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壓力,真的一代比一代大嗎?(字海注意)
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w5TfmX852
網上常見唔少人話,香港嘅學生、小朋友,一代比一代痛苦同大壓力,尤其小學全面全日制同 TSA/BCA 操練下,上堂時間大增。以前小學半日制、冇 TSA/BCA ,就係天堂咁嘅美好童年。
亦有人認為,相比以前,而家做學生已經好幸福,我哋以前點樣點樣更辛苦更大壓力。
相比以前,而家嘅學生、小朋友,壓力係大咗、定係細咗?
呢個問題冇得答,畢竟冇人嘅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可以跨越幾十年,去親身體驗同比較,只可以根據有限嘅數據同個人觀察去比較,個人粗略觀察所得(「以前」主要指80至90年代):
--------------------------
1. 小學操練
以前:要操練學能測驗(注意,唔係學「科」測驗,呢兩者常見混淆)(1978-1999),再久遠就中學入學試(1962-1977)、小學會考(1949-1961),全部會影響中學讀邊間、甚至有冇得讀,半個世紀亦係一代又一代默默挨波,唔見鬧出大風過。
而家:要操練 TSA/BCA ,傳媒已經 N 次指出, TSA/BCA 成績只供教育局內部參考,唔影響學生前途,反而搞到大叫救命、鬼哭神號,點解呢?
--------------------------
2.小學默書
以前:全世界一樣,一星期兩默,中英各一。
而家:一星期兩默似乎係少數(甚至可能無),常見係一星期一默、一個月兩默、又或一學年18默左右(一年18默好似好多?如果一星期兩默,兩個零月已18默)。
所以唔好對小學半日制有太美好幻想,掛名多咗嘅課餘時間,往往係畀溫習默書佔據。仲有星期六長短週呢個半日制代價。小五全年同小六上學期,仲有加操學能測驗。
半日制最大亦可能係唯一好處,就係午餐可以喺屋企享用媽媽嘅廚藝,唔使挨監獄式飯盒。
幻想80年代係天堂盛世、小學半日制、冇 TSA/BCA ,就係天堂咁嘅美好童年嘅師兄師姐,強烈建議睇睇以下影片。
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5NP8wLyLY
鏗鏘集1986:不快樂的小學生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H0YU9qPtrR
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hP0khrlWId
--------------------------
3.中學關卡
以前:三鑊:中三淘汰、中五會考、中七 A-Level 。
大多數日校中學,中三有6班(甚至更多),中四只有4班,完咗中三,會淘汰最少1/3人。
中五會考放榜後,升中六嘅玩法,絕對 Amazing :全港性大洗牌,可能要搶的士撲中六位、新聞連續幾日提住「中六收生程序進入第 X 階段,剩餘中六學額幾多⋯⋯」,只有約30%會考生可升中六。
就算升到中六,都唔好以為一勞永逸、過咗海就係神仙,只有短短一年多D時間,就嚟鼎鼎大名、全球數一數二地獄級難度嘅 A-Level。
仲有,某D大學,例如中大,相當睇重會考,如果會考某D科目失手,就算如有神助,喺 A-Level 表現突出,亦可能無法彌補,註定同呢D大學無緣。
而家:簡簡單單一鑊 DSE 一炮過,再冇中三淘汰、再冇搶的士撲學校嘅荒謬畸形現象、再冇投考大學要睇兩個公開試成績、再冇全球數一數二地獄級難度嘅 A-Level 。
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o6Rr8trrR
--------------------------
4. 公開試競爭
以前:會考,最少103,047人(1978年),最多172,321萬人(1983年)(唔計只供重讀嘅2011年終極會考)(1977年及之前數據從缺)。
留意,如前述,以往普遍存在中三淘汰,如果冇呢關,會考肯定仲多人。亦因為呢關,令到成績最差嘅最少1/3人中三止步,冇得參加會考將條curve 拉低,變相增加會考難度。
而家: DSE ,最少47,891人(2022年),最多81,355人(2013年)。
然後,而家讀書競爭,大過以前? ? ?
資料來源:考評局官網,1978至2022年嘅數據,見底部。
--------------------------
5.公開試「死亡之科」中文科
以前:會考,一年半時間,讀26篇範文,平均一年讀17.33篇,有鼎鼎大名嘅怪獸文章《聽陳蕾士嘅琴箏》,又係多年都唔見鬧出大風波。
而家: DSE ,兩年半時間,讀12篇範文,平均一年讀4.8篇,未聞有類似《聽陳蕾士嘅琴箏》嘅怪獸文章,反而出現咁多爭議指係「死亡之科」,問題係乜呢?
