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對於動不動就用「垃圾」來形容別人或別人的成果的人,向來頗為反感。然而,不知何故,身邊這種自視過高的人卻不斷存在。
記得讀大學時,Year1全是必修課,甚麼大一中文、大學英文、基礎普通話、美術原理等等。不論你是以甚麼科目為主修也好,Year 1的第一個Sem還是需要修讀一些與你毫無關係的科目。於是,也認識了一些不同主修科目的同學。
我們「型格小隊」算是在那時候認識吧。因為我們的主修和副修科都不盡相同,如果沒有Year 1的必修課,兼且非常不民主的由系統自動編排,不能自由Add/Drop的安排,我們應該就不會和別的主修同學有所認識。(或者是有的,就是住宿舍或者上莊!不過當年我是沒有住Hall亦沒有上莊。)
Year 1時,除了「我是基督徒」作自我介紹而很快成為名人的教會同學外,另一位就是主修美術的男同學。這位主修美術的男同學自信滿滿的,可能是因為由於他是港島名校出身吧,以為自己的成績一定是全級最好。而且,他對於自己的美術也很有自信心。
有自信當然是好事,但自信和實力有時候又不一定是成正比的。我記得Sem A還沒有發放成績,但這位自稱「勁人」的S公子之名不逕而走。是的,聽聞他是認識新同學時自稱中學的同學多數叫他「S公子」作為花名云云。又說自己以前在中學時怎勁怎勁。
當時我和他沒有甚麼交流,大概只知道是一齊上普通話話的同學。他喜歡坐最前(以便演嘢!是那些永遠都要舉手發表偉論,卻未必有重點的多嘴型學生),我喜歡坐中間(心理學上老師的技術盲點,最容易看不到我!)
記得有一次,課堂中場休息時,同學們都走到附近展覽室看師兄師姐的畫作展覽,當中不乏我覺得不錯的作品。大家各有各行的,因為中場休息差不多完結,很順理成章地有同學離開展覽館,其他同學都跟著一起離開回課室。這位S公仔甫行出來,就站在人家的大門口發表偉論,大聲地說:「裡面的東西全是垃圾!」
當下我和某些同學真的當場想跳開幾丈遠,不想附近的師兄師姐「點錯相」誤會我們也有份出言不遜。其實我們和他並不相熟,只是剛巧和他一齊入去人家展覽的。他的作品是否真的比師兄師姐高出幾條街?我們不知,至少我們還沒有認真看到他的作品。
至於其人的「實力」是否超班?嗯......我是覺得GPA不是實力的全部啦,但也算是一個客觀可參考的標準。至少,我知道這位S公子的GPA並不高,所謂作品的評價在往後幾年也看不到有甚麼大獎拿回來。去到大學的尾聲,這位公子聽聞更被某些同學上課時串到「收了皮」(當年同學的評語)似的,上課再沒有總是要舉手發言了。
回想起來,那時候的同學真的很多不同的人,但也可以總結為自我中心嚴重的青年。畢竟年少氣盛,多少會覺得自己是不可多得的不世天才。現在人大了,知道這個世界很大,不同的強者也有很多。不是在說自己一定不如別人,但是能完全勝過世界所有人我覺得是沒有可能啦。以前在大學裡說得很雄心壯志,對自己的藝術和理想有一團熾熱的火的同學,也很不幸的在現實裡被消磨了。工作、結婚、生兒育女都令很多同學背棄了昔日的年輕的理想。
筆者或許也是其中之一,以前對文字的執著、對自己的理想和興趣的熱度,就算不想承認也好,也無法改變我是被生活磨滅了不少的其中一員。畢竟,現實生活還是要過、對家庭和自己的前途還是要負責和計劃。
我對文字的執著,可能只是在苟延殘喘。
友人說:「你們那時候都幾易信人,人家說自己勁就很勁?是我的話,我會要求他拿出一些實質的作品出來給大家品評一下。」
我笑道:「也沒有信不信啦,過了第一個Sem,出了成績就知道這個世界為了要做一個Sem的「勁人」而接住做三年「諧星」的同學是有很多的啦。」
ns3.17.61.10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