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國王聖費達取一世(800~851)
費達取和義歐瑪是同父同母的兄弟,而伯恩則是由另一位母親所生,他們分別繼承了慕穆、康諾特和賽斯格公爵爵位,費達取同時領有愛爾蘭國王王位。費達取和義歐瑪從小就和父親先王一起長大,對彼此也很了解,因此費達取將二弟留於宮中擔任國家總管職位。
在神羅皇帝查理曼開了先例之後,教會開始宣導要由教皇所加冕的君主才有統治的正當性,於是801年,費達取藉由駐羅馬的神職代表向教皇策勒定二世提出了加冕請求,在支付要價不菲的價格後,費達取只好為了縮減開支而縮小典禮的規模,在一片朝堂群臣的祝賀下,教皇將新鑄的愛爾蘭王冠戴在費達取的頭上,並宣告他對愛爾蘭統治的合法性。同時,費達取宣布將都城更名為圖格斯,以紀念偉大的先王艾格斯。
在這場典禮盡興之時,費達取向教皇表達了對威爾斯地區的擔憂,並希望教皇授予他代管波士公國的權利,於是在得到教皇的允諾後,805年,費達取奪得了波士公國的統治權,使的愛爾蘭封建體系又多了一個新的公爵爵位。
788年,蘇格蘭王位重回烏布王朝的塔拉手上,791年由其兒子卡努爾繼承,而他在795年的烏布內戰中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費達取的姑姑曾被嫁給塔拉,並陪他度過了奪回王位的驚險內戰時光,不過卡努爾不是她的兒子。即使如此,卡努爾仍受邀參加了費達取的加冕典禮,並在一番敘古情懷下,801年卡努爾同意和費達取成立同盟,是為第一次蘇愛同盟。
805年,雷根伯爵要求成立雷根公爵領,費達取念在其祖父為最早跟隨先王的功臣之一便允許其封公,不久爵位傳予其兒。
806年費達取發動了對南威爾斯的戰爭,透過兩場戰爭奪取領土和平定叛亂,費達取成功使大片威爾斯地區劃歸國王直轄領,也提高了國王的權威和對當地的控制。809年,由於南蘇格蘭發生羅拉底異端叛亂,費達取以聖戰的名義佔領了此地,嘗試將其作為愛爾蘭在蘇格蘭的跳板,也重新使當地民眾改信正統基督教。
811年,費達取繼續進攻南威爾斯,但威爾斯人請來了曼恩島的曼恩公爵幫忙抵禦,戰局一度陷入僵持,但在一次戰鬥中,費達取成功依託丘陵地勢大破曼恩聯軍,甚至俘虜了年邁的曼恩公爵,身體無法支撐的他旋即去世,而他繼位的兒子希望和費達取講和,因為北方出現了一群基督徒共同的敵人……
811年夏,蘇格蘭王卡努爾的使者抵達威爾斯前線,他們說有一群瑞典維京海盜正在劫掠蘇格蘭,蘇格蘭首府淪陷,國王已率殘兵入海,並請求所有基督徒的協助。費達取在使軍隊休息過冬天並處理完威爾斯的事情後,於812年2月26日下令全國的騎士向北支援蘇格蘭,是為第一次北方救援。同年8月,費達取率領的軍隊成功擊退了維京人,重新佔領了蘇格蘭首府。但疲憊的士兵卻看準了混亂的時局開始搜刮蘇格蘭人的財物,費達取努力想控制局面,但聯軍來源混雜,難以控制,仍有許多蘇格蘭人被聯軍劫掠。蘇格蘭人因此對費達取感到不滿,儘管卡努爾國王盡力調停雙方矛盾,但結果仍以10月費達取辭去聯軍統帥一職作為結尾。儘管不再是統帥,愛爾蘭軍隊仍為聯軍的主要戰力,加上費達取於812年10月所發表的《告同胞書》贏得了大量蘇格蘭人的好感,費達取仍可以大略控制聯軍的去向。《告同胞書》其詞曰:
「諸君,且聽我一言:今日我們雲集於此,莫不為了同樣一個目標而努力,那就是以我主耶穌的名義,驅逐這些侵略的異教蠻族!是的,我可能並不是一位蘇格蘭人,我不了解這片土地之於你們的重要,我不了解這些文物在你們文化中的地位,但有一件事我卻非常清楚的了解,那就是我,乃至於你們每一個人,都是一位位虔誠的基督徒!在這破曉之前的至暗時刻,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停止無意義的內鬨,是不是更應該消弭彼此之間的隔閡,是不是更應該以我主耶穌的名義一致對外防禦異教徒?所以,各位同胞們,拿起你們的長槍,騎上你們的坐騎,讓我們一起,向著潔白明亮的未來努力衝鋒吧!」
