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十年前的社會,有戲稱「藍領」和「白領」。
後生的一輩或許不知道,所謂藍領是指穿工人衫的,即是勞動階層,由美國的Blue-Collar直譯過來。與之相對的,則是「白領」,指穿白色恤衫的,泛指返寫字樓工的上班族。
有段時間,我在返外國Vendor的公司,因為外籍老闆很自由,連他自己也是穿牛仔褲回來的,那時候我們也可以很隨意的穿,「牛記笠記」的裝扮就可以回去。有時候要見客時,我們則自動自覺穿回恤衫西褲回去,但是當時會見客的日子畢竟是少數啦。
往後輚的工作環境,都要求我們穿西裝還要打呔,以保持專業形象。老實說,我本身是偏好全副正裝,總覺得穿得專業才是「上班」的表現,令自己收拾心情上班。
轉了現在的這份工作後,性質一樣,但老闆的風格不同。他不要求我們全副正裝,反而要求我們不要打呔,Smart casual就可以了。有一段時間,我其實不太習慣,總覺得打少一條呔感覺差很遠。當然,不打呔這個文化也直接造成另一個裝束的變更。因為我的恤衫全是打呔款的,不打呔時就不夠好看,於是又得重新買另外一些Smart casual款的恤衫替換。
在我工作的地方,有一條細team的文化比較特別,雖然同我們一樣工種,但他們的team head要求要日日打呔外,還要將員工證掛頸項。出入都要掛員工證,外出見客與否都要打呔的規矩,有時也聽見他們在呻句辛苦,覺得穿得太整齊很倦人,很沉重。
這令我想起以前有一份只做半年的工作,因為公司文化很差,大家都沒有甚麼士氣。我入職不久已覺中伏,但那時未搵到新工,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做。當時每日都不願起床上班,天天穿西裝回公司時就覺得件「老西」很重很重的。但往後返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時,我倒覺得穿西裝整齊回去才打起精神上班。我想,這應該是心理上的「輕」和「重」吧,與件西裝本身的重量無關。
忽然想起以前一位「知名人士」的說過,如果你有打拼的心,那麼你穿起的「裝束」就會越來越輕,不然,它就越來越重,變成你的負累了。
我個人覺得外出見客穿得得體是尊重人和尊重自己的表現,所以我也是比較堅持穿得專業。至於現今商業社會對於Smart causal也普遍接受,也是事實,所以在這兩股洪流之間,我選擇了日常在公司時穿Smart causal,要見客或出Event時則打呔,以達平衡。
是的,以上都是冠冕堂皇的說法。事實是我自己以前重金買了很多靚呔和呔夾,如果沒用武之地很是浪費,所以我會在外出見客,老細不在時自得其樂。畢竟男孩子不及女孩子,能穿在身上的配戴飾物只有眼鏡、呔和手錶吧。
最後,如果你問我文中那位「知名人士」是誰?他就是聖鬥士星矢囉。XD
ns18.188.100.19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