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摩比聽到這部署後,立時大聲喝止:「千萬不要把核彈埋在地下,土武士能控制土地,把炸彈埋在地下,簡直是自尋死路!」
我也捏一把冷汗,我一直對佈防不甚在意,完全沒為意這重大錯誤可能會危害多人性命。幸好摩比及早發覺,否則恐怕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核武器的發展由第一代的原子彈依靠核裂變,就是以中子撞擊較大的鈾235原子核(或鈈239)令它分裂成較小的原子核,並引發連鎖反應,分裂過程中的質量損失會按愛恩斯坦所說的質能等價轉換成大量能量釋放出來。之後又發展出第二代的氫彈,也就是核裂變加上核聚變(雙相彈),即是利用核裂變釋放出來的能量來再引發核聚變。而核聚變就是太陽發光發熱的原理,就是把氘和氚等較小的原子核結合,結合過程中的質量損失同樣會化成大量能量,這兩層核爆的疊加效果使氫彈的威力比原子彈強得多。原子彈的最大當量(爆炸當量是量度火藥爆炸的威力,如1萬噸當量即等同1萬噸TNT炸藥爆炸的威力)一般不會超過30萬噸當量(在長崎爆炸的原子彈Fat Man約2.3萬噸當量)。而同樣重量的氘和氚經核聚變釋放的能量會是鈾或鈈核裂變的7至8倍,所以威力會強得多。
氫彈在核聚變過程中,除了產生爆炸威力、衝擊波、電磁脈衝干擾、光輻射,還會產生大量中子、X射綫和伽馬射綫等核輻射。而核彈爆炸的形式,如在空中爆炸、地面爆炸和地底爆炸的威力也有不同。當中又以空中爆炸的威大最大,在空中爆炸更可以令核爆釋放出來的X射綫、伽馬射綫及衝擊波展現最大威力。
跟著核武器又發展成三相彈(氫鈾彈),就是在氫彈外層再加上一層鈾238,是利用核聚變釋放出來的中子再次引發新一層的核裂變(即核裂變加核聚變再加核裂變),令其威力可達1億噸當量。如前蘇聯的「沙皇氫彈」就有超過5千萬噸的當量。而且這循環引爆理論上還可以多次重複,令其威力以十倍、百倍倍增。所以原子彈的威力會有上限,但理論上氫彈的威力可以無限。
而第三代的中子彈以高能中子為主要殺傷力,就是將核爆的能量主力以高能中子形式釋出,令輻射量增多,爆炸力減少。一般原子彈爆炸約有50%的能量會以彈炸形式釋放、約35%的能量以熱的形式釋放、約10%的能量以輻射形式釋放。但中子彈爆炸中,能量以中子輻射形式釋放會大幅增加,而爆炸威力及熱釋放會有所減少。由於這些高能中子的穿透力極強,可穿透極厚的裝甲及建築物,因而對生物的殺傷力極強。
由於我們不知道輻射對狼人有多大殺傷力,所以這次作戰主要採用三相核彈,全部以空中爆炸的形式攻擊。而所有核彈頭也改配在太空艦隻的飛彈上,也把一小部分裝置在殺手衛星中。
ns3.148.233.13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