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社會像一張沙紙,會慢慢將人磨得圓滑。
最近公司有一些GT(Graduate Trainee)來了我的部門當實習生。他們的旅程很長,要完成整個GT program要兩年左右。他們通常只會在每個部門逗留三星期左右。
今年度我們已經接待了四位實習生,有男有女。其中大部份都有一份年輕人的特質,都很容易混熟和很玩得。但早幾個月前的其中一位卻令我們印象深刻,因為真係好有性格。
我想,工作能力應該是實習生最不重要的因素,反正每個部門都只是逗留短時間,我們都不會給太多東西他們做和學,大抵上都是了解一下每個部門的工作範疇。但待人處事和自我解難卻真的令人頭痛不已。
幾個月過去,他又回來我們這個樓層的其他部門,我們又重遇了。忽然間,他好像變了另一個人似的,變得十分social,對同事的「臉口」好了很多。附近有較八卦的同事私下又問了其他GT,聽說他在其他有「老鬼」的部門俾人整治了很久。
聽完了,覺得有些可悲。
做人圓滑是好定壞?我想,太圓滑變得很虛假,但在人與人要合作的社會裡,不要太「三尖八角」是必需的。但見高拜見低踩就不是一件好事。每個人都做自己,堅持自己真我的一面本來沒甚不可,但如果那位「真我」是會影響到人的,我就反而覺得要有適當的收斂和平衡。這是生活在「社會」應該有的。
年輕人有自己的性格是好事,如果因為前輩做得耐就是對的,或者有權力就能欺壓後輩,我覺得這不是應該做的。有時候,我在想這類GT program究竟真的是培養年輕人,還是扼殺年輕人也未可知。
很多公司都希望培養自己的同事,但通常這些GT來十個,兩年後最多只剩一半,也聽說過友人的公司是「全軍覆沒」式的全部在畢業前辭職他去。我想,公司前景固然是其中一個因素,但工作環境和同事的對待也可能很重要。
我也做過小薯,當然知道那種跟在前輩腳印的好處和壞處。有好的前輩,你對這間公司的歸屬感會以幾何級數上升;有難頂的前輩或同事,你對「搵過份工」的動力也是以次方級數倍增的。所以,我對GT的態度也相比起其他同事客氣(也可能因為我和他們的年紀相距不太大),完成得到就完成,完成不了就算了。畢竟只是初出社會做事,實在不想一下子由一個溫室,將他們扔到極地。
我曾過有些同事說:「俾啲苦佢地受下,等佢地唔好似為呢個世界咁易。」這個世界是否真的很易混我不知道,之後他們會否遇到很艱難的事情也不可預計,但我卻絕不贊同故意刁難甚至找碴式的給年輕人受苦。
也許,被社會這塊沙紙磨平的,不是年輕人的衝勁、天真和真我,而是成年人的那份同理心、溫柔和體諒。
ns3.14.79.9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