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密室,彷彿成了一個被時光遺忘的角落。
外面世界的紛擾和戰火,似乎被厚重的岩層和宮牆徹底隔絕。載湉一行五人,就在這由“前輩”遺留的、充滿未解之謎的庇護所裡,開始了一段奇特的、既充滿希望又無比艱難的蟄伏歲月。
時間的流逝變得模糊。載湉憑藉著生物鐘和那盞被嚴格控制使用時間的“電燈”,大致估算着日夜交替。一個以學習、研究和生存為核心的、緊張而有序的“地下作息”被建立起來。
白天,當“電燈”亮起,石室便成了載湉的“御書房”兼“實驗室”。他幾乎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那些浩瀚的《永樂大典》殘卷和充滿未來科技感的圖紙之中。他的學習能力驚人,往往能觸類旁通,將古老的東方智慧與超越時代的科技原理相互印證。
他從《大典》的農桑篇裡,找到了關於間作套種、改良土壤的記載,思考着如何應用於未來恢復生產;從醫藥篇裡,學習辨識草藥,並結合自己有限的現代醫學常識,指導翠兒更有效地照料王德福的傷勢;從營造篇裡,他甚至找到了關於通風、排水、乃至於利用槓桿滑輪修建大型工事的精妙設計,讓他對古代工匠的智慧讚歎不已。
而那些技術圖紙,更是他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反覆摸索和王德福、小石頭的協助下,他們對那台手搖發電機的理解日益加深。載湉更是受到制墨工藝的啟發,經過多次失敗,竟然真的用碳化的竹絲,成功製作出了比銅絲更亮、更穩定的燈絲!雖然依舊需要有人在一旁辛苦地搖動搖把,但這盞由他們親手“點亮”的、光芒更盛的碳絲燈,無疑是巨大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所有人的士氣,也為他們的研究提供了更可靠的移動光源。
他還開始小心翼翼地研究那些分解開來的槍械零件。他讓王德福仔細地將每一個部件都擦拭乾淨、塗上油脂(用找到的燈油替代)防止鏽蝕。他自己則對照着零件(圖紙似乎不全,沒有找到完整的槍械圖),嘗試理解其構造原理——轉輪的供彈、槍機的閉鎖、膛線的作用……這些知識讓他着迷,也讓他對那位留下這一切的“前輩”更加好奇。他甚至嘗試着指導王德福(他畢竟摸過清軍的舊式火槍),對一些簡單的部件進行模擬組裝,雖然離真正能擊發還差得很遠,但也算是在積累經驗。
學習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德文日記如同天書,進展甚微;圖紙上的許多精密要求,以他們現有的工具和材料根本無法達到;《大典》的內容浩瀚無邊,許多記載也因年代久遠或記錄者的局限而語焉不詳。載湉時常感到挫敗,但他從未放棄。他知道,這些知識,是他未來改變一切的最大依仗。
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的潛能似乎都被激發了出來。
王德福傷勢痊癒後,不僅是忠誠的護衛和發電機的“主力能源”,更在載湉的指導下,對那些機械零件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一定的理解能力。
梁安成了稱職的“圖書管理員”和“顧問”,他不僅整理古卷,還時常能根據載湉研究的內容,回憶起一些相關的宮廷舊聞或民間傳說,偶爾能提供意想不到的思路。
小石頭更是如同海綿吸水般成長着。他不僅認字飛快,對載湉講解的那些“奇技淫巧”更是充滿了熱情,動手能力也越來越強,成了載湉進行各種小型實驗(如改進燈絲、測試零件)時最得力的助手。
翠兒也漸漸融入了這個小團體。她依舊沉默寡言,但做事麻利,將他們的飲食起居(雖然極其簡陋)打理得井井有條,還主動承擔了清洗(用有限的水)、縫補等工作,儼然成了這個“家”的後勤總管。她看向載湉的眼神,也從最初的恐懼,變成了全然的信賴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崇拜。
當然,挑戰依然嚴峻。食物在嚴格的配給下,也日漸稀少。那“古董”乾糧的味道更是讓人難以下嚥。為了補充給養和確認外界情況,王德福在傷癒後,又冒險進行過兩次地井取水,順便再次探查了上方的庫房和通道。
然而,第二次探查回來後,王德福帶回了一個壞消息。
“皇上,”他臉色凝重地稟報,“奴才上去看了,那條…通往咱們最早那個庫房的通道…塌了!”
“塌了?”載湉一驚。
“是!就在靠近庫房的那一段,不知是不是被外面的炮火震的,塌了個嚴嚴實實,把路徹底堵死了!”王德福道,“奴才試了試,憑我們手裡的工具,根本清理不開。”
這個消息讓眾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雖然那個庫房本就不算安全,但那畢竟是他們目前所知的、唯一能返回地面的通道!現在這條路被堵死,豈不是意味着…他們被徹底困死在這地底下了?!
唯一的希望,似乎只剩下……那條通往地下洞穴的通道?以及那扇依舊緊閉的、位於地下洞穴通道側壁上的神秘古門?還有就是…這個內層密室本身,是否還隱藏着他們尚未發現的出口?
剛剛因為技術突破而燃起的希望,似乎又被這殘酷的現實澆上了一盆冷水。
載湉沉默了片刻,眼中卻沒有絲毫的氣餒。
“堵死了,未必是壞事。”他緩緩開口,聲音異常冷靜,“這至少說明,上面的人,輕易也下不來了。我們這裡,反而更安全了些。”
他站起身,走到石桌旁,拿起那盞凝聚了他們心血的、依靠手搖才能發光的碳絲燈。
“既然歸路已斷,那我們就只能…向前看了!”他的目光掃過那些圖紙、零件、古卷,以及那個神秘的羅盤和黑盒子,“這裡一定還有其他的出路!那位‘前輩’既然能進來,能留下這麼多東西,他絕不可能沒給自己留後路!”
“從明天起,”他看向眾人,語氣堅定,“我們一方面繼續學習和研究,另一方面,要更加仔細地探索這個密室,以及…那條通往地下的通道!尤其是那扇打不開的古門!”
被困地底,希望看似渺茫,但載湉的眼中,卻燃燒着比任何時候都要旺盛的鬥志。
他相信,生機,往往就藏在最深的絕望之中。
ns160.79.109.25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