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官員現身
武軾喘著氣,抬頭望向來人——那是一位身穿深藍官服的男子,腰間懸掛一枚銅印,顯然是朝廷命官。他神情嚴肅,雙目如鷹,身後數名護衛持刀而立,氣勢逼人。
武軾心中一沉:「今夜真是禍不單行,本想躲避賈正仁與伽采金,卻又撞上官差……莫非時運不濟?」
那官員冷冷打量武軾,沉聲道:「此地乃京城要道,汝為何倉皇奔走?所逃何事?」
武軾深知此刻若過於慌亂,必會引起更大懷疑,遂定了定神,作揖施禮,微笑道:「大人誤會了,在下方才於市集中飲酒,偶然遇見兩名歹人欲行劫財,故急忙逃離,並無他意。」
那官員微微眯起眼睛,顯然不太相信,正欲再問,忽然間,身後一人匆匆趕來,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官員神色微變,目光不再如先前那般銳利,反倒多了幾分審視與思索。他沉吟片刻,然後轉向武軾,語氣稍緩:「汝衣著怪異,並非京城百姓。若非江湖遊客,便是另有來歷。此事不宜久留街頭,隨本官回府細談。」
話音剛落,身後護衛已上前一步,擺出準備押解的姿態。
武軾心中暗罵:「倒霉!這下真的脫不了身了!」但眼下情勢不利,若強行抗拒,恐會被當場扣押,於是只得強作鎮定,拱手道:「大人既有吩咐,在下自當遵命。」
二、意外的盟友
武軾隨官員來到一座頗具規模的府邸,門口懸掛「布政司都事」的匾額。他心中一動:「此人竟是布政司都事?難怪氣度不凡!」
布政司掌管地方行政、財政與民生,地位頗高,而「都事」則是其下的重要官員,負責處理各種公務,地位雖不如巡撫,但在地方上頗具權勢。若能與此人結交,或許能為自己尋得一條退路。
進入府邸後,官員命人奉茶,然後坐於主位,審視著武軾,緩緩道:「在下李軒,乃布政司都事。方才手下來報,言你於市集奔逃,疑與某案有關。如今細看,卻覺你非尋常之人。可否將來歷詳細道來?」
武軾心中暗忖:「這李軒雖嚴厲,卻並非無理之人,若能借機博取他的信任,或許能將伽采金與賈正仁的陰謀告知於他,讓他出手制止。」
思索片刻,他決定略施巧計,於是故作無奈地嘆了口氣,道:「李大人明鑑,在下確實非京城之人,而是一名四方遊歷的江湖客。今夜於酒肆飲酒,偶然聽聞兩名可疑之人低聲密謀,言語中竟提及欲用燒酒為引,對朝廷不利。在下雖非官府中人,卻也知此事非同小可,故欲先行離開,再作打算,誰知那二人察覺後,竟遣人追殺,在下情急之下,方才倉皇奔逃。」
李軒聞言,眉頭微皺:「燒酒之事?」
武軾見他神色有變,心知此事果然牽涉甚廣,遂試探道:「不知大人是否知曉此事?」
李軒端起茶盞,吹了吹茶面上的熱氣,緩緩道:「燒酒之事,本官確有耳聞。乾隆登基以來,曾下令嚴禁私造燒酒,然則暗地裡仍有不少酒坊私自釀造,甚至有富商趁機囤積穀糧,牟取暴利。若此事果真涉及朝廷安危,那便非同小可。」
他放下茶盞,目光銳利地望向武軾:「你可知那二人是何來歷?」
武軾心中一喜,知李軒已對此事起了警覺,遂低聲道:「其中一人乃外國使節,名曰伽采金,自稱精通酒道,實則圖謀不軌;另一人則是一名道士,名曰賈正仁,與伽采金狼狽為奸,意圖利用燒酒毒害朝廷。」
5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RSUKuYDvT
李軒聞言,神色驟變:「竟有此事?!」
5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YspB8ECp5
他沉思片刻,旋即起身,對身旁護衛道:「即刻傳令,徹查京中所有燒酒坊,尤其關注可疑人物。」轉頭看向武軾:「此事關乎國運,你既然知曉內情,便隨本官一同調查。」
武軾暗暗鬆了口氣,知此刻與李軒聯手,方能應對伽、賈二人的陰謀,遂拱手道:「在下願助大人一臂之力!」
三、暗夜行動
當夜,李軒命人調查京城各大燒酒坊。武軾與李軒一同微服出巡,來到城南一處隱秘酒坊。
此處燈火通明,蒸氣騰騰,數十名工匠正在忙碌,酒香四溢。然而,李軒卻發現一處角落堆滿了不明藥粉,顯然並非尋常釀酒之物。
「此物……莫非便是毒藥?」李軒低聲道。
武軾心中一緊,正欲細看,忽然聽見門外傳來一陣低語——
「明日之後,燒酒將如計畫般流入宮中,屆時……嘿嘿,便是大清動亂之時!」
5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UgbONnZK4
這聲音,正是賈正仁!
5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GIVf1GSGz
武軾與李軒對視一眼,皆知事態緊急,若不立刻行動,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李軒低聲道:「此事已無疑問,明日一早,立即上報乾隆!」
武軾卻皺眉道:「怕只怕……賈正仁與伽采金已有後手,若我們不及時阻止,恐怕明日之前,毒酒便已運往宮中!」
李軒沉思片刻,眼神一凜:「你之言有理!今夜便行動,務必將此二人擒拿!」
武軾點頭,緊握拳頭:「好!便讓我們來個夜襲酒坊,徹底終結這場陰謀!」
ns3.133.147.16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