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因為早了回家,剛巧看到兒童節目裡有好些小朋友上去玩遊戲。
不知是現在的小朋友較偏向玩「智力遊戲」還是電視台慳錢,原來現今的兒童節目的遊戲都偏向簡單和較少參與者的。遊戲比如是經典的層層叠,到在檯上推車仔推到最接近檯的邊緣,都是少了一份體力和合作性。招待的小朋友都明顯是較少的。
這又引起了我回想自己也曾上過電視的兒童節目的回憶。
記憶中,我和舍姊小時候也有上過電視台辦的兒童節目的經驗。記得那時候,我們買了一本電視台出的雜誌,就剪下了報名表格寄出去,想不到抽中了,於是便隆而重之的去電視台參加節目錄影。對小時候的我們而言,那是很大的事情,因為錄影要在閒日的下午舉行,我們上午班放學後回家吃過飯就要搭車了。當時的電視台都在九龍塘的五台山,記得去到電視台,保安職員很「醒目」都知道我們是參加兒童節目錄影,我們便跟指示怱怱步入錄影廠。
在電視上看到人家玩比賽,多數是有剪輯過的。除了當中有很多枝節外,有些遊戲為了有一定的刺激效果,都會做幾個踩排,才正式開始比賽。當時錄一次節目有過百位小朋友(這亦解釋了為何第一次寄報名表格就這麼容易中),超初被安排全部人都坐在觀眾席,然後主持人會問有誰想參加遊戲就舉手。舍姊性格較烈,真的猛將般排眾而出,早早就出了去參加遊戲。而我則臉皮較薄,不敢舉手,後來主持人問了幾次,我才舉手,還好最後都入選了參加比賽組。
我記得玩的遊戲是分紅組、黃組、藍組、綠組,每組差不多十多人,外加坐在觀眾席的幾十人,所以一次可以招待百多位小朋友,而我和舍姊則被分配到不同的組別。之後要玩三四個集體遊戲,印象最深是踩著麻包袋邊跳邊向終點進發,還有就是用筷子夾著乒乓球向前傳遞之類。每個遊戲主持人都會講很久遊戲玩法,然後問大家明不明白,不過可以放心的是,小朋友口說明白是沒用的,到實戰的時候就會有人忘記玩法,出矛招,甚至忽然有人大哭......記得最後主持人還DQ了那個喊到收唔到聲的可憐的小朋友(主持人心想,咪阻住我哋收工)。當大家覺得兒童節目好容易做時候,你在錄影廠才會發覺原來兒童節目主持真的很難做。好不容易,才做了幾次採排,其中在採排時,我那組是無嬴過一次的,反而舍姊那組則嬴過一兩次。
到了正式錄影,大家都算玩得熟了,所以整個遊戲流程還算順利。不過對於小朋友的我們而言,的確是很特別的體驗。平時上體育課或課外活動玩集體遊戲,遇到的都是自己班或者是自己同級的同學。但是在兒童節目裡,除了遇到的組員是陌生的,也有一些是較年長的。說到這兒,可能看官都會有一個疑問,那麼多小朋友,那麼那些家長在哪兒?其實家長是有家長席的,幾十個家長坐在那邊看自己的小朋友在玩遊戲。
半小時連電視廣告的兒童節目裡的遊戲環節,錄影由下午二時半一直錄到六時多。在正式出街的版本裡,是我所屬的組別勝出了。不過,勝利是無形的,因為電視台為了皆大歡喜(也為了方便派發獎品!),不論嬴輸,不論是參加者還是觀眾,不論男女,得到的獎品都是一樣:維他命C的橙味沖劑和難鬼飛碟玩具一架,連我這個對玩具沒甚要求的小朋友都覺這部飛碟非常之「粗」。。我還記得那時一班參加者連家長衝出錄影廠趕回家煮飯,派發獎品的職員就不斷將獎品向你的手上推,我還差一點錄過拿難鬼飛碟的機會。
回到家中,當然第一時間將我們的經歷講給家父知。不過以當時的技術,既沒有手機,也沒有數碼相機。上電視的情景還得等兩星期(因為是預錄,錄起後是兩星期後的集數)。當我和舍姊滿心期待節目播出之日,卻發現原來我和舍姊各只有兩三秒上鏡的機會,只能講句「唔該哂」!。如果單純為經濟效益而言,我們付出的時間車費,扣減得到的獎品,理論上應該是蝕本的。不過,兒時回憶是無價的。
所以,現在看著電視台的電視節目都是一些桌上遊戲,和只能容納很少參加者,就覺得同以前那些大型遊戲節目相距甚遠了。
友人奸笑,道:「以前......即是哪時?」
ns3.14.79.9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