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好像都是有很多東西會在朋友和家人之間流傳的,小的如聖誕卡,大的如聖誕禮物。
孩童時,其實沒有太了解為何有聖誕禮物這回事,總之就是有禮物收就覺得開心。家父家母是會買的,多數是我們自己去玩具店選購喜歡的玩具。有一次,因為「誤信」某玩具代理的福袋宣傳,我家是購買了一個大福袋,裡面有很多當時流行的玩具,價錢也比在外面買的便宜不少。不過現在回想,那時候福袋裡的都是當紅玩具裡較少人氣的,算是一種清貨的做法吧。現在人大了,反而是不會因為價錢妥協而接受「無咁鐘意的那件產品」。
除了家人,朋友間會送聖誕禮物的機會不多,始終大家都是普通人家,送來送去有夠無謂的,所以好友而送禮物的不多,反而是有些朋友移民後,我們會互寄一些小禮物作為心意,直到上中學後,慢慢沒聯絡才再沒有寄送小禮物。
學校聖誕聯歡會則多數會有一些交換禮物的環節。這環節的主要目的,其實是用來「製造矛盾」的吧,亦多數是已有猜隙的同學「新仇舊恨一朝了」的最佳時機。交換禮物在學校也好、在其他團體也好,都是有價錢上限的,多數是$10-$20以內。但每個群體裡,總是有疑似炫富或者無耳性的同學,會買一些比上限更昂貴的禮物,也就當作是一個小確幸吧。
老實說,這種交換聖誕禮物絕多數不會收到甚麼好東西。最尋常的如杯、碟、相架,好一點的有牌子的小物(如Sanrio的手巾之類,多數益了舍姊),最恐怖的則見過有一排2A電芯。
中學時代,因為學校有宗教背後,但又防止中學生談戀愛或是因財失義等問題(非常複雜的考慮!),學生對於班上的聖誕交換禮物並不鼓勵,舍姊的其中有一年的班主任就明確禁止,不過女生就是愛好這玩意,他們是在聖誕聯歡後再到附近的快餐店自己圍內玩的。
人大了,在公司裡基本上都不會有交換禮物這回事,反而是部門的聖誕聯歡有很多抽獎,每年都是臨場向Team head埋手「揼心口、敲腳骨」,出的是現金獎,非常市儈卻又異常受歡迎。無他的,畢竟現金實際很多,好過抽中一些自己不合用的東西。
友人說:「相比起杯和相架,我覺得2A電芯還好,夠哂實用,用完丟棄了就好,不用篤眼篤鼻﹗」
我想了想,笑道:「那今年我買一排2A充電電芯給你作聖誕禮物好了,實用得嚟又可以循環地篤眼篤鼻!」
ns52.14.238.10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