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最熱門的旅行,除了是避年的旅行外,大概就是禮物旅行了。
農曆新年到人家中拜年要備賀禮是傳統。就算不知買甚麼也好,胡亂買一盒在超市或是便利店最當眼處的朱古力又好,禮餅又好總是沒差的。
小時候,我們也很喜歡別人來拜年,呀,我指鄰居或是母上的朋友,不是那班親戚!至少送的東西都不會太差。畢竟是小孩子嘛,總是期待人家會送我喜歡糖果、朱古力之類的。
家中儲埋一堆賀禮的方法是將全部都放到櫃頂,我和舍姊拿不到的地方。然後母上就會在有時間的時候慢慢細看花紙內的是甚麼。有些東西很容易估,比如樂家杏仁糖的呎吋幾本上是獨市的,有些則要用燈照,或是掀開少許花紙來查看。撇開環保不計,那年頭的花紙又真是厲害的,真材實料得肉眼是望不透的。現在?包了好像沒包似的,肉眼一望就透底了。不過現在也流行環保不用花紙了,也許是一件好事。
記得那時候,一位以前是母上鄰居的太太搬了去荃灣,她喜歡年初二三就過來舊居拜年,一拜就是十多戶。那位太太人緣很好,又念舊,最喜歡送的是當年算很不錯的花街朱古力或是樂家杏仁糖,就算是移民海外了,還會三不五時回來找母上飲茶。花街朱古力是否好吃我就不記得了,不過那時候很喜歡儲那些糖紙,是不同顏色的玻璃紙。
其實對於那時我的家而言,買禮物送禮算是頗大的負擔。尤其父上對於他的親戚總是抱著「禮多人不怕」不要丟自己架的心態。每每買些中上價錢的賀禮俾人,有些連我們自己都無錢吃!反而我們的親戚卻很大模斯樣的送嘉頓雜餅、克力架這類明剃我阿爸眼眉的賀禮!
那時候禮物旅行的意義就大了,可以舒緩了我們買賀禮給別人的財政壓力。家人常說我們根本吃不完這麼多朱古力糖果(其實未開始吃好不好!),最好的方法就是送人!我和舍姊大概可以每人選一盒,之後其他就會由父上送給其他朋友或疏一點的親戚。記得有一次,父上就是將我喜歡的樂家杏仁糖送了給那些親戚,而只買回一排得三粒的給我!害我那弱小的心靈有著很大的童年陰影(笑)。
現在禮物旅行已大不如前,至少我們家中收到的賀禮不多。吃不下的我們更願意選擇捐去福利機構,讓更多人能分享到農曆新年的祝福。也許以前小時候自己也曾有過吃不到糖果的日子,現在人大了經濟能好一點,總希望為別人多做一點。
沒有特別四出搜尋和選擇,其中一家有收集行動的社福機構如下:
賀年食品及乾糧收集行動
http://foodbank.sjs.org.hk/event/view.action?from=upcoming&id=2091
ns3.147.74.9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