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的手錶不多,實際上會配戴的僅有一只。
上小學時,因為手機還沒有流行,要看時間除了課室黑板上的大鐘外,就是自己配戴一只手錶。那時候,配戴過電子錶,也配戴過自動錶。
上中學後,手錶的地位更重要。因為除了小息外,還有午膳時間,要自律的時間多了很多。記得那時有一款雲石的Swatch很有型,已經是我們覺得很潮的配搭了。無他,因為中學時大家穿校服都是樣,唯有眼鏡和手錶才能襯托出僅有的少許不同處,我們當然花盡心思在這兩樣東西上。
讀大學時,我買了人生第一隻的鋼錶,是當年膾炙人口的一個品牌:「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成了我很重要的一只手錶。一直覺得人生裡有這麼的一款歷久常新的鋼錶就於願足矣。但後來,中國的青海地震,香港某連鎖手錶店又舉行義賣,我對於那時候劉德華賣廣告的手錶又很合意,便作為支持義賣,買了第二只手錶。
這麼多年過去,儘管我怎樣小心使用這兩款鋼錶,奈何物件還是有它們的壽命。第一只手錶後來拿回原廠換電池的時候,被告知當中有些零件已經損毀,也沒有可換零件了。最後只好決定將電池取出,讓這只手錶這樣停頓下來。
錶與時間,是密不可分的。但近年手機大行其道,我們要看時間往往很自然的望向手機多於手錶。也許手錶已經慢慢淡化了它本來的功能,而成為了一款配戴飾物多於看時間的作用。
現在在商場閒逛,奢侈品般的錶行永遠多過賣實用為主的手錶。更有些新款的電子錶,兼具與手機連動的功能:既可以監測健康讀數,又能將來電及重要訊息即時顥示。也許,這是錶的另一次的生命,由只顯示時間的單一作用,伸延成手機的搭檔。
也許,這幾年我也不會特別再添置新的手錶,而留下來的手錶,需然已經停止了在時間的齒輪上行走,但卻仍然陪伴我繼續在漫長的時光走廊中繼續走下去。
ns3.16.135.17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