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盞以古法碳化竹絲製成的、依靠手搖發電機驅動的“碳絲燈”,雖然光線不算特別明亮,且需要有人在一旁持續不斷地搖動搖把,但它所帶來的意義卻是革命性的。
他們終於擁有了一種可以自主控制的、相對持久的、並且是“便攜”的光源!
這極大地緩解了眾人對頭頂那神秘“天燈”能源耗盡的憂慮,也為他們接下來的行動提供了更多可能。
“皇上,趁着這新燈能亮,奴才再去探探那條路?”王德福看着那盞正在發光的碳絲燈,有些躍躍欲試。他指的是那條通往神秘木門的、向下的舊通道。
載湉沉吟了一下,搖了搖頭:“不急。外面的情況未明,我們的水和食物也只夠勉強維持。當務之急,是先弄清楚我們現在擁有的東西,尤其是…這個。”
他的目光,落在了石桌上那個神秘的黑色金屬小盒子上。
既然有了更穩定的光源(雖然需要手搖),或許可以再次嘗試打開這個與羅盤息息相關的盒子。裡面很可能藏着關於那位“前輩”穿越者,或者關於這個秘密基地的關鍵線索!
眾人再次圍攏過來。載湉先是拿起那個黃銅羅盤,仔細觀察它在靠近金屬盒子時的反應。指針依舊會劇烈旋轉,毫無規律,似乎受到了強烈的干擾。他嘗試着將羅盤放置在盒子的不同位置、不同角度,但除了指針的狂亂舞動外,並沒有觸發任何機關。
“看來,羅盤是指示器,或者說是感應器,但並非鑰匙。”載湉做出判斷。
他又拿起盒子,仔細觀察那個精巧的卡扣。在充足的光線下,他發現卡扣的結構比之前看到的更加複雜,似乎有多個細小的部件相互咬合。他試着用找到的鑿子尖端去撥弄,但縫隙太小,根本無法着力。
“皇上,讓奴才試試這個?”王德福忽然想起什麼,從之前那個裝滿金屬零件的箱子裡,翻找出了一件東西。
載湉接過一看,眼睛一亮!那是一件造型奇特的、極其小巧的金屬工具,一端扁平如薄刃,另一端則帶有幾個細小的鉤爪和凸起,看起來…非常像是某種…精密儀器的操作工具?或者是…鎖匠用的特殊工具?
這工具,會不會就是打開這個盒子的關鍵?
他懷着一絲期待,將那工具扁平的一端,小心翼翼地插入卡扣的縫隙中。不大不小,竟然正好能插進去!
他心中一喜,嘗試着輕輕轉動、撬撥……
只聽“咔”的一聲極其輕微的脆響!那原本嚴絲合縫的卡扣,竟然應聲鬆動了!
有門!
載湉心中狂喜,連忙放下工具,用手指小心地按下了鬆動的卡扣。
“啪嗒。”盒子發出一聲輕響,蓋子向上彈開了一條縫隙!
真的打開了!
所有人的呼吸都為之一滯,目光灼灼地盯着那個開啟了一線希望的盒子。
載湉深吸一口氣,小心翼翼地掀開了盒蓋。
盒子內部被分成了幾個小格子,裡面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東西,卻同樣讓載湉震驚不已。
最大的一個格子里,靜靜地躺着一本……皮質封面的、約莫巴掌大小的……筆記本!封皮已經有些磨損,呈現出一種深褐色,上面沒有任何文字。
而在筆記本旁邊的幾個小格子里,則放着幾件閃爍着金屬光澤的小巧工具,有細長的鑷子、帶放大鏡的觀察鏡、還有幾根粗細不一的金屬探針,做工之精巧,遠超這個時代!
此外,還有一個用玻璃密封的小瓶子,裡面裝着半瓶透明的、不知名的粘稠液體。
載湉的心臟劇烈地跳動起來!他幾乎可以肯定,那本筆記本,就是那位“前輩”穿越者留下的…日誌或者研究記錄!裡面必然記載着關於他/她的身份、來歷、目的,以及建造這個密室、研究這些技術的所有秘密!
