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電視廣告的經典名句照遍了不少少年少女的心:「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對筆者而言,如果真的不是屬於自己的,我更偏向於從來沒擁有過,因為沒有嘗過甜味,我們更能習慣無味。人生最苦的,也莫過「愛別離」,即是失去。
如果從來沒有擁有過,未知道擁有的幸福,由始至於不曾出現在我生命裡的,就不會出現「失去」這種痛苦。捉緊了的拳頭要鬆開是艱難的,但從來沒有緊握過的手,卻是能保持一直放開。
曾經很多次聽過不同的友人說過一些失去愛人的故事。我不免俗也會安慰一下他們:也許很多因素是各有責任的,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共同承擔了。
家父親戚中曾有過一些早年得志的親戚,聽說在意氣風發時在澳門豪賭是以百萬元下一注的,他的子女當然也過得很奢華。到後來聽說是生意失敗,炒樓炒得太過的下場就是一切都在一夜之間沒有了。人就受不了刺激,變得神經兮兮。子女又不讀不成書,一事無成……是的,由大富之家變成現在寄人籬下,那種極端是令人難以接受的。
有些失去是自己做成的,我們可以後悔,可以自責,可以嘗試挽救。不論結果如何,最終應該接受,自己面對。積極一點點的,也可以告誡自己下次不要重蹈覆徹。
有些失去不是自己做成的,可能是別人造成的、可能是天意,可能是意外,總括來說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那種失去,多少帶點無奈,帶點被動。我們無法去改變「失去的」齒輪在我們命運裡轉動。
與有效對抗「缺乏」的「淡然」相似,將「失去」這種情緒由被動變做主動,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手」。只有不再「愛」下去,才能跳出「別離」的框框。
對人也好,對物也好,的而且確,人好像天生就是在失去之後,才學懂追悔。在愛情如是,對親情亦如是。
對於擁有過的,卻無可避免要失去的,也許就只有「放手」。有時候,失去是總結,也是開始。失去了某些人事物,才開始了另一些人事物。像一個循環吧。
友人說道:「放手這回事,說時容易做時難。」
我說:「是的,很難。叫別人做就很容易,換轉是自己就很艱難了。」
ns18.117.82.17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