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課下來,小張教練發現學員各種問題,千奇百怪令人哭笑不得,有時候糾正錯誤動作對方還振振有辭搬出不知道哪裡聽來的理論。
提問更是五花八門,每天上課有時時間都差不多費口水上面了,與彼特商量后決定集中上幾節課,以後學員入門也要先解決理論問題。
彼特大笑:「理論問題你來,我發現你嘴巴功夫比手上的更厲害,我就講基礎動作要領。」
「順便把新款指示棒推銷出去。不如這樣⋯⋯」
「不不,還是我來更有說服力、最近花銷不少呢。」
那就召集人馬先預演一遍,人多智長差不多變成一幕情景劇。
那就開課!8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sOck9HzFM
教室就安排在練習場最大的一個隔間里,話筒擴音器白板一應俱全,還有小玉小菁兩位漂亮助教。
看著下面黑壓壓一片,張教練會心一笑真做回老師。
男女老少眾位學生覺得男孩好玩跟著笑,卻換來當頭棒喝:「大家首先要做的是學會忘記!」
回頭敲白板油筆龍飛鳳舞倆大字......忘記。
「當然不是要大家忘記美好初戀還是銀行密碼,而是要大家忘掉過去的習慣動作。 為什麼呢?因為你們會的都是錯的!」
下面愕然加不以為然,張教練笑笑:「舉個例子,球的高彈道還有平直彈道怎麼出來的?」
等大家交頭接耳好一陣才繼續、「是不是覺得桿頭上挑球就飛高了?那你就是被直覺騙了。 羽毛球是這樣,高爾夫這樣打就大錯特錯。 鐵杆有不同角度吧?你只管同一個動作往下擊球,短桿就自然形成高彈道,中長鐵就是又直又遠。高拋球也只是打開桿頭而不是手往上挑,這就是為什麼需要那麼多根鐵杆的原因。」
看有人恍然大悟有人滿臉迷糊,無奈搖頭:「是不是有點違背常識?小玉小菁,給叔叔阿姨亮一手。」
兩位姑娘長短鐵杆差不多揮桿幅度輪番示範,看到不同距離不同拋物線的擊球效果,眾人終於恍然大悟。
「明白沒有?這是今天第一課...... 彈道與距離是不同球杆造成的,與球位站位有關跟手上動作無關,也就是說你的直覺屬於望文生義會貽笑大方的範疇。我瞭解大家情況,都打過一陣,但都自學或者跟朋友學,沒誰正經八百跟過教練學。 是不是都想自學成才?您想啥呢?那要我們教練幹什麼?」
大家輕笑。
「請認真把十節課上完、了解高爾夫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技術再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吃藥也要一個療程的量才有可能讓身體的免疫力正氣壓住邪氣對不對?因為高爾夫剛好與我們的本能與直覺相反,是啟動下半身帶動上半身的身體協調運動。你們運動機能好點的會根據本能手部帶動身體,絕大多數人只用到手臂力量,最有殺傷力的腿部身體力量都沒用上,球能打好才怪!」
「南拳的口訣『手是兩扇門,全靠腿打人』,太極高深點強調練功重於練招。 你們看球擺那不動手上又有球杆,是不是想起鋤地、砍樹?阿姨姐姐們可能想起砍骨頭、切菜?那還不容易?我在家裡幹得頂呱呱!身體本能指揮大腦揮杆就打,咦,不太遠?那我用力就是了。 還不行?那肯定是球杆沒人家高檔,要不換套貴點的?反正各種折騰。」
「這都是錯的,高爾夫的動作很少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家千萬不諣萬不要覺得我砍樹切菜還行呀,為什麼高爾夫就打不好呢?可大家忘記砍樹切菜刀要鋒利,有誰切菜用上腿部動作的?」
下面哄然大笑。
「為什麼說反本能?大家覺得別人球杆『唰』一聲揮出球就飛很遠,信以為真就是用手打的; 看到剛才兩位姑娘也打得很遠,有些男同胞是不是覺得我力量不會比她們差應該也可以?其實你被騙了,你只看到動作外貌卻看不到人家的發力程式更沒有理解動作原理。 還是那句話⋯⋯要是看一看就會打了,是不是準備退學費?」
一陣哄笑。
「今天第二課:我們能不能打好球?現在學會不會太遲?結論是都可以、一點也不遲!按照我的理解,高爾夫適合任何人。不管你高矮肥廋、年輕力壯還是年老色衰,只要方法得當,都可以練成高手。 高爾夫可以說對身體條件沒有要求,我最近看了很多國外比賽錄像,鬼佬身高體壯的有高手,跟大家差不多的也有人打的很好,距離一點不虧。 還有更重要一點是他們的動作五花八門,沒有說誰是標準只能一種打法。 揮杆技術因人而異,但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腿部啟動身體轉動最後發揮手腕力量加速度準確擊中球。所謂甜蜜點是果不是因,是不論你怎麼轉身、下桿時還原準備姿勢的結果。注意是無論身體狀態還是桿頭角度位置,只要做到這一點球肯定只有遠近區別而不會到處亂飛。」
