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說到實習老師弄翻教師桌一事,倒令我想起教師桌這神聖的領域,是學生時代最尊重的事物之一。
小一時的教師桌,是權威,是高遠又遙不可及的。這是因為小學人仔細細,坐的檯當然不及老師檯那麼大,抬頭望上去是龐然大物,而且與班主任有相關連的關係,連帶也有一種威嚴的。那時候明文規定,教師桌上的所有東西,除了班長,其他人一律不準觸碰,也因此彷彿有一道無形的保護罩般。
中學時正值發育時期,中三四左右已經有成年人相若的身高,教師桌不單不再「巨大」,早上、小息和午膳時因為可以留在課室,教師桌不單止沒有那種不能觸碰的威嚴,反而成了我們的遊樂場。
教師桌本身有甚麼呢?除了檯面上擺了一本將同學遲到早退缺席的日子羅列清楚的死亡筆記……我是說課室日誌外,大抵就是一把像尚方寶劍的實木間尺,有些教師桌還會有一支伸縮教學棒。還好,我校校風不是武館,實木間尺也沒有真的用來「上打老師,下打曳仔」。
教師桌內裡的抽屜才厲害,兩個抽屜擺滿了各式文具,而且雜亂無章。這真的不知是傳統還是甚麼,每級每班的教師桌抽屜都是沒有人清理的,將這麼多年來在班房裡拾到的文具就這樣放到裡頭,日子有功,令內裡彷彿像文具的墳墓。
筆者也曾試過因某同學關係,在轉堂時在別的課室遺失了一支原子筆(我校有轉堂借用別班課室的習慣),可喜的就是在下星期的同樣時間,我膽粗粗襯老師還未來的時候拉開教師檯的抽屜,成功找回自己的文具。沒錯,我重視自己的文具的習慣是由小學時已經開始了。
記得中三的學期尾,大概也是現在這個考完了大考,還未到暑假的時候。當時我們每天就是回校玩耍、看書,無所事事。有一天,班主任竟然忽發奇想,要在她還是這個班房的主人的時候,清理這將已有十多年歷史的教師檯,同時也要清理內裡的文具墳場。
她的清理方法也是有夠爽快的,竟然來一招賑災式的「開倉」!將我們全班也拉下水裡,順著學號出去,每兩三個同學有5分鐘時間慢慢挑選自己想要的文具。於是,全班都成了「消贜」的一份子,放膽的眼見心謀,完全沒有理會失物的物主會否有一天回來尋親。當然,正面的想就是,文具的作用就是幫助我們去學習,與其沉睡在抽屜裡,不如能重見天日,繼續未完成的使命。
不過不是每件文具都這麼幸運,能去到新主人的手中的,因為樣子太平凡或是久經年月的文具,就被班主任一掃就掃進垃圾筒裡。
說到教師桌作為我們的遊樂場,真的不是誇張,我們當時較頑皮的同學最喜歡就是在小息時坐在教師桌上,有些男孩子甚至會躺下來,因為貪其夠大張,可以充當睡覺的床。
有一次,有位同學還襯小息完了,科教師未到,將一些膠水故意塗抹在教師桌上,待會科教師來到時會很自然將習作或是教師用品放到桌上,沒有為意。知情的同學會心中暗喜,待下課時或者需要派發習作時,才發現最底的一張黏住了教師桌。即使科教師怎樣質問,班上的同學還是沒有人出來認頭的。還好,我們還只是用普通一兩元的那種手工膠水,不是真的拿萬能膠來開玩笑。
對於學生來說,教師桌還是一張很特別的存在的檯子。至少,它是每個課室裡必然出現,卻又獨一無二的。所以對於某實習老師將教師桌弄翻來發洩他的情緒,我覺得是一種很失禮的做法,你在翻的不是情緒,而是你將自己作為教師的專業弄翻罷了。
ns18.118.7.8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