他顫抖着手,拿起了那本皮質筆記本。入手感覺有些沉重,紙張似乎也非同一般。他迫不及待地翻開了封面。
扉頁上,沒有標題,只有一行用鵝毛筆(或者是類似的硬筆)書寫的、流暢而略帶潦草的外文!
載湉的瞳孔猛地收縮!這種文字他認得!雖然他前世主修歷史,但對歐洲語言也有所涉獵!這分明是……德文!而且看字跡和語法結構,似乎是比較古老的德語用法!
而在那行德文下面,還用同樣的筆跡,寫下了一個清晰的阿拉伯數字年份和簽名:
“Anno Domini 1861,G. von Richter”
1861年!格里戈爾·馮·里希特?
這個發現,再次印證了羅盤上的年份!那位前輩,果然是在1861年左右就來到了這裡!而且,他很可能是一位…德國人?!從這個名字和那些精密圖紙、化學藥品來看,他極有可能是一位來自19世紀中後期的德國工程師、科學家或者…發明家?!
載湉的心潮起伏,難以平靜!一位比他早來了近四十年的“同鄉”(廣義上的),一位可能掌握着第二次工業革命初期關鍵技術的先行者!他在這個時代留下了怎樣的足跡?又為何最終只留下這個塵封的密室?
他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後面的內容,但隨即又被密密麻麻、如同天書般的德文字母擋住了去路。他能認出是德文,但具體內容,以他目前的能力,根本無法解讀!
“天意弄人啊!”載湉心中苦笑。最大的秘密就在眼前,卻如同隔着一層無法捅破的窗戶紙!
他將筆記本小心翼翼地合上,又仔細檢查了盒子裡的其他物品。那些精密工具,顯然是與組裝或修理那些機械零件配套的。而那瓶神秘的透明液體,他不敢輕易打開,只能暫時擱置。
雖然無法立刻解讀日記,但這個盒子的發現,依然是巨大的收穫。它不僅提供了更直接的線索,證實了“前輩”的存在和大致身份,還給了他們一批或許能用上的精密工具。
“皇上,這…這是洋文吧?”王德福看著那本筆記本,好奇地問。他也看出了上面的文字與漢字截然不同。
“嗯。”載湉點點頭,將盒子收好,“是那位留下這些機關的前輩的遺物。裡面記載的東西,或許…對我們至關重要。只是…需要時間來慢慢解讀。”
他沒有再多說。現在,他們有了更明確的目標。
除了繼續研究那些圖紙和《永樂大典》,想辦法提升生存能力之外,又多了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想辦法…翻譯這本德文日記!
這在目前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載湉的眼中,卻燃燒着熊熊的鬥志。
他看向石桌上,那盞依靠他們親手組裝的發電機、發出穩定黃光的碳絲燈,又看了看旁邊那些充滿了未來科技感的圖紙和零件,以及那本記載着古老東方智慧的《永樂大典》殘卷。
過去,現在,未來;東方,西方……
無數的線索和可能,似乎都在這個小小的密室中交匯。
他深吸一口氣,對王德福和梁安道:“我們的時間不多,外面的世界也絕不會一直這樣混亂下去。從今天起,我們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學習、研究、嘗試!德福養傷,梁公公整理古籍,小石頭隨朕學習圖紙和文字,翠兒負責後勤。我們要盡快掌握這裡的知識和技術,然後…找到出去的路!”
他的聲音不大,卻充滿了力量和決心。
密室內的眾人,看着燈光下皇帝那雖然年輕、卻異常堅定的面龐,心中也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力量。
或許,他們真的能活着走出這裡。
或許,這位年輕的帝王,真的能依靠這些超越時代的遺產,去創造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ns160.79.111.16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