--------------------------
6.假期
以前有,而家冇:英女王壽辰、孫中山壽辰、英聯邦日,注意後兩者唔係公眾假期,係咪放假視乎個別校政,但如撞到星期六日,冇補假(或許極個別學校有)。
8月暑假當中,有兩日公眾假期「重光紀念日」,形同虛設,年年必蝕,搵笨。冇暴雨警告制度,除非8號波或以上,否則水浸都冇停課呢件事。而且以前秋颱好罕見,8號波幾乎暑假限定,即係又係形同虛設。
而家有,以前冇:教師發展日 + 學校自主假期(3至6日,視乎校政,教師發展日已知1999/2000學年先開始有)、5月1號、佛誕、7月1號、10月1號、隔年有嘅選舉翌日假。再冇同暑假重疊嘅搵笨公眾假期。
好彩嘅話,仲有紅黑雨假。仲有近年秋颱增加,9、10月風假機會增加。例如2023年9、10月,就多達4次風雨假(以前?4年亦未必有1次)。
以前定而家假期多?好明顯啦!
--------------------------
7.家教
以前:家家戶戶(尤其公屋)打仔女打到開巷,冇人認為有問題,視作正常家教。畀老豆老母藤條無雙亂舞(藤條已經算低武力),再成手成腳藤條痕,返學畀人睇到、被恥笑(變相雙重懲罰),係家常便飯、甚至係必經過程。
而家:新世代分分鐘唔知藤條為何物,打一下手板一條藤條痕,已經又報警又報社署,最大懲罰,可能係冇Smartphone冇iPad 玩。
--------------------------
8.師權
以前:教畜大撚晒,師權龐大,絕對權威,冇正式投訴機制,莫講學生冇聲出(除非黑底),連家長都忌佢哋幾分(除非係學校高層或大捐款人,或係咩達官貴人)。有本《 YES!》雜誌破天荒,設校園投訴專欄,畀學生一個匿名批評教畜、學校嘅宣洩空間,已經引起唔少哄動爭議,畀教育界視為洪水猛獸。
而家:老師要待學生如朋友,就算鬧學生鬧得大聲D,都可能被學生/家長投訴,學生當面鬧返老師轉頭係正常事。家長更唔使講,係老細中嘅老細。
--------------------------
9.中學體育衫校規
以前:中學唔准喺街着體育衫,要帶體育衫返學校,體育堂/運動類課外活動前後換衫。其實相當無謂繁瑣,百害無一利: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chHUs4wBy
- 增加重量負擔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uTKfABHN13
- 浪費時間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47PESDbgt2
- 增加洗衫家務同水電消耗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QiBduvWwKG
- 最重要:更衣過程往往係一大欺凌、甚至性騷擾熱點。
現時:街上成日見著住體育衫嘅中學生,可見呢個無謂規定已經放寬甚至已廢除,化繁瑣為簡單,免去以上換衫嘅問題。
--------------------------
10.冷氣
以前:返學涼冷氣,係天荒夜譚。最多只有電腦堂限定。
而家:埋怨學校冷氣太凍,3x度仲著冷衫。偶然一日「冇冷氣日」,係大新聞(當然隨住氣候變化,呢點好難直接比較)。
--------------------------
11. SEN
以前:冇呢個概念,除非嚴重極端到要讀特殊學校,否則只會被當係懶/蠢/曳/唔聽話/冇心機/攪事,打完鬧完先講,或者打完鬧完都冇得講。
而家:有特別照顧,例如考試加時、專屬獎學金。
--------------------------
12.獎學金
以前:門檻極高,神台級學霸專利。對絕大多數學生嚟講,完全係好似另一個次元另一平行宇宙咁遙遠。
而家:「親民」得多,隨時中下成績都有份。因為生育率低,越低 Band嘅學校,越大可能因為生源不足而殺校,所以越要靠銀彈、送禮拉客保命。
真人真事:我見 Facebook有人出post話,佢讀小六嘅00後仔女,獲得獎學金,個post有一張支票相,支票印有校名,但其他資料佢幾乎全部遮晒,亦冇提及獎項名稱、金額、獲獎原因。同年,呢位獎學金得主,升上一間介乎Band 2C至Band 3A 嘅中學,可見佢嘅學業成績,好可能係中等至中下 ----- 咁都有獎學金?可見而家嘅獎學金,門檻係幾咁「親民」。
--------------------------
13.大學學費
以前:1997至2009年,香港個人入息中位數每月 $10,000左右,基層工種月薪 $5,000至8,000左右,大學學費每年 $42,100。讀3年,要12.63個月入息中位數。
而家:2010年至今,香港個人入息中位數年年增加,至2024年每月 $22,000,基層工種月薪一般都 $15,000至17,000左右起跳,大學學費仲係每年 $42,100。讀4年,要7.65個月入息中位數。$42,100維持超過1/4世紀,2025年至略為上調,但仍遠低於通脹。
--------------------------
14.出行
以前:學校旅行一定一年一次,去海公已經係難以想像嘅終極Boss級豪華,而且基本上未到中六七都唔使旨意。遊學團?乜嚟架?係咪食得架?(除非貴族學府、超級名校)
而家:學校旅行可能一年兩次。除咗旅行,仲有咩「全方位學習日」。海公?港迪?好可能幼稚園旅行、影畢業照已經去咗。公屋區街坊小學都有飛機遊學團,未必豪到去歐洲去北極,至少都東南亞。
--------------------------
15.學業未竟全功,早早告別校園嘅支援
以前:可能完中三已被淘汰。展翅青見、毅進、再培訓(年齡下限30歲)呢D支援通通都冇。工業學院(部分 IVE 前身)嘅低級課程種類唔多,幾乎全部都係機電車工程類,女仔通常認為「男性化」、「唔適合女仔」,唔願意入。男仔入,就面對全男班和尚寺環境,兩者都唔係好事。
而家:幾乎保證完成中六(除非自願退學)。有展翅青見、應用教育文憑(前稱毅進)、再培訓(年齡下限已經下調至15歲)呢D支援。中三程度可報讀青年學院嘅職專文憑( DVE ),課程種類豐富,除咗機電車工程,仲有資訊科技、人工智能、商業、美容、設計、酒店、健體、音樂及媒體、無人機娛樂、甚至連電競都有。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sg6MJaUg3
https://www.vtc.edu.hk/admission/tc/programme/s3/diploma-of-vocational-education/
--------------------------
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A5KocVM1y
而家嘅學生、小朋友,真係唔幸福過以前?真係比以前更大壓力更痛苦?
