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又是我!小夜!
這次又挑了一部作品《風界少女》。
看到作者這麼殷殷期盼要用負評狠狠鞭他,屍骨不留地猛鞭……屍骨不留了要怎麼鞭?(以上單純腦補,如有雷同,那就是真的!)
但我才不要咧~~
好吧!
本著小夜大慈大悲的良心,我們還是要來看看這部作品。
5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LtR2tZz9hY
【故事概要】
這部作品很有意思,是以氣象為引子,讓裡面的主角慢慢進入「風」的世界,解決風暴的根源。
5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IzkkrdiaO
【心得】
目前看到#20,其實故事邏輯鋪陳的不錯,加上作者苦練的文筆描繪(他自己說的)的確有加分不少,某些時刻,我好像看到新海誠的《鈴芽之旅》又或者《你的名字》。
第一人稱有時候不好寫的原因在於,太多時刻往往會不自覺地把主詞(我)無限鋪陳進去,好像有種操縱讀者──我非得這麼做的感覺。不自然。
讓我往往都會想起電影裡,周星馳演的《鹿鼎記》,雙兒躲在他背後,偽裝韋小寶的雙手──「來!讓我好好的品藏一下眼前的茶!」
而本作裡,即便使用第一人稱的描繪,卻仍有成熟的筆觸(幾乎有90%以上),不太會前述的那份感受,尤其前面的部分,必須給作者鼓掌拍手。
劇情部分也引導的很好,說明主角他為何被選中,以及所謂的「風暴」是怎麼來的。
然而,正當以為沒什麼可以挑的時候,往往就來了。萬幸、萬幸,不然就「The End」。
5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ifCm2fMWW
文章裡貫徹了第一人稱視角,無論是開始闡述詛咒的來源時;老人年幼的時候;以及父親的角色視角。
其實我感覺那樣的寫法,不如直接以第三人稱來看也許會更有感,畢竟只是短篇,最後再以「老人是這樣陳述給我的」,作為收尾(倪匡式混和寫法)。
也許這樣更有效區隔角色的定位,把第一人稱留給主角,其他的用第三人去描繪。
當然這種作法風險很高,的確要深思,或者多多請朋友讀看看,會不會混淆。這是個人觀點。
5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s1Qe3c0lQ
另外一點則是故事劇情。
也許當下看過去似乎都沒什麼問題,可是回頭一想,腦袋的邏輯思緒好像有那麼點模糊。
這問題有兩項。其一地方在於老者揭露一切,要主角前往尋找被詛咒的來源,主角也出發了……然後……沒有然後了。
我在#11看了幾次,也許是漏看,一直找不到老者有提到「解決」它的辦法。
在童話故事裡,像要喚醒公主,就是用力把她親醒,或者用口水塗滿她的臉,讓她嚇醒。這就是提出問題後的解決方式,但我好像找不到它在何處。
也許真是我眼睛大,又或者寫作的時候可能有點模糊了。但如果是後者,可能要請注意一下哦。
其二,嬿淇在最後七天的動機好像有點飄移,她這七天會是人,第七天之後進入異世界就沒事了?
這裡有些邏輯概念相對於前面所有描述,沒有那麼清晰。這是本問題的疑惑之一。
而疑惑二便是主角害怕在老者開啟異世界之門前,嬿淇會消失,但接下來的七日營來的是一段很甜美的時光。
#11
然而過兩章後的末段看似感傷,但好像少了一點過渡。
#13
一開始好像嬿淇沒救了,那氛圍十足,因為誰也不知道他們何時能前往異世界。但我目前看不出來那景象是「風暴化」還是「打開的異世界之門」,如果是後者,彷彿兩人好像知道這一切的未來。
也許能在他們的反應上鋪陳清晰,譬如失落→高興(有救了),會讓這段更加鮮明。
大概就這兩點可能細思的時候會比較明顯。
5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f063zFcwP
【結尾】
其實第一人稱真的不好寫,但作者在陳述的時候的確表現不錯,有很好的水準。只是要隨時注意人物的理解狀態,畢竟有可能會因為已經知道後續劇情與推動的道路,而不小心把人物寫得太過果斷。
本作基本上很有水準,前面由來與主軸也很明確,值得推薦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