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vyK2SN7XVu
有容:「行事要量力而為,否則沒有好結果」1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ZgbXzJaVH
修端:「要踏出舒適圈,才可以突破能力的界限。」
這兩句其實都是對的,重點在於這個人——試錯成本多不多。
1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GCNuvpiOb
※
1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n04MQokfb
如果你是個富家子弟,隨隨便便浪費幾十萬也不會被罵,那就盡量踏出舒適圈吧。
我有一位大學朋友,家裡真的有礦,長假動不動就去國外玩,如今也在國外讀研究所,幫學歷鍍金,這個就真的是完完全全可以放手一搏的類型。
能力不夠,金錢來湊。就算在外面讀得很爛也沒關係,起碼學過,或者就找人來補,哪怕花大錢之後還是失敗也沒關係,他說過他爸媽都不會說什麼,畢竟也不是學壞的,惹得眾人無比羨慕。
相比而言,像我們這群普通人,多半只能是量力而為的類型,我們無可奈何,不然只能祈禱哪天中樂透,或是路上剛好救了哪個富豪,被當乾兒女。
綁在身上的限制太多,十萬要一次拿出來都有難度,甚至搞不好只是其中一萬打水漂,後面就有家人在追著你打,罵你浪費錢,錢白賺了,連你自己可能都會陷入內耗風波中。
雖然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踏出舒適圈的空間,但那也吃運氣,假如你家境不太好,在賭之前,就會先被現實壓著下賭桌……
不過,求學時期,多少還是有一點可以踏出去的空間,雖然依舊不能跟那群富二代一樣,錢大把大把砸,時間大把大把用,不過也算是能夠創造奇蹟的籌碼了。
總歸,要闖出去,基本上才有機會發生奇蹟,或許能一飛沖天成為人上人,這就是給那群闖出舒適圈的人的獎勵,雖說也有許多人闖出去後,被世界給吞噬。
儘管不是說量力而為就一定沒有奇蹟,只是機率比起拚出去來說太低了,何況拼出去的機率也沒有多高,都是信賴區間的兩個端點,失敗那個端點的機率還佔多。
所以,以我個人的想法來說,假如你背靠大樹,盡量去衝,假如沒本錢,那就量力而為,但求學時期可以試著去拚一下,例如大學、研究所時期。
終歸那個時候,家裡應該還會給予金援,除非家裡太窮得半工半讀,可以拿這個當跳板去試著往上跳,跳到就當成賺,跳不到也能急流勇退,總之就看當時的情況去決定下一步該如何去走。
至於已經過了求學時期的人呢,就是只能在確保經濟條件的情況下再去努力,至少要先確保自己能活下去,年紀越大越有相應的責任要承擔,處理好再往前衝吧。
因此,我對於是要衝出舒適圈,還是量力而為呢,建議參考當事人的條件為準。1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F1qbjP3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