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傳統是要結了婚才會封利是的,毫無疑問我是免疫的一群。
其實這幾年,我也抱過一點懷疑,是否如某些也未婚的友人一樣,向相熟的管理員或者公司上的某些同事封上一兩封利是。畢竟,人家就不會知道或記得你結婚了沒有,總之新年流流,向你說了恭賀說話,潛台詞也不用說得太明。
我住的大廈尤甚。我與日間的管理員向來不太熟絡。他們是返07:30至18:30的,而我則每每在他們上下班前就出入大堂,頂多是星期六日才會遇到。而且,我媽在很多街坊口中,早聽說這兩個「土皇帝」非常好吃懶做,一副尾大不掉之勢。雖然我媽是立案法團委員,而且也多次向管理公司投訴,奈何管理公司總是說難於請人(這倒事實來的),一時間無法更換,只能每次責成他們。責成一次,好一點,沒多久又故態復萌。
不過,這幾天我倒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事緣有時候星期六日我出入,遇到他們熟悉的面孔,他們還是會做最基本的動作,「啪」的一聲按下電掣將電閘打開。年初一早上,我甫一出電梯,好像在山上遇到山賊似的,兩位平素坐在管理櫃台不願郁的管理員,竟然站得前一前收窄了大堂的路,還連番「早晨.....新年快樂」,我也只有回敬你一句祝賀說話就算了。你最想要的東西嘛?抱歉,欠奉!
之後這幾天,不單止連「早晨」都不說了,乾脆連門也不替你開,要你自己按密碼。雖然我晚上也是習慣了自己按密碼(夜更職員硬性規定不能按掣讓人入,外出倒沒所謂),但你也未免做得太揚了吧?不給你心中想得到的利益,乾脆連日常的工作也怠慢了,而且還給我發現他們是在「選擇性按章工作」。
與在外國長大的友人說起,好像只有香港或華人社會才會較為明顯。貼士也許是全世界最通行的一種員工福利,我自己和家人外出吃飯,也常常特別多付一些貼士給相熟的侍應生。我明白很多時,大家是基於一種特別日子,多一些「油水」的心態。
家母也提議過,不如我照付他們一些貼士,不用利是封,以避過未婚不封利是的傳統。可是,我卻覺得「出於心」和「買你怕」是兩件事來的,堅拒付給這兩個管理員。
今朝聽某鄰居老太說,她的女兒不在這兒住都給兩位管理員纏著要利是。利是一封,價值不多,不過是一個意頭。有派的,大家開心;沒派的,都是道理。大概是心態問題吧!本來是「有就開心的」,反過來變成了「無就不開心的」。
一封不過十來二十的利是,看盡很多人面。
ns3.14.79.9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