「光」,一種只需一擊可以汽化整支星艦編隊,將山脈化為深谷,將大陸化作廢墟的陣列離子炮,通常裝配在主力戰艦「戟」上,擁有恐怖的破壞能力,主要用於敵方旗艦與太空站的攻擊
代號「雨」,一種陣列型武器,裝配在軌道上,攻擊範圍極大,能夠利用大氣折射出範圍極廣的離子光炮。此時天空徬佛是下著血雨一般,甚至連大氣都為之燃燒。他可以璀毀大陸級別範圍的地表任何設施,可以說是軌道轟炸的核心部件
代號「網」,部署在艦隊上的對艦魚雷,是被立場束縛著的高能光彈,能夠對於敵方艦艇進行追蹤,更可怕的是這樣的炮彈幾乎裝配在所有艦艇中,是戰場上出現比例極高的炮彈。
面對這樣的封鎖所有死角的攻擊,足以讓戰士團中善於近距離攻擊的突擊艇吃盡苦頭。更別提搭配著其他威力較小,卻同樣破壞力驚人的激光炮台、速射離子炮等武裝,戰士團的艦隊根本無法在這樣的打擊下全身而退。
在而在他們艦艇周圍還部署一種防禦力場,在研究中被稱呼為「量子盾」的新型防禦武裝。這一種發生型的能量護盾,幾乎抵擋大多數物理與能量武器,使得戰士團對於敵方的破壞幾乎微乎其微。
甚至直到洱頓斯特戰役結束,戰士團仍舊無法尋找出有效攻擊的模式,僅能通過小型的突擊艇近身對於力場發射器進行破壞,而這樣的方法也同樣是絕對的下策,因為在密集到恐怖的火力系統面前,突擊艇編隊就僅如同成群的蠅蚊一般,絲毫帶來不了威脅。
毫不誇張的說,侵略者的艦隊是這場戰爭前期最大的夢魘,是所有絕望的象徵。
在這一階段,洛恩戰士們對於他們可謂是毫無對策。任何一開始建立起來的戰略優勢,轉眼間便會因為侵略者艦隊的到來消失殆盡。
它更是被敬畏的稱為「星際送葬者」,正式因為他所到之處,無一不是帶來災難與死亡
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Pj2XIbK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