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總是說我是「見工達人」,見工的意見總是會有一點。其實我不是真的見過很多工,大抵上是因為每次見工成功的機會率較高,才給予朋友認為我是「見工遠人」的感覺。
說實在的,我又是比同齡的朋友轉工較多次數的,較為偏向現今的年輕人吧。兩年左右就會心思思想轉工。又通常每次有了這種念頭,獵頭公司的人就會出現向我拋出很多見工機會。
無可否認我是心野的。可能礙於我是做了兩年其他行業才轉工的關係,對於起初要由這行業重頭來過,薪金跌回起點很不滿意,於是約一年半就立刻轉工以爭取回失去的時間。透過轉工的確是能較快提升自己的薪酬。同時間,可能我真是 一個學得很快很容易上手的人,工作很短時間就會將job duty變得易上手,跟住就進入comfortable zone,然後又心思思想再轉工學新嘢。
見工是在短時間決定雙方的合作關係能否建立,真的很講雙方的心情和臨場發揮。除了保持最佳狀態外,平常心真的很重要。而且你要對自己的CV瞭如指掌,人家一問,你就要即答,不要隱瞞和思考太久,不然給人的感覺就會很差。其次是除了自己,也要了解人家公司的背景,這個職位的要求,這是最基本的。不是要用很多時間去study,大約花半小時去理解一下人家公司也是要的。
通常在見工時候最多遇到的,也就是「你jumpy」這個問題。友人每每問我,如何招架這個問題?其實很多時候,當大家都著眼於這個問題上,我覺得已經是優勢。一來我已經準備好答案,有備而來。二來當你打算在這個地下繼續問下去時,你已經忘記了其他要詰問我的地方。就像足球裡你將兩個後衛放在左右兩邊,以收窄對方射門的路徑,縱時對方可以起腳,仍然能輕鬆接著。
另一樣重要的,就不卑不亢。這很重要,表現太卑微,一定處於下風,就算請都一定俾人壓價,如果不請就更加深深不忿。而且很多僱主和HR表現囂張,有時候只是因為想看看求職者的EQ和應對。硬碰硬當然沒意思,出了啖氣但就見不成工,那不如就退一步借力打力。
另一見工達人朋友也提出過不寫現有薪酬,只寫要求薪酬。理由是我的現有薪酬不是我要求薪酬的關鍵因素,你覺得我值這個價的就請,不然我現在薪酬多少與你是無關的。
當然,一樣米養百樣人,人是無可能同時應對所有的僱主。有時候,我見僱主的面色不對,也就會簡簡單單完場,省回一點精神和時間好應付下一場好了。因為任你的藉口怎樣出色,總有一些人是先入為主,或者將以前的一些員工投射在你身上。
做人一世,如果不是天來橫禍,可能活他八十年吧,工作不過是其中五十年左右的事。五十年裡其中一兩年又不過是百分一二。所以,作為過來人,我的意見是不要將見一份工看得太上心。見工失敗不一定就是你做錯了甚麼,或者就是大家緣份未到。我有同事年半前見我老闆,老闆覺得不太對。年半後再見,卻見對了。這可能是臨場發揮,也可以是緣份未到。
當然,要說起見工遇過的妙問妙答,真的有很多是值得記錄下來的。
ns18.217.178.13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