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總是自詡時間管理極佳,由小時候開始已經不用裙拉褲甩的去趕工。
背後,當然是有付出的,良好的計劃是第一種,其次則是明白如何擺放自己的工作的先後次序。
工作上的一些伙伴在外出見客時總是遲到,小則累自己同事站在Lobby白等,大則整個會議被順延,甚至被一些客戶當面譏諷也是試過的。我自己在見客從不遲到,當然不是心存僥倖或者有甚麼秘密通道。不過就是早點出門。
我知道公司有些同事總是在公司做到最遲一刻,然後才跳上的士,「期望」飛的可以盡趕。可是港島區的交通真的不是你我可以控制的,擠塞就是擠塞,莫說是的士,你駕著法拉利都是一樣!
我通常反過來,會先去了要見客的地方先,然後才因應時間決定是否吃早餐或午餐。沒錯,我是借用了自己的早餐時間或午餐先間先墊支在交通上,到埗後才找地方坐下來做工作或者吃東西。與在公司死命趕工作的同事其實用的時間一樣,只是我將次序放得不一樣。
上天最公平的莫過於時間,每人每日24小時,不會多也不會少。於是,如何用這24小時成了我們由細到大的論題。讀書的時候,除了上課和睡覺外,如何分配剩餘的時間,是要用來玩耍還是用來溫習?是要用來看書還是用來運動?這都是我們需要學習如合處理的事情。
當年我有點像「機械人」,以每半小時為一個單位的去分配時間溫習不同的科目,然後在轉換科目中間如何有一些用剩的「餅碎」才用來休息或玩耍一會,這是我行之有效的方式,至少足夠我整暇以待的完成中小學。
人大了,對自己的時間越是珍惜,不敢荒廢。同時間,我亦越來越貪心,很多東西都想學習,亦希望自己學得好。於是,有一段時間,我在工作以外的工餘時間,我將可以攝的時間都攝滿課程或運動,幾乎無一天準時回家吃晚飯。
這當然是矯枉過正的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不難發現,都是因為某些事情,令我選擇以忙碌去麻醉一下自己。還好的是,時間是人生最好的解酒藥,最難堪的日子還是會有捱過的一天。
慶幸的是,我在不開心的日子裡,對麻醉自己的方法並不是自暴自棄或自我放縱,而是選擇了剛剛相反的方向,以正面的瘋狂學習去令自己重新拾起自信。這可能是拜我由小養成的時間管理所賜。
這幾年工作和生活都算平衡得宜,不過還是因為有些突發事情而令自己繁忙的時間表上難於找一時三刻出來,這時候,就是發揮「擠時間膏」這種生活藝術的時候。
「擠時間膏」是我家中的一個戲語,意思不難明白,就是在差不多用完的載著「時間」的牙膏裡,用力擠一些出來。明明看上去已經沒有了的時間,會因為這份堅持而擠到一些,再擠又多一些,又再擠又多一些。時間當然沒有真的多了,不過因為有些事情你做快了一點,有些無聊事你取捨了,才令你在滿滿的時間表裡找到一些時間出來。比如說平常梳洗可能會佔用20分鐘,為了追回遲起床的時間,你可以加速至15分鐘內完成。又或者好像筆者那樣,午膳在Gym房一邊跑步一邊看電視一邊覆電郵,省回呆在梳化上的時間及午膳後可以騰出回覆電郵以外的時間,以早點完成要跟進的事情。
友人說:「其實我不太明白,午膳在Gym房一段,午飯時間同一時間做三件事情卻不包括午飯?」
我笑道:「是的,午飯時間沒有午飯,這本來就是擠時間膏擠出來的。」
ns13.59.84.174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