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喬正一
2025年4月8日星期二的早上,可能前一晚我媽媽沒睡好,因此她早上特別嗜睡。雖然還叫得醒、意識清楚,但她的血氧一度掉到 88%,即便戴上氧氣機,也還是無法回升。體溫與血壓都正常,可是這樣的血氧變化,讓我整個人陷入高度緊張,我敏感的警報器再度響起。
陪伴她十年,我早已練就一種神奇的「病識感」或「第六感」,我憑經驗知道什麼時候是普通老化,或什麼時候可能是危急警訊。而今天得這種情況,我知道不能大意。
我很想聯絡她的兩位主治醫師,一位是感染科醫師,另一位是心臟科醫師,但我非常猶豫,因為我的心裡浮起一個強烈的聲音——「我是不是太打擾到他們了?」
我不是一個不懂分寸的人,但我真的已沒退路或選擇。萬一我媽媽出了什麼事,我這輩子可能都不會原諒自己。
於是我鼓起勇氣撥打電話給兩位醫師,一位正在開會,一位正在手術房中替病人開刀。當下,我實在感到很不好意思。
幸好,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媽媽慢慢清醒了,且中氣十足,還會罵我打擾她睡覺,真的是一個長照十年的笑點警報器。她的血氧也從 88 慢慢回升到 92%,又接著再回升到 94%。這時,我這才真真正正鬆了一大口氣,卻也更加覺得——真的很不好意思。
但就在我還在心裡自責的時候,兩位醫師陸續回覆了。感染科的巫醫師說我的母親之前住院時血氧就呈現不穩定的情況,這極可能是因姿勢不正確引起的現象,醫師建議她側躺,然後持續觀察;蔡醫師回覆:「她這狀況有可能是呼吸中止症引起的,姿勢不對會讓血氧下降,建議讓她平躺或側睡,多觀察。」
這些簡短而關懷的話語,瞬間讓我覺得獲得很大的安定力量。他們非但沒有怪我打擾,也沒有責怪我緊張,反而用非常專業又溫暖的方式安撫我、也保護我媽媽。這讓我更明白——家屬的焦急不是「麻煩」,而願意回應這份焦急的醫師,是我這條長照之路上的溫暖燈塔。
之後,我媽媽穩定下來了,血氧也恢復正常,精神也很好。我知道,今天這場虛驚之所以能夠安然落幕,靠的不只是機器或醫療,而是這些默默守護在後端、願意聆聽與理解的醫者心。可我依然覺得「很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感恩」。謝謝台北榮總的這些醫師們,在自己的崗位上救人,也救了像我這樣疲憊又不安的家屬。
ns3.17.142.93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