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喬正一
大家每天用的 ChatGPT,是怎麼來的?背後靠誰撐場?很多人以為 GPT 只是個會聊天的AI機器人,但事實上,它的誕生,背後牽涉到四家超級科技巨頭的緊密合作,分別是:OpenAI、微軟、輝達(NVIDIA)與台積電(TSMC)。這四者關係緊密到可以說是「倘若少了任何一家,就不可能有現在的 GPT」。
一、OpenAI=把 GPT 生出來的 AI 實驗室
OpenAI 是 ChatGPT 的創造者及開發者。這家公司成立之初原本是一間非營利組織,是由一群想讓 AI 為人類服務的極客組成。可後來因為訓練大型模型就一定要燒錢,於是乎便轉型為「有限營利」的架構。他們設計 GPT 模型、收集資料、訓練語言能力、調整邏輯邊界,說白了,他們就是把 AI 的大腦設計出來的爸媽。
二、微軟=金主乾爹+硬體支援者+整合商店
但光靠OpenAI自己可能嗎?答案是,當然不可能。GPT 模型的訓練,動輒要花上數億、甚至數十億美元的花費。在這個關鍵時刻微軟便出手了,對OpenAI投資超過 100 億美元,於是乎,微軟成為最大股東之一,還幫 OpenAI 租用全世界最大的雲端伺服器 Azure。換句話說,微軟不只出錢、出雲端資源,還把 GPT 整合進自己的 Office、Bing 搜尋等產品,大力推向全球商業市場。
三、輝達(NVIDIA)=給 AI 大腦提供「肌肉」或「養分」的晶片巨頭
你以為GPT是用電腦跑的?哦~不!!它可是用超高效能的GPU超級運算晶片跑出來的。這些晶片可不是一般電腦的普通配備,而是像 H100、A100 這種AI專用的晶片,幾十萬一片,而且一台伺服器就得裝上至少上千顆晶片才夠力。而輝達正是全世界唯一能穩定供應這種 AI 專用晶片的廠商。所以 GPT 模型之所以能跑起來,全是因為靠輝達給了它力量。倘若沒有GPU,這就像 GPT 只有大腦沒有身體,沒啥用,根本動不了。
四、台積電=真正把 AI 晶片「做出來」的幕後英雄
(一)但我們要搞清楚一個概念,輝達只設計晶片,卻並不製造晶片。那這些動輒上百億個電晶體、需要 5 奈米甚至 3 奈米製程的高階 GPU,實際上是誰做出來的? 答案就是台灣的台積電(TSMC)。
(二)台積電是目前全球唯一能穩定大量生產這類高效能晶片的製造商。換句話說,倘若沒有台積電的產能與技術,輝達的晶片就只是紙上談兵的東西,GPT 就根本跑不起來。
(三)這也就意味著:台積電在 GPT 的生命線中,扮演著「能讓身體的肌肉真正長出來」的關鍵角色。如果哪一天台海出事了,導致台積電停工,那麼整個 AI 世界都會瞬間斷電。
五、總整理:
以上,四方科技大巨頭形成了一條緊密相連的關鍵鏈:OpenAI的一個想法+微軟提供及時雨的錢與工廠+輝達提供肌肉與養分+台積電是製造養分的店家= 誕生了GPT
我們再用種子長成大果樹的例子來當譬喻:
如果我們把GPT看成是一株碩大能遮蔭的大果樹,樹上結出纍纍的果實,那麼,OpenAI就是果樹當初的「種子」;→種子需要肥沃的土壤才能生長,而「微軟」則是提供土壤的地主;→種子生長的過程中還需要「肥料養分」的重要條件,輝達則是提供「肥料養分」的花店或農夫;→可是輝達自己無法製造「肥料養分」,而台積電則是提供輝達製造「肥料養分」的供應商店家。
OpenAI「種子」+「微軟」提供土壤+輝達提供「肥料養分」的花店或農夫+台積電提供輝達製造「肥料養分」=GPT
我們做一個整理小筆記如下:
- OpenAI:提出想法、設計模型(大腦)
- 微軟:出錢、出雲端、幫OpenAI找「好房子」、「好工廠」
- 輝達:提供晶片設計、讓它有「跑步的身體」
- 台積電:真正「製造晶片」,讓整個 AI 引擎跑起來
這四者緊密合作,就成就了我們每天在用的 ChatGPT。這就是 AI 時代最關鍵的全球供應鏈聯盟。
六、結語:
GPT 固然很聰明,但它並非無中生有,它脫離不了「因」+「緣」=「果」的緣起緣滅法則,它是OpenAI這個「因」,加上資本、技術、設計與製造四方合作的「緣」所產生出來的「果」。了解以上四者之間因緣果報的關係,才能真正懂 AI 為什麼能跑得這麼快,也才能真正明白何以台灣的晶圓工廠是GPT 的重要命脈。
1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v8cw9R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