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以為,對痛苦有更強的抵抗力是一種成長與進步。3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A7Cjgb24u
成年人總喜歡用「我不再輕易哭泣」來證明自己的成熟,但——失去感受痛苦的能力,真的是成長嗎?
我們習慣將「脆弱」的反義詞視為「堅強」;直到我接觸到「反脆弱」(antifragile)這個概念,我才開始思考,或許事情不應只是單純的對立。
什麼是反脆弱?3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4VQnSXnxd
反脆弱並不是變得無堅不摧,而是:當我們面對挫折時,不只是承受它,而是從中理解它、適應它、甚至成長於它。
那為什麼這不叫「堅強」?3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9b0CRg0B3
因為「堅強」多半指能夠撐住更多的苦難——但能夠承受,不代表你已經懂得如何面對。3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vQiY5DaPW
就像一個物品,即便它再耐摔,也不代表它從摔落中變得更好。扛揍,並不等於強大。
所以我們不該對他人的痛苦無動於衷,更不該對自己的痛苦視而不見。3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aYuZ5Et3c
我們應該重視自己的感受,並尋找真正能讓自己走過挫折的方式。
從這個角度回頭看,我們的長輩們,其實也很脆弱。3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lNhlspxvA
他們面對的苦難,往往只能選擇壓抑與沉默;他們承受的是一套自己從未真正理解的價值觀,是年齡所加諸的責任與期待,還有對於變遷世界的深深困惑與不安。
或許,我們該重新學習如何「面對脆弱」,而不是一味要求自己堅強與忍耐。
ns216.73.216.15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