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月 科尼察 7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JigpZzRej
科尼察在暴風雪停歇後依然被刺骨的寒冷籠罩。白雪覆蓋的戰場一片死寂,偶爾的槍聲如幽靈般劃破寧靜,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血腥風暴。
街道上,斷壁殞地間散落著彈殼與凍結的血跡,空氣中瀰漫著火藥與死亡的氣息。安德烈亞斯站在一棟半塌的樓房頂層,放下望遠鏡,目光凝重地望向北側山林。
「他們重整旗鼓了,」他對身旁的「貝利薩留」指揮官說道,「至少三個營的兵力,配備重炮和火箭筒。」
指揮官點頭,典型的日耳曼面孔在鋼盔陰影下顯得冷峻,卻刻意操著意大利口音回應:「有南斯拉夫支援的精銳部隊,今晚我們就能見識他們的實力。」他的語氣平靜,卻透著不容置疑的自信。
安德烈亞斯掃視這支神秘部隊,注意到他們的裝備遠超政府軍標準:STG-45突擊步槍上安裝了陌生的黑匣子,疑似某種瞄準輔助裝置;無線電小巧而先進,與美軍的型號截然不同。更令人震撼的是他們的戰術動作——每個士兵都如身經百戰的老兵,行動間毫無多餘,彷彿與戰場融為一體。
他們的靴子在雪地上幾乎不留痕跡,眼神冷冽如刀,讓人不寒而慄。山脊指揮所內,米哈利斯上校正在聽取情報匯報。
情報官指著最新的空照圖,語氣凝重:「共產黨人得到了新一批重型武器,包括二十門88毫米高射炮和少量火箭炮。」
「火箭炮?」卡爾少校挑眉,眼中閃過一絲不安,「蘇聯的喀秋莎?」
「不。」米哈利斯搖頭,目光掃過地圖上的敵軍集結點,「是南斯拉夫的仿製品,但威力不容小覷。鐵托對這場戰爭越來越感興趣了。」通訊兵急匆匆跑進來,報告道:「長官,『貝利薩留』已就位,他們要求日落後發起總攻。」米哈利斯與卡爾交換了一個眼神。
卡爾似乎察覺到這支部隊的不尋常,但選擇沉默,僅僅點了點頭,目光重新投向地圖。米哈利斯嘴角微微上揚,心中卻清楚,這場戰役的勝負,或許早已在「貝利薩留」的計劃之中。
---19:00
共產黨人的進攻如驚雷般爆發,火箭炮的咆哮撕裂夜空,數十枚火箭彈拖著熾熱尾焰傾瀉而下,將城區東側化為火海。
爆炸的衝擊波震碎了殞地中的窗戶,火光映紅了雪地,彷彿地獄之門被打開。政府軍早有準備,GebH 40山地榴彈炮迅速還擊,炮口噴吐的火焰在山脊上閃爍。精準的炮火落在共產黨人的集結點,炸飛數十名敵兵,斷裂的樹幹與凍土被拋向半空。
卡爾少校透過夜視望遠鏡觀察戰場,忍不住驚嘆:「上帝啊…這些砲手的技術,比我們的士兵還精銳!」
「意大利來的教官培訓的。」米哈利斯平靜回應,眼中卻閃過一絲狡黠。他知道,這些砲手的真正導師來自更遠的地方,但這秘密無需讓卡爾知曉。
城區街道上,激戰如烈焰般蔓延。「貝利薩留」部隊分成數個小組,靈活穿梭於建築殞地間。他們的STG-45突擊步槍配備的黑匣子似乎是某種紅外瞄準器,在黑暗中精準鎖定目標,每一發子彈都直擊要害。共產黨人的波波莎衝鋒槍雖然火力兇猛,但在「貝利薩留」的戰術面前顯得笨拙而無力。
安德烈亞斯帶領第三步兵營守衛十字路口,MP-45衝鋒槍的連射聲與MG45機槍的怒吼交織,曳光彈在風雪中織出死亡之網。克里斯托斯半跪在路障後,用STG-45點射擊倒一名試圖投擲手榴彈的敵人,隨即吼道:「他們的戰術變了!更像正規軍!」安德烈亞斯點頭,目光掃過「貝利薩留」小隊的行動。
他們的戰術確實似曾相識——快速突進、分割包圍、精準火力壓制,與二戰巴爾幹的德軍山地獵兵的戰術如出一轍。他壓下心中的疑惑,低吼道:「別管那些,守住陣地!」
戰鬥持續到黎明,共產黨人損失慘重。他們的主力被分割包圍,士氣瀕臨崩潰。
