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封面繪圖我蠻喜歡的,簡單乾淨;這故事沒有任何標籤,簡介上除了「靈異故事」四個大字之外,只有一句讓人看了有點不安的話:「大概每十二篇中會出現一篇AI作品,其餘正常。」
這是想表達什麼意思呢……算了,直接進故事吧。
故事共有十三篇,於是我就看了十三篇,不是因為我覺得故事很好看,而是想說多看幾篇會不會比較容易進入狀況,很可惜我失敗了。
這是個模糊的故事:人物表情模糊、性格模糊、說話做事的動機模糊、情緒模糊、場景模糊、「轉場」的提示模糊、視角轉換的方式模糊、情節模糊、故事的主線是什麼也很模糊……連分段都是整大塊整大塊糊在一起的——最清晰的就是封面繪圖而已。
不會吧,難道上述這些作者都沒寫出來嗎?
當然都寫了,但作者的寫法和作者應注意而未注意的小細節,就是讓這個故事糊成一片。
我真心覺得這是很大的危機。
如果熱帶魚的寫作動機只是自娛自樂,那這篇貼文裡提到的東西其實就當我沒說,也不用再求什麼心得,畢竟寫作首先就是自己寫得高興最重要。
但如果熱帶魚的目標是自己寫得開心之外,也想讓更多人都能進入妳的故事、喜歡妳的故事,那妳要付出的用心當然份量就不一樣。
我這邊的用心不是指緞練文筆、寫作訓練、仿寫經典……而是比這些都更基礎的東西——就是打造一個「讓讀者閱讀起來更輕鬆」的環境。
包括標點符號和分段的能力。
首先這個故事裡,人物「對話框」前都不加冒號的,然後每段最後一句話如果不是警嘆號、問號或下引號結尾,作者就會直接不打句號,讓它「留白」,十三章裡幾乎回回如此。
我自認不是真正的標點符號魔人(相信我,我看過講究到讓人叫救命的),但熱帶魚這種操作真的讓我看到腦袋發脹,簡直無法聚焦在故事本身……這是我第一次讀到一個故事,腦袋裡冒出的疑惑不是「接下來劇情到底怎麼發展」,而是「作者的電腦鍵盤是不是冒號鍵和句號鍵都壞掉了」?
跟冒號鍵、句號鍵一起壞掉的還有ENTER鍵。
作者的分段手法是「幾乎不分段」,甚至在一段裡經常同時塞入兩人以上的動作加對話,這些全部擠成一團,讀起來非常混亂,但作者還是完全沒有要分段的意思。
每章都是重災區,明明每一回故事閱讀時間都只約三到六分鐘而已,但大段落出現的比例高到嚇人,第二章開頭第一段在「電腦版PNN」上足足有十一行這麼大段,放在手機用戶的螢幕上看,災情會有多慘重,這我想都不敢想……各章節裡大段落九行的、七行的俯拾即是,餘不一一。
我們是網路小說作者,載體是網路,不是書本——所以為什麼要考驗讀者的視力?為什麼不對讀者的眼睛友善點?
何況所有文字都擠在一起不分段,造成的效果就是讀者一邊讀一邊還要自己在腦內「替作者分段」,這就讓讀者根本無法全心投入故事——因為他很忙,他正在替作者做「作者應該自己完成的工作」。
這就是我說的「打造一個讓讀者閱讀起來更輕鬆的環境」的真正意思。
標點、分段……這些基礎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其實真的很重要,讀者是有選擇權的,多數讀者都不會勉強自己留在一個基本閱讀環境不舒服的故事裡受苦,而這些小細節,作者要自覺重視並修正,因為這也是留客的「眉角」。
等解決了基本問題,接下來才進入到講究文筆的部分,現階段不要想太多一步登天的作法或寫作,一樣從基礎功練起吧,我認為熱帶魚現在要追求的不是把故事說得「多精采」,而該先練習把故事「說清楚」。
等真的能讓讀者透過妳敘述,腦袋裡長得出故事畫面的時候,再來思考「如何讓這些畫面更深刻」。
這部分法門就多了,一時也難以盡述,我會建議直接偷師其他作者的技巧——「用眼睛偷」。
這邊根據妳故事的屬性(應該是恐怖故事沒錯吧),推薦兩位作者:凝雨會長和凶讀的作品。雖然兩位的故事內容都很一言難盡,但他們的敘述手法都是非常有畫面感的,會長很擅長描寫細膩的人物內心還有很厲害的淫虐畫面……咳;凶讀的文字俐落精準,能用很儉省的筆墨營造出加倍的畫面感。對了,學他們的技巧就好,不要和他們聊太多,免得不小心就被拉進變態的世界裡……我是沒救了但妳還來得及逃走。
最後關於AI的部分……我不想過多延伸,但良心建議:不要過度信任AI,尤其是GPT這個馬屁大師兼寫作笨手,相信的人就會完蛋。只有努力緞練出長在自己身上的能力,才是最實在的。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
ns18.189.43.1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