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明雖然心情複雜,但還是尊重田中的請求。他知道,這樣的機會不容錯過,尤其是軍方的採購訂單,對資料中心的長期發展至關重要。
參訪團到達的那一天,李天明站在資料中心的門口,迎接這些來自日本政府和美國軍方的客人。除了幾位看似身居高位的官員外,還有三位穿著便服、舉止謹慎的美軍代表,他們的身份看起來很神秘。
李天明微笑著迎接他們,並且寒暄了幾句,隨後帶領這些貴賓進入資料中心進行參觀。參訪的過程中,李天明簡單地介紹了中心的幾個核心技術,展示了幾個主要的系統運作。
李天明:「各位,這裡是我們的數據管理區域,負責收集並處理來自全球的各種資料。這些數據中心的技術,全部都是自主開發,並且經過多重加密處理,確保每個數據都能夠安全地儲存。」
然而,參訪的重點並不在於展示這些技術細節,最主要的活動是接下來的兩小時座談會。
座談會上,來自日本和美國的官員們圍坐在長桌旁,氣氛緊張而專注。會議剛開始,日本方面的一位官員開口了。
日本官員(語氣禮貌):「李先生,最近辛苦了,每次我們來參觀都受到了你的熱情款待。今天我們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合作計劃,希望能夠探討你加入我們軍方供應鏈的可能性。」
這句話讓李天明內心一陣激動。他明白,這次不只是普通的參觀,而是涉及到軍方採購計畫的洽談。這意味著巨額訂單的可能性,對於資料中心的未來發展來說,這是個關鍵機會。
李天明壓下心中的興奮,保持冷靜,問道:
李天明:「非常感謝各位對我們技術的認可,不知道具體的採購需求是怎樣的?可以稍微透露一下嗎?不過為了方便起見,我們會依商業合約方式進行,如需要可以簽保密協定。同時也請了解商業公司會需要一定利潤,否則無法向股東交代。」
對方點了點頭表意同意,接著說道:
日本官員:「基本上,我們需要的是一整套高效的安全系統,尤其是針對那霸縣的大型軍事基地。除了必要的設施,如機場和防衛中心之外,我們需要更多的隱蔽安全防護措施。你的防禦系統設計相當出色,我們計畫採購30套來滿足全島的需求。每套1台大型無人機,4台中型無人機,以及24台小型無人機,小型潛艇8台」
隨後,美方的代表也加入了討論。
美國軍官:「不僅如此,我們還有更具體的需求,特別是戰鬥機器人、無人機和潛艇系統。我們需要500台大型戰鬥機器人,150台大型無人機,400台中型無人機,以及12,000台小型無人機。同時,我們對海豚型的小型潛艇也有需求,數量大概在1,200台左右。」
聽到這些數字,李天明心跳加速。這是個龐大的計畫,不僅僅是訂單金額的問題,這也意味著他的公司將會成為全球軍事供應鏈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這也讓他感到些許壓力。如此大規模的訂單,涉及到生產、技術支持以及後期的維護,都是不小的挑戰。
李天明(謹慎地問道):「這些需求的時間範圍是什麼?我們需要確認能否在指定時間內完成所有項目。」
日本官員(語氣嚴肅):「我們希望能在未來兩年內完成大部分訂單,這對於我們的國防戰略來說至關重要。如果你們能夠保證質量與速度,我們可以進一步討論具體的合作細節。」
李天明沉思片刻,這樣大規模的需求確實很具挑戰性,但也是他公司邁向國際舞台的一個重大機會。
李天明:「我們會盡力滿足各位的需求,並保證在合約中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所有生產。接下來,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具體的技術要求和交付計劃。」
座談會持續了兩個小時,雙方就技術規格、交付時間以及價格等細節進行了深入討論。李天明雖然全程保持冷靜,但內心的興奮已經難以抑制。這次合作一旦確定,資料中心將會在國際軍事領域獲得前所未有的地位。
原則上大型戰鬥機器人80萬美金/台,大型無人機80萬美金/台,中型無人機8萬美金/台,小型無人機2萬美金/台,海豚型小型潛艇60萬美金/台。僅為初估,得視實際規格調整。日方初估金額1.92億萬美金。美方初估金額15.52億萬美金。
座談結束後,李天明和各位貴賓合影留念,並且互相交換了聯絡方式。當他送走這批貴賓後,站在資料中心的門口,心中一陣感慨。
他深知,這次會議只是個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與機會在等著他。但無論如何,這一次,資料中心的未來已經被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會議進行到一半時,李天明意識到,對方的訂單需求量巨大,無論是戰鬥機器人還是無人機,甚至包括海豚型潛艇,這些技術不僅複雜,而且生產過程中的時間要求極其緊迫。李天明明白,資料中心的技術雖然強大,但目前的生產能力遠遠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如此龐大的訂單。
在座談會上,日本的官員和美方代表明顯對這次合作充滿信心,他們希望能儘快啟動採購計畫。氣氛熱烈,大家似乎已經將合作視為定局。
李天明:「如果我們將訂單分批處理,三年內完成應該是可行的。第一年,我們可以完成20%的生產量,集中在最急需的設備上,比如大型戰鬥機器人和部分無人機系統。第二年再完成50%的設備,第三年結束前完成餘下的30%。這樣的進度能夠保證質量和效率,並且不會影響系統的穩定性。」
田中和湯姆聽完,顯然對這個提議有些滿意,但他們依舊想確保這個計畫的可行性。湯姆再次發問,這次他的語氣更加謹慎:
湯姆:「如果按照這個進度,您如何保證每批次的技術都能夠達到我們的需求標準?我們不希望在後期發現設備無法達到預期的性能,畢竟這是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
李天明早已預料到這個問題,於是自信地回答道:
李天明:「我們資料中心的所有技術都經過嚴格測試,每一個設備在出廠前都會經過多層檢驗。這些檢驗不僅包括基礎性能,還會模擬實際使用場景,確保它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穩定運作。我們甚至會讓部分設備參加軍方的實戰演習,以測試它們的極限能力,這樣能讓我們及早發現並解決任何潛在問題。」
ns216.73.216.7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