--------------------------
另外,網上所見,類似話題,常有人提出失實言論,總係歪曲以前幾好、而家幾差,有必要作事實澄清:
1.失實言論:「 DSE 一試定生死,會考同 A-Level 有兩次考入大學機會」
事實澄清:
- 會考同 A-Level ,絕對唔係兩次考入大學嘅機會,而係兩次一試定生死,必須兩次都係「生」,結果至係「生」。如果其中一次「死」,結果都係「死」。
- 會考失敗,係咪仲可以升讀中六七,應考 A-Level 作為「第二次機會」?唔可以。
- 會考通過,係咪可以無視 A-Level ,由得佢大炒粉爛晒Grade ,以會考成績作為「第一次機會」考入大學?亦唔可以。
- 如果計埋中三淘汰,實質上係三次一試定生死。
- 如「3. 中學關卡⋯⋯」所述,如果會考某D科目失手,就算如有神助,喺 A-Level 表現突出,亦可能註定同某D睇重會考嘅大學無緣。
--------------------------
2.失實言論:「以前多重關卡淘汰,係好事,令畀唔係讀書材料嘅人早日解脫,走學術以外嘅路。而家硬要全民坐到中六受公開試洗禮,畀假希望唔係讀書材料嘅人,根本冇必要,仲係浪費佢哋時間同金錢。」
事實澄清:
- 連政府文書助理( CA )、郵差、水電煤抄錶等基層工種、入讀 CCTVB 藝員/配音員訓練班等,都要求中四或更高程度,實無法認同中三淘汰學生係好事。呢個並唔係「解脫」,而係過早淘汰。
- 而家並冇強迫全民坐到中六,如「15. 學業未竟⋯⋯」所述,中三程度即可報讀職專文憑,而且課程種類遠比以前嘅同類課程豐富。仲有展翅青見、毅進、再培訓呢D支援。
- 呢D人又往往會話:「以前嘅家長,會接受仔女未完成中五就轉讀工業學院,而家冇家長會接受,只會強迫仔女坐到中六,所以職專文憑係冇人讀。」唔該!如果冇人讀,仲會多年嚟都持續開辦咩?萬人迷姜濤、2019年嗰位全裸「跳海自殺」嘅少女游泳健將、事件導火線嘅在台遇害女死者等,亦都係中三程度就轉讀職專文憑,後者甚至係中學讀傳統名校,一樣轉讀職專文憑。冇人讀?冇家長會接受?當然,呢D人就會話,呢D係少數個別例子、以前中三出嚟讀工業學院大把前途,而家讀職專文憑係冇用⋯⋯總之呢,龍門識飄移,乜都以前好。
--------------------------
3.失實言論:「而家D小朋友,要考入名校/Band 1,要學習幾多才藝、要幾多十項全能、琴棋書畫文武雙全樣樣皆精?仲唔痛苦唔大壓力?」
事實澄清:
- 重點係比較而家同以前,唔通以前要考入名校/Band 1,就唔痛苦唔大壓力?尤其以前適齡學童更多,競爭更激烈,只會更痛苦更大壓力。
- 而家有唔少非名校普通學校,面對生源不足,幾乎乞咁求人入讀(以前適齡學童多,幾聲名狼籍嘅學校,都唔怕生源不足,絕對唔會咁樣乞求生源),你嫌 Cheap唔要。普通學校畀敬酒你唔飲,係要走去嗰D店大欺客、吊高嚟賣嘅名校/Band 1度飲罰酒,係咪值得?自己犯賤,怪得邊個?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Zdl5SPpJM
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bdTESepkC
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2MxZ8kK4W
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Whm6fS6QF
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a6x8oTZem
1978 - 2022 會考/DSE考生人數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0aBMZ1OW8
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8pCqU1WK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