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NqBcPJZjz
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FYzOYLTLk
在香港,有個很有趣(或者應該說是怪異)的現象,就是很多人都對打風有一種慶幸心態。隨著這個星期日的超級颱風山竹預告襲港,天文台和坊間都嚴陣以待。
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dimAt44l0
不過,最多的談論反而是大家都覺得星期日才打風,掛十號八號風球都沒有意義。
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4BAztMiR5G
筆者不是自命清高,不過我對於「打風放假」的確不太喜歡,反而覺得那種常常要聽著天文台的消息覺得很討厭。對於隨時又只是放半日,下午要上班反而令交通更擠塞有著非常大的抗拒。其程度是我寧願在預告較低風球前,在八號風球的時候就已經出門口早點回公司。
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Ui8Tl1DWMM
香港與台灣和其他地方最不同的,就是颱風很少會正面吹襲。「打到正」的機會小當然不是甚麼「力場」,而是在於地球引力和自轉關係吧。而因為地形和建築物高度關係,在現今香港的高密度區其實颱風的能量沒有在台灣或日本那麼充份展現(在郊區還是很厲害的)。
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hBWfhSJeOI
小時候,香港打風是大事,大家都會襯早去街市買定菜和肉,或是到超市買定一些罐頭和即食麵。其實當時作為小孩子不太明白,打風最多一天半天,個風行慢一點最多就是打兩天,但是我們就喜歡在打風時吃「颱風餐」。
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H4S2xE1Pn
所謂颱風餐是以罐頭和即食麵和一些隔夜餸組成。煎蛋、午餐肉和豆鼓鯪魚,配上一個丁麵。小孩子沒有甚麼煩惱,通常突如其來的放假就是在家玩耍。
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VrMDwPM26R
記得中學有一次,我和舍姊都換了校服準備出門,天文台才說打八號,於是家中電話不斷響起,都是其他同學或家長致電來的,在「發現新大陸」似的說不用回校上課,再慫恿大家一齊「隊爆」電訊商的線路,繼續通知其他同學。那時候,在家不用上課,都是第一時間拿部電視遊戲機出來玩。在我的記憶當中有幾個遊戲與節日或打風掛上了勾,每次都會在節日或打風時在腦海中浮現。
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7Iodp3tCJB
那時候科技不似現在發達,沒有SMS或Whatsapp,要通知就只能一個一個打。天文台的公佈機制也沒有現在的那麼「先知」,所以打風的時候的確是有很多自己執生的情況。現在香港天文台的公佈機制算是可以,很多「先知」式的公佈,可以預先處理。比如說今天已經看到很多地鋪的玻璃開始不理會美觀與否,都開始貼膠紙了。
8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ThY1BGsAG
其實,對一部份人而言,打風和落大雨都是很嚴重的問題。有時候只是作為有瓦遮頭的人,我們好像覺得打風打唔到入屋,打不到自己生計,所以才會有一種望打風的心態。對於社會裡較弱勢的一群,天災給予他們的,絕對不是得到一天假期的樂事。
ns18.223.238.183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