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襯新年前,認真的執拾家中物品,找到了一個陳年的日曆。
日曆要求使用者天天都要翻頁的,相比起來,月曆就方便得多。家母在廚房這麼多年來也是很認真的有一個每天撕走一頁的日曆,當然內裡的內容涵蓋很廣,每天宜忌都有記載,而且撕下來的頁數還可以充當墊檯紙之用,包下橙皮也是可以的。不過不好的地方就是每個只用一年,不能循環再用。
我的日曆就較為特別,記得是中學時代(好多年前......)買的,是一種每天向後翻頁,每頁載有金句的。因為沒有年份也不是撕頁式的,所以翻到最尾又可以重新回到起點,好不環保。
現今大家人手一部智能電話的年代,上班的行事曆也好,備忘錄也好,甚至約了朋友何時何地也好,其實都能隨身攜帶。要知今天的宜忌、農曆日子等等也已經有很多apps可代勞。家中的日曆或者月曆,好像是裝飾品多一點。
小時候,我房中也有掛牆月曆,舍姊有一個我也有一個,都是當時流行的動畫人物。我們都喜歡拿顏色筆在上面寫下一些特別的日子,比如家人生日、大考測驗等。記得有一年世界盃,更加是將賽程表塞進去月曆裡頭。
我總認為記住每天的日子和時間很重要。有些朋友總是會忘記今天是幾月幾日,但自幼我們對這個觀點很重視,每每都幾得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才出門。當然,大前提是要在睡夢中醒了才算數,早排我也試過剛起床連自己用不用上班也要想一想。
日曆比起月曆,也許多了一份責任。就像一塊田地,如果你有一天不去翻頁,它就開始失準,幾天不翻頁,就好像荒廢了一樣。日曆也可以經常警惕著我們又過了一天,要好好利用光蔭,認真活好每一天。
我最近重新使用上那個陳年的金句月曆。可能是人大了,看事情也不同了,覺得那些金句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些都是耳熟能詳的經典金句,陌生的是現在將之重新「拍」進我的生活,原來真係和學生時代所認知的有很大的不同。
也許這個穿越時空而來的日曆,就像昔日的我利用漂流瓶與我聯繫一樣,向我傳達了珍惜時間的訊息。
ns18.217.164.19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