814年3月,雙方終於在蘇格蘭中心的丘陵上展開大規模戰鬥,是為峰邱會戰,結果以聯軍取得勝利,考量到軍隊已經多年的勞師遠征,在此勝之後費達取便令愛爾蘭軍可以先回國休整,僅留卡努爾繼續抵抗。
儘管維京人遭到重創,僅憑蘇格蘭人仍很難抵禦他們,於是在卡努爾的再三請求下,815年1月,費達取再次下令軍隊北上支援,是為第二次北方救援,這次聯軍由各領主分開指揮。而為了避免維京人繼續打游擊戰,領導們決定要將維京人慢慢逼退至蘇格蘭最東北角的海岸。終於在北蘇格蘭的羅斯瑪曲再次遇到維京大部隊,並再次取得大勝利。維京殘兵逃至西邊的島上,卻也被追擊而來的聯軍擊敗。816年4月,費達取收到了三弟伯恩可能造反的消息,於是即令軍隊返回愛爾蘭回防,自己也親自坐鎮圖格斯。
伯恩看到費達取從前線趕回就放棄起兵的打算,費達取礙於兄弟情面只好先找出支持伯恩的伯爵,在經歷一些微不足道的抵抗後,伯爵們被壓入大牢,領地也被國王收回,費達取此舉穩定了統治也擴張了自己的地盤勢力。
817年8月22日,整場被後世稱為大北方保衛戰的戰爭結束了,在維京人被殲滅得差不多之後,卡努爾成功使瑞典國王上談判桌並選擇退兵,從814年開始的英格蘭防禦薩克森人的戰爭也在稍後的819年結束,再加上神羅的英加柏特皇帝東遷首都,東征巴伐利亞,這三個事件被視為9世紀初,部落日耳曼人衰弱的起始。
817年底,眼看王國和平的費達取隨著本篤教會去了一趟去羅馬的朝聖之旅,輝煌富麗的教堂使費達取目瞪口呆,他也發誓要成為一位更好的基督徒。
818年,費達取再次出兵南威爾斯,這次他終於完全佔領了葛來欣公國的土地,使得幾乎整個南威爾斯都屬於國王的直轄,為整個王國提供源源不絕的財富和兵源。
克農威爾在不列顛島西南角,820年費達取率兵進取克農威爾,起初費達取就想利用船隻來快速載運部隊,但礙於帆船數量不足只能一次運輸少量士兵,儘管如此,在敵人也想利用船偷襲圖格斯時,帆船還是提供了士兵一個在愛爾蘭島和克農威爾之間直接快速通勤的管道,使軍隊能把握戰機。這場戰鬥後,帆船的機動性被得到了證實,費達取也輕鬆拿下了克農威爾。再東邊的威塞克斯原為英格蘭最古老的公國之一,但在幾年前的王位爭奪戰中被瓦迪希亞異端佔領,如今費達取有了進兵威塞克斯的通道,於是在823年,威塞克斯也被併入了愛爾蘭的版圖之中。
隨著王國和兒子們都漸漸增長,費達取開始將一些土地分封給他的兒子們,也可以開始培養他們的統治能力,四個兒子每人都同時領有一伯爵領。然而在825年初,國王為鼓舞並訓練騎士們,在圖格斯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錦標賽,四個兒子當然也屬於參賽選手,但不幸的是三兒子在一場決鬥中去世了。即使對騎士來說,在比武的過程中去世是一種至高的榮耀,但他的爵位歸屬卻讓家族很是煩惱,最終費達取將伯爵爵位封予了他二弟的小兒子。
822年,伊比利的伍麥亞王朝成功消滅了最後一股基督教勢力,在伊比利中部的圖亞圖拉登基為帝國皇帝,並自立哈里發,先知的繼承人。其軍隊已經逼近至法蘭西南部。而東邊的拜占庭領土也漸漸被阿拔斯王朝所蠶食……
即使神羅皇帝已經和薩克森人達成共識,並將基督福音傳播至日耳曼的土地上,在824年夏和825年冬,丹麥國王和瑞典國王仍先後對英格蘭諸國和蘇格蘭國王開戰,想要為幾年前的失敗雪恥。於是第二次大北方與英格蘭保衛戰開打了。費達取應卡努爾的請求於825年6月26日再度率領全國騎士北上,是為第三次北上救援。826年1月19日,費達取遭遇到了瑞典國王所率領的主力部隊,但此時的愛爾蘭軍隊已經比以往再更加先進、有戰鬥力,因此在皮背會戰中大破瑞典軍隊,俘虜了眾多的高級將領,也殲滅許多維京入侵者。為了獲得逃難殘兵的更多情報,費達聯絡上了麥希亞公爵,並表達願意協防英格蘭的意願。
2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8ZSiQjmMR5
(太宗本紀 待續)
ns216.73.216.22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