北郊的雪原成為最後的戰場,共產黨人試圖向阿爾巴尼亞邊境撤退,但「貝利薩留」早已切斷所有退路。一場殞地絞殺戰在北郊展開。
「貝利薩留」部隊利用夜視設備,在雪地中如幽靈般穿梭。他們分成三組,一組佯攻吸引敵軍火力,另兩組從側翼包抄。
MP-45衝鋒槍的近距離掃射與STG-45的精準點射相輔相成,將共產黨人的撤退隊伍撕成碎片。安德烈亞斯帶領步兵營協同作戰,MG45機槍架設在雪丘上,火力全開,曳光彈在黑暗中織出死亡之網。
共產黨人試圖用迫擊炮還擊,但「貝利薩留」的狙擊手迅速鎖定炮兵陣地,數名炮手接連倒下,迫擊炮陣地陷入沉默。
一名南斯拉夫顧問在混亂中被俘,跪在雪地中喃喃道:「這些人…他們的戰術…太像那些山地獵兵了…」話音未落,一名「貝利薩留」士兵冷冷扣動扳機,子彈穿透其額頭,鮮血染紅雪地。
最後的戰鬥在北郊的凍河邊結束。共產黨人試圖渡河逃亡,但「貝利薩留」早已在對岸設下埋伏。GebH 40炮火與MG45機槍的聯合打擊,將河面化為修羅場,冰面被鮮血與火光染紅,斷肢殞地漂浮在水面上。
「撤退!」共產黨人的指揮官嘶吼著下令,但為時已晚。倖存者狼狽逃向邊境,留下滿地武器與屍體。
黎明時分,第一縷陽光刺破雲層,照亮滿目瘡痍的科尼察。街道上堆滿彈殼與屍體,雪地被血跡染成暗紅,空氣中瀰漫著火藥與焦糊的氣味。
政府軍士兵癱坐在殞地中,機械地填裝彈匣,眼神空洞,戰爭的陰影在每人臉上刻下深深痕跡。安德烈亞斯站在教堂殞垣上,俯瞰戰場,手中握著一封情報信封。
克里斯托斯走來,低聲說:「南斯拉夫的最新情報,他們與莫斯科起了嫌隙。這場戰役的失利讓鐵托的處境更糟了。」
「共產黨人的豪賭失敗了,」安德烈亞斯說,聲音沙啞,「他們失去了最後的進攻能力。」米哈利斯站在山脊,指揮所內的氣氛肅穆。
安德烈亞斯望向卡爾,語氣平淡:「完美的勝利,不是嗎?」卡爾點頭,卻在報告中寫道:「勝利無可爭議,但某些細節令人困惑。」他的目光投向「貝利薩留」撤離的方向,心中隱隱不安。
幾天後,一份加密電報從雅典發往日耳曼尼亞:「科尼察戰役大勝。貝利薩留山地師表現出色。建議進入第二階段計劃。」
---南斯拉夫 貝爾格萊德
鐵托正在憤怒地閱讀戰報,臉上的表情顯得相當陰沉。「這些希臘同志們太不像話了!」他對身邊的政治局委員咆哮:「我們為這場戰爭付出了這麼多,換來的卻是這樣的失敗!」一名委員小心翼翼地提出建議:「或許我們該重新考慮我們的巴爾幹政策。」他話語中充滿了謹慎,「莫斯科似乎對我們的做法很不滿意。」
他知道,繼續在這樣的計劃中前行,將只會帶來更大的失敗和不安。他們需要一個新的策略,以便重振士氣,並重新獲得民眾的支持。
---莫斯科 克里姆林宮
斯大林坐在重重的桌子後,手中把玩著一根煙斗,聽取赫魯曉夫的報告。「有趣…」他慢慢道,目光中帶著精明的計算。「看來我們的南斯拉夫朋友玩得太過火了。」「是的,但這場失敗的戰鬥讓我們失去了在南斯拉夫的影響力。」赫魯曉夫補充道,「不過...這也為我們提供了新的契機,或許可以利用這一點重新對他們施加壓力。」
科尼察攻防戰成為希臘內戰的轉折點。
共產黨人徹底喪失戰略主動權,被迫退守邊境山區,克里特島與雅典以西的游擊隊逐漸被政府軍剿滅。
那支偽裝成「意大利志願者」的「貝利薩留」部隊,其真實身份始終是謎。僅有喬治二世與帕帕戈斯知曉,在那些意大利口音背後,是曾叱咤巴爾幹山地戰場的「歐根親王」師老兵。
他們的回歸,為戰局注入不確定性,也讓南斯拉夫共產黨人陷入空前的壓力。科尼察的雪地上,血跡漸漸被新雪掩蓋,但戰爭的陰影卻未消散。這場勝利不過是漫長內戰中的一瞬,更多的血與火,仍在未來等待。
ns13.59.235.24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