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打從娘胎出生以來,我就是個典型的I人,本能性的遠離人群彷彿是刻在我DNA裡的特性。雖然這並不代表我在面對人群時會直接羞到融化,勉強還是能在社交過程中表現地「外向」一些,但每次社交過後等來的就是難耐的疲憊。無論先前的社交活動是開心快活、無聊透頂、還是尷尬到腳趾頭摳出馬里亞納海溝都一樣,從身心靈感受到疲累不堪。
我在想到底是什麼因素讓我這麼排斥社交,被(自己以為的)死黨背刺?被班上的同學排擠?還是純粹是自己生來怪異,跟別人的電波永遠接不上?總會有一個負面的主因讓我討厭社交吧?但我真沒辦法指出哪一個才是禍源。
教科書所提倡的健全社交,總是主張輕功利重情義,然而並不適用於大部分的場合,甚至很多時候,功利所帶來的平等反倒使社交關係更加鞏固,像是工作上的長期合作對象,要小組報告時總會找的固定組員之類的,因為利害關係一致,有類似的目標與理念而締結的關係,只要將「功利」維持住,關係就不會動搖半分;相對的,如果功利消失,那麼這段關係也會散去,只要互不相欠,就能好聚好散。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RWa8TaowL
情義也是差不多的概念,但它不像功利這麼具體,而是一種虛無飄渺的概念。要怎麼分辨別人對你的情義是真實的?我要怎麼判斷眼前的傢伙是否為真心?我應該在這段關係中投入多少心力?這都是抽象,沒有定數的問題。總怕自己付出多了,傷最深的變成自己,所以也不願意再付出,如此惡性循環,就成了這副德性。而前述,都還只是社交關係中其中一個小關卡罷了。社交這門學問,一輩子也修不完。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LUyfP6PAdJ
仔細想,我討厭社交的原因,只是因為我超級不擅長這門科目吧?就像是數理一樣,正是這輩子都沒辦法參透的艱深知識,那種扼腕挫敗對我的自尊傷害太大了。所以我決定放飛,有緣自會相識,無緣也在所難免。
所以呢,各位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要維持健康的身心才有辦法活下去。不管了,今日曲目是歡迎來到我的島,用海妖般的歌聲暫時忘卻煩惱的紛擾吧。
欲望啊,我多麼想成為你。
JAM
2025.7.19
ns216.73.216.22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