板書劃重點敲白板、「記住這個次序還有還原兩字你就可以說會打球了,其他都是錦上添花的事。」
眼神有意飄過幾位肥佬:「像這幾位叔叔還有姐姐阿姨,去打籃球肯定累個夠嗆,但高爾夫肯定可以打好,而且還可以打幾十年,說不定到時候身材也變好了。」
大家又是一陣大笑。
「大家都是成年人雜事纏身,不可能也沒條件花大把時間像小孩子一樣從頭一招一式學起。 是不是就練不成高手了?非也!我們比小孩子理解能力更強,只要明白怎麼樣才能揮出桿頭『咻』一聲的高速度,其它就是枝節了。 兩位妹妹,一號木走起,大家先注意她們的手腕動作。」
小玉小菁也興致勃勃,一號木輪番揮出,贏來一陣陣掌聲。
「小玉是我妹妹,大家應該都認識,她學球還不到兩個月,小菁時間就更短了,打的還不錯吧?小玉手腕動作不明顯更多是發揮身體柔韌性加速度轉動,小菁屬於力量型動作有點男子化更多發揮手腕力量。 但是結果都還過得去,大家可以結合自身條件照此辦理。 這就是無論是什麼身體條件都可以打好高爾夫的主要原因。 高爾夫說複雜可以從爆發力離心力重力加速度甚至各種運動生理學,但那是對專業高手的要求,業餘打法其實可以很簡單、那就是把身體力量轉化成桿頭的高速度,這一點中國人簡直是得天獨厚。 彼特教練可以說是當代的高爾夫白求恩,給我們帶來槓桿原理與中國功夫完美結合的最好學易懂打法。 我一看這不就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體現嗎,家傳紮根基的馬步沖拳就是最恰當動作,加上田徑運動員最有心得的離心力感悟,技術提高可謂一日千里。 這就是今天我主講的原因,兩位姑娘為什麼能進步飛快,也因為她們都出身省武術隊。」
終於上主菜、也終於點燃大家的求知熱情。
三個人齊上陣演示如何握桿手指發揮槓桿原理、演示馬步沖拳用在球杆上把桿頭摔出閃電般速度,只需要下擊結合轉身就把球橫向擊出。
當然什麼省力費力槓桿就省略了,就這已經讓眾人恍然大悟歡呼雀躍。
武術中國人誰沒練過幾招散手、再差也見過豬跑,可以說比乒乓球更深入國人基因。
來深圳更是全國各地都有,有幾個人居然還是各種門派的好手,頓時一片熱鬧非凡爭先恐後嘗試。
等張南洋再廢話什麼「高爾夫一點都不難,學別的沒個一年半載不可能下場,高爾夫卻可以學會基本動作就下場試試了,邊打邊提高」,大家差點要讓他別浪費口水。
幸虧那幾位高手有見識,喝止眾人的鼓噪讓小張趕緊講離心力的應用,還有所悟問出刀劍甚至棍棒是不是用上離心力才是關鍵處。
張南洋讚賞個大拇指...... 這才是同道中人。
這次卻用上啟發式教學方法。
「有沒有人練過田徑的?請舉手。」
「上學時跑步、跳遠算不算?」
有個姐姐嬌聲。
「算也不算。 算是因為用到腿部力量; 不算是因為不是通過上肢完成動作。」
「那鉛球、標槍?」
「這接近了,但還不是我要說的。 我要說的是鏈球,對,就是鏈球!大家想想鏈球與鉛球的同與不同,差不多就明白高爾夫是怎麼一回事。」
下面不停交頭接耳。 有人點頭恍然大悟,有人不明白趕緊請教周圍。 張教練剛當老師卻純熟掌握啟發式教學精粹,就差陳老師的貼身教學了。
見大家討論差不多,張教練才給結論、「鉛球、鏈球都是四公斤,但鉛球世界紀錄也就二十多米、鏈球卻能達到八十多。 同樣是腿部啟動身體旋轉加手部發力,還都是差不多的大高壯漢,為什麼結果天差地遠?因為鏈球的鏈子跟球杆的桿身起了同樣作用...... 離心力出來了速度也出來了。 這就是高爾夫!你們原來學的最多是鉛球,我要教的是鏈球。 明白沒有?」
下面學生齊聲「明白」加嬌笑大笑。
「所以你們想進入高手行列不妨練練鏈球的身體感覺、能感受腿部力量通過旋轉傳達手臂、再通過鏈條把球遠遠甩出去的整個過程,再練高爾夫會覺得事半功倍,對木杆更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廢話這麼多其實就『速度』兩個字一言以蔽之⋯⋯高爾夫不是比力氣而是如何發揮桿頭高速度的技巧!下面有請『白求恩』先生給大家講講其他技術細節、這方面他才是專家。」
張教練準備下課。
8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PmyTnU6bg
8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b6pNpfh5V