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的軍官完成了人員確認後,運輸艦緩緩駛離基隆軍港,正式啟航。
由於戰術機體積龐大,專用的母艦無法通過長江水道,因此作戰計畫採取分流方式執行:機體與整備裝備搭乘運輸艦前往上海港,再轉由鐵路運送至內陸戰線;而戰術機衛士們則直接乘坐人員運輸艦沿長江一路航向重慶。
數日後,船隊抵達上海出海口。運載戰術機的母艦與裝備船脫隊,朝上海港駛去。人員運輸艦則繼續前進,進入長江流域。
站在甲板邊望向岸邊,衛士們得以一窺上海現況。昔日的繁華都市如今被戰爭改造為龐大的工業輸出基地。碼頭邊,數不清的難民擠在港區,懷抱著一絲希望等待登上駛往北美或澳洲的運輸船。人群中時不時爆發出因船票糾紛而起的肢體衝突。憲兵與治安隊來回巡邏,試圖維持秩序,但人力早已入不敷出,只能針對妨礙交通者予以驅離,其他則任其自生自滅。
這些難民多數來自西北或四川,許多人曾親眼目睹BETA攻勢,對於人類是否能夠抵擋異星生命的侵略早已心灰意冷,只想著逃得越遠越好。
港內停靠著數艘懸掛美國、澳洲與加拿大國旗的貨輪,正卸載著來自後方的援助物資。儘管中國在華中、華南地區仍保有一定糧食生產能力,但由於重金屬雲彈頭造成的土地與河流污染,加上大批勞動力被徵召投入前線,如今國內已無法滿足糧食與資源的基本需求,只能仰賴美洲與澳洲等地的支援。
船隊繼續沿長江上溯,途經南京、武漢三鎮與荊州等沿江城市。每一處景象皆與上海相差無幾——工業區全速運轉,夜以繼日地生產武器與彈藥,裝載至列車或軍用卡車運往前線。
然而,與此同時,人民政府也在著手工業轉移。原本位於四川與華中的工廠設備、開採出的礦藏與倉儲資源正被整批拆解、裝船,順江運往沿海地區——為必然的持久作戰預做準備。
沿岸公路上,軍用車輛與裝甲車不斷向西挺進,而成群結隊的難民則逆著車流逃離戰區。有人騎著腳踏車、有人扛著背包徒步跋涉,也有些擠進了早已超載的火車車廂。無論採取哪種方式,這些人都只求離戰火越遠越好。整個長江流域陷入一種難以言喻的混亂與悲涼。
站在甲板上原本欣賞江景的薛宇等人,面對眼前人間煉獄般的場景,心情不由得沈重起來。
他們曾在美國接受訓練,生活安穩、遠離戰火,從未真正意識到BETA戰爭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創傷。而現在,他們親眼目睹了那副現實:無家可歸的難民、超載的運輸列車、疲憊奔命的工人、滿載彈藥的卡車、以及毫無表情的士兵——這一切一切,都是現代戰爭下的眾生相。
「如果這些事發生在我們的家鄉……」朱邵喃喃說道,語氣中帶著不安與遲疑。
是啊,台灣雖遠,但絕非安全之地。沒有戰略縱深的島國若是中國戰線潰敗,被BETA登陸本島後,又能退到哪裡去?
這樣的認知,如同寒風般貫穿了所有人的心。
也正因此,他們更加明白自己肩負的任務:將BETA擋在大陸上、擋在長江以西,無論代價為何,至少——不能讓戰火燃燒到自己的家鄉。
ns216.73.216.15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