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時,對於月曆上的日子尤為敏感,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每個月能做的事很多。
有人說過,時間是上天給予每個人最公平的其中一種資源。也許有人生在大富之家,有人生在貧困環境,但是每個人每天得到的也就只有24小時,不會多也不會少。小學時,中文科老師還常常說這句老生常談的話:「一串光蔭一串金,串金難買串光蔭」。聽落很有道理,事實嘛,卻有點欺騙成份!
每個人每天的時間的確是24小時。不過你有錢,你就可以使喚其他人去完成本應屬於你的工作,於是你的時間就能更充裕地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不說極端的例子,也不說遙遠的事。就舉個例你請一個家庭傭工,將煮飯洗衫拖地洗碗這些尋常家務都推給她代勞。四五千元已經夠你買回每天兩三小時了!
中學時,我喜歡在吃晚飯前的一小時做自己喜歡的事。通常都是打遊戲機或是看書,那一小時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卻頗能調劑自己的生活,而且總覺得那短短的一小時尤為「見駛」。吃過晚飯就得溫習好準備大小測驗(我的母校也有夠嚴格的,竟然差不多每天總有一兩科測驗)。有時搞不好會有一天兩科小測的情況,有很多同學就會選擇放棄其中一科。而我這類爭強好勝的,就兩科都不放棄,代價則是凌晨4時起床溫習。沒有額外的時間,就只有向能榨取的睡眠時間裡強求。
有時候回想,為何中學時代能在全日制的學生生活裡,還能有很多餘暇去看動畫片、打機、寫作和傾電話。星期六日的早上或下午已經可以和很多朋友在街上冒險,回校回教會玩耍。
現在人大了,理論上能自主的時間應該比起求學時更多,但是偏偏就是沒有時間擠出來去做想做的事。莫說想靜靜地坐下來寫小說,就連看喜歡的電視節目都得壓縮在跑步機上的時間,遊戲機已經塵封了不知多少日子……
以前也有人說過,只要你用心,你的時間就過得又快又慢。快的是,你會在短短的時間就認識到很多新朋友,學習到很多新知識;慢的是,你會在短時間裡覺得認識了很久似的,學習了很久似的。於是,不論是友誼或是知識,都會成為往陪伴你往後日子的東西。
不經不覺2018年已經過了第一個月,到了一月的月末,但想做的事還是剛起步而已。
ns18.119.142.123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